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場禽畜糞便怎么處理才環保?
近年來畜禽養殖業迅猛發展,并逐步形成系列化、專業化生產,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如2000年北京市規模化養殖場產生的畜禽糞便為600×104t,加上集約化生產的沖洗水,廢水排放量達3000×104t/a。據監測,養殖場廢水的COD超標50~60倍,BOD超標70~80倍,SS超標12~20倍,若未經處理就地排放,則將在城市周圍形成嚴重的面源污染。處理好養殖場糞便是保證養殖場合理環境的要求,也是避免污染周圍環境和造成公害的法律法規要求,同時合理利用糞便也可變廢為寶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1、堆肥-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堆肥技術是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將作物秸稈與養殖場糞便一起堆漚發酵以供作物生長時利用的一種糞污處理方法。堆肥作為傳統的生物處理技術經過多年的改良,現正朝著機械化、商品化方向發展,設備效率也日益提高。
2、厭氧處理 -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目前用于處理養殖業糞污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①厭氧濾器(AF)
1969年由Young和McCarty首先提出,1972年國外開始在生產上應用。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開始引進并進行了改進,其沼氣產率可達3.4m3/(m3?d),甲烷含量可達65%。
②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1974年由荷蘭著名學者Lettinga等提出,1977年在國外投入使用。1983年北京市環境保護科 學研究所與國內其他單位進行了合作研究,并對有關技術指標進行了改進,其對有機污水COD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
③污泥床濾器(UBF)
是UASB和AF的結合,具有水力停留時間短、產氣率高、對COD去除率高等優點。
④兩段厭氧消化
1971年由Ghosh 提出,把沼氣發酵過程分為酸化和甲烷化兩個階段,并分別在兩個消化器內進行。其特點在于消化器內可滯留大量厭氧活性污泥(具有極好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消化器內的負荷和產氣率。
⑤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
是厭氧消化器的一種,具有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優點,目前已常被用于豬、雞糞廢水的處置,其裝置產氣率可達4m3/(m3?d),COD去除率達80%以上。
3、好氧處理-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①曝氣
20世紀70年代日本采用好氧間歇曝氣技術對養豬廢水進行了有效治理,并開發出一系列相關設備。近年來澳大利亞在傳統鼓風曝氣裝置上又開發出簡單實用的多種淺層射流曝氣裝置。總體而言,養殖業污染控制領域中的好氧技術正朝著高效、實用、經濟、操作簡便的方向發展。
②接觸氧化
接觸氧化技術早已被用來處理各種不同濃度的有機污水,其本質是利用填料上的微生物對有 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從而實現對污水的凈化。英國近年采用接觸氧化技術對豬糞漿進行了處理,并開發出結構和性能很好的新型填料,其對COD的去除率達90%以上,對BOD也有較高的去除效果。
③SBR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基于傳統的Fill―Draw系統改進并發展起來的一種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近年來引起許多學者的高度重視,現已被廣泛用于城市污水、食品加工廢水等的處理。試驗結果表明,豬糞水經過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兩級處理后進入SBR好氧系統,其對COD的去除率可達70%,對BOD的去除率可達80%以上,出水可達標排放。
4、厭氧―好氧組合-畜禽養殖場糞污的處理方法
欲實現養殖業糞污的徹底處置,單憑厭氧工藝尚不能達到對廢物的達標排放和利用要求,必須進行深度處理或后續處置,這就需要將好氧與厭氧工藝結合在一起使用,國內一些養殖場已開始注意到這兩種工藝結合的優越性。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畜禽養殖大國,畜牧業收入占據了農業總收入的31.3%;產業結構主要由生豬飼養業和蛋禽飼養業構成(兩項合計占據了總量的80%);豬、牛、羊等牲畜的年存欄量約10億頭。
畜禽養殖糞便產生量:19億噸/1999年, 25億噸/2005年, 27.5億噸/2007年,折合COD總量:7118萬噸/1999年,9365萬噸/2005年 ,10312萬噸/2007年。2007年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情況:
1、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
化學需氧量(CODcr)1268.26萬噸,總氮(T-N)102.48萬噸,總磷16.04萬噸,銅2397.23噸,鋅4756.94噸。 畜禽養殖糞便產生量2.43億噸,尿液產生量1.63億噸。
2、重點流域排放情況
重點流域畜禽養殖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學需氧量(CODcr)705.98萬噸,總氮(T-N)45.75萬噸,總磷(T-P)9.16萬噸,銅(Cu)980.03噸,鋅(Zn)2323.95噸。
農村生活污染排放總量大致等同城鎮生活污染排放總量,而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約是農村生活污染排放總量的1.5倍。
人畜雙重污染早已超出農村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廣袤的農田遭受著超負荷的有機污染,多數江、河、湖、海已呈現富營養狀態。而且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對大氣環境、臭氧層、地下水、公共衛生和人體健康造成的環境影響更無法估量.
農村面源污染對滇池中總氮、總磷含量的貢獻率,分別高達43.3%和37.1%。
三峽地區廢水排放的COD和氨氮,庫區的排放量不足25%,75%以上是影響區和上游區的污染排放造成的,面源對三峽庫區水質污染的貢獻率高達60%。
據世行調查,中國農村面源污染的COD、氨氮在全部水體污染負荷中各占1/3。 當前, 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仍然是薄弱環節,而面源污染控制問題尤其緊迫。與點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時空范圍更廣,不確定性更強,成分、過程更為復雜,因而加深了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的難度。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對策與技術,
根據地區污染物排放環境要求,選擇高效污水生物脫氮除磷處理技術即國家重點新產品《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可有效實現穩定達標排放。高效污水生物脫氮除磷處理技術即國家重點新產品《導流曝氣生物濾池》(CCB)。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淀、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回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藥、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當然是建立沼氣池了,可以節能啊~
或者糞便可以當成人工肥,可以用來養魚,肥田,澆灌菜地(這個略惡心)澆灌樹木~~~~
賣到農村當有機肥最環保
養殖場糞便的處理方法較多,這里主要說下干燥處理、好氧堆肥、沼氣發酵以及飼料利用。
1.干燥處理。就是糞便脫水以方便使用,主要有自然干燥和高溫快速干燥。自然干燥是利用陽光照曬畜禽糞便進行干燥處理;高溫快速干燥則是通過干燥機進行人工干燥。我國常用滾筒式干燥機,能使雞糞的含水量由70%~75%在短時間內下降至8%以下,但存在烘干機排出的臭氣二次污染以及處理溫度過高導致肥效較差等缺點。
2.好氧堆肥。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及豐富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根據糞便原料和輔料的特性,根據堆肥要求的碳氮比和水分含量,對糞便和輔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對堆體中氧氣和溫度進行適當控制,使糞便快速發酵生產有機肥。這種方法處理糞便的優點在于產物臭氣少,且較干燥,容易包裝、施用,可作為土壤改良劑或有機肥料應用于農業生產。
3.沼氣發酵。根據畜禽糞便中有機物含量高的特點,在一定的水分、溫度(35℃~55℃)和厭氧條件下,通過各類微生物的分解代謝,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可燃性混合氣體(沼氣),同時殺滅糞水中大腸桿菌、蠕蟲卵等。沼氣是清潔能源,可作為燃料用于家庭生活,養殖場大量沼氣也可進行發電并網;沼渣沼液中含有氮、磷等成分,可作為肥料用于農業生產、也可用于養魚、作物浸種等,沼氣發酵是我國目前使用較廣泛的糞便處理方法之一。
4.飼料利用。畜禽糞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和礦物質等,其中氨基酸的組成也比較齊全、含量也較豐富,經過加工處理后,可殺死病原菌、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和代謝能、改善適口性,能成為較好的飼料資源。
以上是山東宏發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