能源危機加劇,電價飆升,歐洲出臺了哪些奇招?
一、能源危機加劇,電價飆升,歐洲出臺了哪些奇招?
歐洲受到俄烏沖突和2022年全球熱浪影響,其能源危機加劇,歐洲電價飆升。為了解決此次能源危機,歐洲各國相繼出臺了許多奇招。比如,歐盟倡導歐洲各國人民盡量在家辦公,減少燃油;在各個方面都要限制用水;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面對歐洲此次面臨的能源危機,歐洲許多國家都出臺了不少節能減排政策,在各國政府努力下,歐洲人民也將節能作為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因為受到全球熱浪影響,歐洲許多地區出現干旱情況,這樣一來,水能、風能等發電方式就會受到沖擊,尤其是水能發電,高溫天氣下,歐洲各個地區水位都有所下降,水力發電作用越來越小。歐盟委員會為了,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備好足夠的能源,號召全歐洲各個國家,降低能耗。
歐盟委員會提倡歐洲人民在開車行駛時最好保持低速行駛,假期減少外出,盡量避免使用私家車,有條件的話,選擇在家辦公,德國為了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限制國內私人游泳池加熱,并且規定德國城市中的裝飾燈在凌晨兩點之后才可以點亮,除此之外,德國政府對德國民眾的沐浴時間也有所限制,以此減少用水量。法國在應對此次能源危機提出,法國所有商店的廣告牌在夜間要關閉照明,并且在開放空調或取暖設備的商店中禁止,敞開門營業,意大利為了提高人民的節能意識,甚至將羅馬斗獸場的燈光都關閉了,西班牙對國民的空調和暖氣設備的調節溫度都有所控制,并且大力提倡居民選擇自行車代步。
除了這些節能減排的措施以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歐盟正在積極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研究,為此,歐盟投入了近3000億歐元,這筆資金將全部用來研究對可再生能源利用問題,歐盟的這項研究在取得成功之后,不僅會造福歐盟,也會給全世界帶來好處
歐洲出的奇招就是,把節能提上重要議程,也讓節能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呢。
建議高速公路開慢車,周日把車停家,頻繁在家里辦公,在家里隨手關燈,用自行車代替汽車,間斷供電,呼吁大家節約用電
歐洲危機家具電價飆升,因此各出奇招,將節能提上重要藥一程,讓能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加強合作,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歐洲委員會建議人們在高速公路上開慢車,周日把車停在家里,在家辦公,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石油。
二、為了促進節能減排,倡導節約用電,某市將實行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方案.....只求第四題得解,寫清楚點兒|!
有前兩題的關系式你可以算出230度電的金額,假如是Q,用153減去Q就是多花出來的錢,假如是W,這月用了290度電,也就是290-230=60,多用了60度電,用W除以60就是每度要花的錢,假如是E,根據第二檔有你算出的每度電花的錢數,用E減去就是多付的錢。
呵呵,給個滿意吧。謝謝。
(2)小明家某月用電120度,需交電費(54)元
(3)求第二檔每月電費y(元)與用電量x(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y=0.5x-7
(4) 290-230=60度 共多付60m元
解得: y=0.5x-7+60m
153=139+60m
60m=14
m=0.23333333
m最后約等于0.24.
(2)小明家某月用電120度,需交電費(54)元
(3)求第二檔每月電費y(元)與用電量x(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y=0.5x-7
(4) 290-230=60度 共多付60m元
解得: y=0.5x-7+60m
153=139+60m
60m=15
m=0.25
設置A,1千瓦時每
電力消耗并沒有超過140度
Y = Ax的
63 = 140A
A = 0.45
用電量不超過230度 BR /> Y = 0.45X +(X-140)* N
108 = 0.45 * 230 +(230-140)N
N = 0.05
用電量超過230度 BR /> Y = 0.45X +4.5 +(X-230)米
153 = 0.45×290 +4.5 +(290-230)米
M = 0.3
三、關于低碳環保的作文,字數800字至1000字
太陽能的妙用
我有一個小巧玲瓏的太陽能手電筒,是我考了100分,舅舅作為獎品送給我的,他告訴我太陽能手電筒里面有一個小小的芯片,如果沒電了,把手電筒放在太陽底下曬曬就好了。
我拿著手電筒,想試試它亮不亮。于是,我便跑到外面,一會兒照照桃花,一會兒照照走廊,玩得不亦樂乎。第二天早上,我拿著手電筒,把它放在暗處一摁,咦?怎么這么快就沒電了,這該怎么辦呢?我突然想起這是太陽能手電筒,于是,我半信半疑地把手電筒放在陽臺上,坐在沙發上,心不在焉地看著電視,心想:它是不是真的這么神奇,手電筒里小小的芯片就能把太陽光轉化為電嗎?太陽能會不會不管用?想著想著,我覺得時間應該夠了,便把手電筒拿了進來,到暗處一照,哇!比電燈都亮了,真實用。我想: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了,這個手電筒可以節約很多電池了。
太陽能的方便使我想到了馬路上排放著臭氣熏天的尾氣的汽車,我想:現在的汽車真不好,排放的尾氣還會污染環境,我要發明一種太陽能汽車,它的車頂上安有一個太陽能接收器,把接收來的太陽能轉化為電,提供給汽車的電瓶,汽車開得也快。這樣既節約了能源,也不會污染環境,真有這樣的汽車,該多好呀!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學好知識,打好基礎,學會節能,好好利用地球上的能源,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24樓
環保的
1、全球變暖與城市“熱島”
全球變暖會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與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中緯度地區將會因氣候變暖使蒸發強烈而變得干旱,現在農業發達的地區將退化成草原;高緯度地區則會因變暖而增加降水,溫帶作物將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來看,氣候變暖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主要的,得到好處的僅是局部某些地區。
城市的氣溫比近郊要高得多,猶如一座溫暖的島嶼。我國最大的城市“熱島”北京,比郊區溫度高出9.6度,上海與郊區的最大溫差也達6.8度。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斷增多,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磚瓦堆砌成的建筑群與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鋪設的路面、人行道、廣場,代替了原為植被、作物覆蓋的自然地面。它們反射率小,熱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陽能。
2、物種迅速滅絕
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以及環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國際保護自然聯盟1996年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警報名單》顯示,世界現存4500種哺乳動物中,面臨絕種的已占24%,而現存約9500種鳥類中,有12%即將滅絕。在已知的大約1萬種木本植物中,瀕臨絕種的約占6%,其中1000種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物種永遠告別地球,據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萬倍。中國是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中,瀕危種有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3、世界水資源嚴重不足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本來可以
利用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目前世界上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難以得到清潔水,50%的人口無法得到衛生用水。許多國家用水緊張,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連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俄羅斯與加拿大,有些地區也受到缺水的威脅。非洲的一些國家連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有人預計,水危機將成為21世紀城市里“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
4、環境問題的全球性
環境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區域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發生環境問題,影響的范圍往往會大大超過該地區。例如,酸雨隨著大氣的運動,能影響到很遠的地區;國際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將使河流全流域遭受影響……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5、我國的資源狀況
從自然資源總量講,我國許多種自然資源的總量都在世界前列,稱得上是地大物博的
資源大國。但我國人口眾多,各類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是很少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資源方面的基本國情。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占有量卻只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1/3;森林面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只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1/5;我國礦產資源儲量總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相當世界人均值的3/5……而且隨著我國人口持續增多,各種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還會繼續下降。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約性因素。我國的資源還存在地區分布不均衡的特點。例如我國水資源南方多、北方少,耕地資源卻南方少、北方多,很不利于農業的發展。
當今世界,環境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水資源短缺,溫室效應,臭氧空洞等問題都迫在眉睫。“低碳環保”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不可少的新理念。提倡環保,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低碳”也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但是,我們的校園中依然存在著許多與“低碳環保”主題不相適應的行為:
①有的同學用水毫無節制,大量浪費水資源,洗漱時大開水龍頭;②有的同學使用塑料袋,并將塑料隨地亂扔,不僅危害了身體健康,也造成了校園內的白色污染;③糧食浪費現象嚴重,食堂的剩菜剩飯都是以桶計量;④浪費紙張,在校園內亂貼亂畫,語言有的不堪入目,不僅破壞了校園環境,同時也浪費了資源;⑤不節約用電,有的教室總有“常明燈”。以上行為都是與低碳環保相悖的。
同學們,當我們有以上某些不良行為時是否想到了西南五省旱區每人每天配給的4兩水;是否想到了世界上還有因饑餓而死去的人們;是否想到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還在煤油燈下讀書;又是否想起了森林里那一棵棵倒下了的參天大樹?我們并沒有權利浪費,也沒有可以浪費與揮霍的資本,如果這樣的浪費行為擴大到全市、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我們一天之內又將失去多少呢?然而作為學生的我們,雖然不能為社會服務,做出大貢獻,但每一個人,只要從自身做起,力求節儉,就是一種貢獻。
所以,現在該是我們真正行動的時候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同學們,我們必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明我們保護生態,保護環境的決心,努力做到在生活中,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不大開,洗漱用臉盤兒;節約每一張紙,不亂張貼“招領啟示”,撿到或丟了物品直接向老師或相關部門報告;節約每一口糧,“一粟一粒當思來之不易”;節約每一度電,保證教室的燈不再疲勞的做無用功。在學習上:節約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做有意義的事,讓學習生活更加充實,勤奮刻苦,努力付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走向理想的崗位,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我們要成為新世紀的標桿,新世紀的旗幟,要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學習能力和節約環保意識。面對壓力時采用積極的心態應對,而不是放肆的宣泄或者無力的回避;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困難時也應勇敢的接受并鼓起勇氣戰斗,面對一些我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時,也要果敢、毅然決然去做,而不是彷徨徘徊、止步不前。
老師們,同學們,在這個緊要關頭,已不容我們再猶豫了,自然氣候已向我們表明,再不行動將為時已晚,為了我們頭頂上那片蔚藍的天,為了不讓我們的眼淚成為最后一滴水,惟有人人節約人人低碳,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硬仗!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年輕一代真正充當低碳環保的生力軍,奏響明天鏗鏘的凱歌!
46億年前。有一顆蔚藍色的星球誕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樣美麗。那就是我們的母親――地球。
46億年后的今天,也雖風華正茂,但卻不在意氣風發,因為他最小的孩子――人類,令她很傷心。
在當今世界上人類正以急快的速度來毀滅我們自己的家園。因為森林被破壞,大氣污染,水土流失,使地球上每天都有100個物種消失,按這樣的速度到2010年地球上將會有100萬種生物在地球上消失。這是多么可怕的一組數據啊!到那時,亞洲象和東北虎會永遠成為歷史的遺跡。環境問題不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區域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成全球性的問題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廢氣、廢水甚至固體廢棄物都可以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有些環境問題甚至影響著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例如,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的破壞,會對全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大氣中CO2濃度的升高和臭氧層的破壞,更是威脅著全人類。
由此可見,如果人們再不重視我們身邊的環境,地球將完全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人類啊!你應該醒悟了,不要在傷害我們自己的“母親”,不要再讓最親的“人”為你傷心,為你哭泣。
可喜的是環保問題已被世界各國引起高度重視。世界各國也相繼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生態園,使各種動物、植物也有了自己的“樂園”。各國也制定了相應的環保政策,治理污染企業,禁止排放廢氣、廢水、廢渣。退耕還林、恢復濕地,從而保護生態平衡、減少大氣污染,還世界一片碧水藍天。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為環保作貢獻,在我的家鄉石嘴山當然也不例外。在石嘴山市城區的東面,有一個美麗湖泊叫做星海湖,那里風景怡人,鳥語花香。而在旁邊則聳立著格外奇特,引人注目的山――中華奇石山。那里的石頭形狀各異,千姿百態,數不勝數。誰可曾想到這里曾經是怎樣的一片地方?在幾年前,那美麗的湖水竟是令人發嘔的“臭水坑”,而那奇石山竟是一座粉煤灰山,象只大黑熊趴在哪里。只要一刮風,那里就變得黑霧蒙蒙、遮天蔽日 。是勤勞勇敢的石嘴山人創造了人間奇跡,將這昔日的“臭水坑”變成了人間仙境,變成了今天這桃紅柳綠的景象。山水怡人,湖光山色、霞光異彩……
有人說:“當地球上剩下最后一只老虎,最后一只鱷魚,最后一只熊徒勞、哀鳴地尋找配偶時,人們會看到自己的結局。”只要全世界人們共同努力、保護環境,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天也許永遠不會到來。
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下班時將飲水機關掉、停車等人時將車熄火……這些節能減排的細節,往往為人們所忽視,無形中既造成資源的浪費,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今天在北京舉行科技周活動之一“低碳生活從我做起”主題活動上,與會專家認為,現在人們對節能減排和低碳生活都有著比較充分的認識,而如何在實際生活中付諸行動并堅持下去,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很多人圍在咨詢臺前,領取并填寫《北京市居民節能減排問卷調查表》。其中的一道題是“您平均每天的肉類食用量是多少”,很多人選擇了“5兩以上”。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調查,成人每天的精肉消耗量50克左右就已足夠,糧食的生產過程同樣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而產出1公斤肉,就要消耗大約10公斤糧食。可見,目前我們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既不健康,也不環保。
談到問題的原因,來自活動主辦單位北京環境科學學會的潘曙達理事長表示,現在人們對于節能環保的認識還是比較清楚的,而且在節水、節電等方面還有很多自己的發明創造。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持續堅持下去的人,卻并不是很多。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綠色出行”―――能走路或坐公交,就盡量不開車,但在實際生活中,更多的人還是傾向于有車的方便。
參與活動的志愿者、來自中國礦業大學的包中碧認為,人們沒有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不看重節省下的這點資源,比如我們常說的白熾燈換節能燈,雖然推廣普及起來意義重大,但對單個家庭而言,一個月節省下的幾塊錢電費,并不足以引起足夠重視;另一方面,現在對于節能減排的宣傳教育,更多地是號召人們具有環保意識和責任感,而缺乏對人們自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充分調動。
對于如何讓低碳生活走進千家萬戶,潘曙達說,政府推廣綠色社區是一個有效途徑。綠色社區在節能、節水、垃圾分類和綠化等方面都有著明確的標準,并經常進行環保的相關活動。現在各地都有綠色社區,在綠色社區中,會形成節能減排的氛圍和環境,在提高人的自覺性的同時,對人們耗能和不環保行為也是一種約束;而且對周圍的社區和家庭也能起到榜樣帶動作用。另外,還要繼續加強相關方面的宣傳,提高人們對低碳環保的認識。
一些參加活動的志愿者表示,宣傳節能減排,不僅要讓人們了解低碳生活的意義,還要將低碳環保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人們知道低碳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比如我們都知道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可以保護許多樹木免于砍伐。但如果我們知道很多一次性筷子衛生狀況很差,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相信會有更多人不會再選擇一次性筷子。而每天走幾次樓梯,不僅減少電梯的能量消耗,更重要的是鍛煉了身體。
低碳生活是一種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可以幫助我們將低碳生活變為現實。
現在我們國家對全世界公開承諾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時代已經如約而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低碳就在我們身邊。
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了幾個小時后,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 也可以實現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總之,低碳生活,既是保護環境,也是拯救自己。
那么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紙張的雙面使用,節約用紙;
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減少糧食的浪費;
隨手關燈,隨手關好水龍頭。
使用手帕,少用紙巾……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是一名中學生,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消耗的能源的減少,從而減低碳消耗,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減少,我們應積極提倡“低碳生活”,從節電、節油、節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說,低碳生活就是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還原其淳樸的進行人與自然的交流。
――――低碳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碳足跡”是一個最新名詞,它標志著一個人的“碳耗用量”。“碳”耗用得越多,導致地球變暖的兇手――二氧化碳也制造的多。也就是說“碳足跡”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
我的低碳小竅門是:大自然是我們改不了的,但我們能稍稍改改自己的習慣。我們在用電腦的時候,如果長時間不用,那么這時就可以把電腦設為待機狀態,不用的室友就拔下插頭。不僅如此,如果短時間內不用電腦,其用電腦的睡眠模式最好,能耗可下降50%以下。此外不用音響時最好關掉,顯示器的亮度也可以調低。
目前每戶城市家庭的家電平均待機能耗相當于使用一張15瓦的長明燈,因電器關機沒拔插頭,全國每年待機浪費的電量。
不僅如此,生活中不用一次性筷子,帶環保購物袋,少乘坐電梯,都是減少碳排放量的好途徑,這只需要我們稍稍改一下習慣。
衣食住行都很重要,做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上學肯定要“行”。城市中有很多“本本族”,這些人都考出了駕照卻沒有買車,他們看見汽車尾氣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堅定了他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決心,再說青島的地鐵也快完工了。科學說明:每消耗一公升汽油會產生2.7千克的二氧化碳,擁有私家車無疑是過著一種高碳生活,如果實在需要以車代步,不妨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用車習慣來“低碳”,這樣每輛車每年可減少油耗約180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綜上所述,低碳生活小竅門其實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刪去本句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