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有研究生組嘛?
一、節能減排有研究生組嘛?
節能減排是各行各業的一個努力方向,追求目標,不可能有一個單獨的研究生組,每一個企業都需要向節能減排方向努力,都可以有科技人員,技術人員從事這方面的工作,研究生可以到大企業去從事節能減排的研究實實工作。
二、節能減排理念?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指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是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三、ceca節能證書有沒有用?
ceca節能證書非常有用,【中國節能協會背景】中國節能協會ChinaEnergy ConservationAssociation(英文縮寫:CECA)成立于1989年,是經民政部注冊的節能領域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在業務上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門的指導。協會具有長期從事節能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節能監測、節能技術評估推廣及節能領域的相關培訓與咨詢等方面的經驗。
四、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前景如何
你好,中國新能源光伏發電新能源行業前景非常的好!
在最近召開的十四五計劃會議中,明確出要:“推進能源革命”、“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要求,為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
而光伏發電光技術降本空間大、技術進步快、產業化確定性強,是未來主要發展的低成本節能發電方式之一。
未來,我國很多城市農村家庭房屋、建筑的屋頂都會安裝光伏電站,來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按照我國2050年近零排放,深度脫碳的愿景目標,“十四五”能源轉型的步伐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快。大家可以看到,煤電基本要關門了,煤炭提前達峰是大概率的事件。另外,我們要力保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的比例,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指標,風電和光伏就要擔當主力了。光伏發電在“十四五”期間,至少要新增2.5億千瓦,要達到累計裝機5億千瓦。這樣我們才能為2030年光伏累計不少于8億千瓦,實現25%的非化石能源打下基礎,進而再一步實現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標。所以我們要堅信并且看見光伏發電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發電電源。
所謂,新能源光伏發電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而且,國家在推動光伏發電普及上,每年都會有補貼政策發布。
2020年3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文件《關于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補貼預算總額度為15億元。其中:5億元用于戶用光伏,補貼競價項目(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按10億元補貼總額組織項目建設。即是戶用補貼總額為5億元,工商業與地面競價項目位10億元。
2020年4月2日,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權威文件,明確說明里2020年光伏補貼政策。明確到:納入2020年財政補貼規模的戶用分布式光伏全發電量補貼標準調整為每千瓦時0.08元。即是,戶用電站每發一度電的補貼是0.08元。
由這兩個政策可以得出,2020年的戶用補貼規模為:
按照戶用光伏總補貼額度5億元、年利用小時數1000小時和國家有關價格政策測算,并按照50萬千瓦區間向下取整確定。
當戶用光伏度電補貼強度為每千瓦時0.08元時,5億元÷1000小時÷0.08元/千瓦時=625萬千瓦。向下取整為600萬千瓦。即6GW。即是2020年可納入補貼的容量為6GW。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解讀,2020年納入規模的戶用項目為:2020年1月1日~并網截止日。需要重點強調是:國家不允許提前搶戶用指標,先建先得的行為。
所以,整個資本市場和社會對新能源發展非常看好,值得期待!
資訊來源:碳銀網 碳盈協同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并且將在3―5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盡管中國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國的1/4、日本的1/2,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將是中國解決能源環境問題、履行對國際社會承諾的重要突破之一。
目前,煤電之爭、太陽能、風能的發展都涉及到價格或補貼問題,一旦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將會促進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委員會將牽頭制定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將指導能源中長期開發建設,覆蓋時間預計超過20年。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將重點調整能源結構多元發展,發展新能源、核能及生物質能源、水能、風能等。
“十二五”期間,中國把新能源產業列入了國家重點支持的七大領域之一,不但國家政策支持,各地方也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發展新能源產業。2011年3月16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新一代核能、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光熱發電、風電技術裝備、智能電網、生物質能。”據2011年3月權威部門消息,備受關注的新能源規劃將最終定名為《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國家能源局、工業與信息化部等多個部委參與了這一規劃的起草,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該規劃已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批,上報國務院。
業內人士認為,預計新能源發展規劃出臺后,未來十年我國新能源投資將達5萬億元。這一規劃重點支持的領域集中在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水能、煤炭的清潔化利用、智能電網等七大方面。在具體實施路徑、發展規模以及重大政策舉措等方面,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和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進行了部署。根據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發電裝機2.9億千瓦,約占總裝機的17%。其中,核電裝機將達到7000萬千瓦,風電裝機接近1.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將達到3000萬千瓦。據規劃預計,新興能源產業規劃實施以后,到2020年將大大減緩對煤炭需求的過度依賴,能使當年的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約780萬噸,當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12億噸。規劃期累計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每年增加產值1.5萬億元,增加社會就業崗位1500萬個。可以預見,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2009年,我國在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主要采取加強主要領域的節能減排,提高能效;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尤其是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以及增加森林碳匯,發展綠色經濟等措施。
前瞻網分析師祝建梅通過對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的總結分析,認為雖然我國在新能源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瓶頸和問題,如國際貿易保護對我國光伏產業的打擊;風電并網難,棄風限電問題嚴重;關鍵設備的國產化率較低,核心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等對我國核能、地熱能等發展的限制。但我國新能源產業仍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
前瞻網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在風能方面,2012年我國(不包括臺灣地區)新增安裝風電機組7872臺,裝機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計安裝風電機組53764臺,裝機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長20.8%。2012年我國風力發電量為1004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同比增長35.5%。
我國傳統能源形勢十分嚴峻。我國的煤炭儲采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07年的45年下降至2012年的31年;截至2012年底,我國的石油儲采比為11.4年;天然氣的儲采比整體也呈現下降趨勢,2012年為28.9年。隨著傳統能源可采年限的不斷減少,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刻不容緩,同時全球性的氣候問題,也促使清潔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對調整我國能源產業結構,緩解能源瓶頸,實現節能減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為我國新能源提供了廣闊的需求市場。由此可見,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將為新能源產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十九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召開或將引領新能源發展的新高潮
新能源汽車作為采用非常規燃料為動力來源的一種綜合性汽車,它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具備新結構、高環保的特點。目前,我國已經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全國戰略性新產業來定義,可見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重視,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而新能源客車則是當前我國汽車生產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研發生產和競爭的重點與焦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前3季度,按車型劃分,新能源客車增幅最大的是輕型客車,其次是大型客車。在新能源客車銷量中,輕型客車所占據的市場比例最小,中型次之,大型客車比例最高。這主要是因為城市公交客車在行駛中起停頻繁、速度要求不高,同時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主要買家為政府事業單位,在政策推動下有望率先實現產業化。
新能源發展前景還可以,不可能大熱,也不會太冷,每年幾百億投資,慢慢地干著。因為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是有限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