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中氨氮的去除
一、廢水中氨氮的去除
廢水中的氨氮去除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根據污水情況,利用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處理。其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吹脫法及氣提法、離子交換法、短程硝化反硝化法、A/O工藝、液膜法等方法處理。
廢水中的氨氮去除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根據污水情況,利用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處理。其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折點氯化法、化學沉淀法、吹脫法及氣提法、離子交換法、短程硝化反硝化法、A/O工藝、液膜法等方法處理。
2
/4
2)有些廢水成分復雜、濃度高,利用單一的處理方法很難達到排放標準,需要使用幾種方法結合處理,才能使廢水處理達標。
3
/4
3)如果按以上方法處理氨氮污水仍達不到排放要求,需選擇相關水處理藥劑處理,即可選擇氨氮去除劑處理。
4
/4
氨氮去除劑主要特點如下:
氨氮藥劑廣泛應用于電鍍廢水、造紙廢水、印染廢水、紡織廢水、屠宰廢水、線路板廢水、電器廢水等。氨氮處理藥劑適合氨氮廢水后期處理很主要的原因是其添加與使用比較方便,反應過程比較快速,幾分鐘即可完成反應。
2
:有些廢水成分復雜、濃度高,利用單一的處理方法很難達到排放標準,需要使用幾種方法結合處理,才能使廢水處理達標。
3
:如果按以上方法處理氨氮污水仍達不到排放要求,需選擇相關水處理藥劑處理,即可選擇氨氮去除劑處理。
,
4
:氨氮去除劑主要特點如下:
氨氮藥劑廣泛應用于電鍍廢水、造紙廢水、印染廢水、紡織廢水、屠宰廢水、線路板廢水、電器廢水等。氨氮處理藥劑適合氨氮廢水后期處理很主要的原因是其添加與使用比較方便,反應過程比較快速,幾分鐘即可完成反應。
隨著環保科技的不斷進步,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也在不斷完善。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運用比較多的有生物法、空氣吹脫、化學法等。
1
生物法
目前,生物法是比較傳統、成熟的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傳統生物脫氮途徑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的反應分別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完成。
由于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這兩個過程不能同時發生,而只能序列式進行。
即硝化反應發生在好氧條件下,反硝化反應發生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
使用要求
1
pH:控制在8左右;
2
溫度:維持在20℃~40℃;
3
溶解氧:硝化階段保持在2~3mg/L,反硝化階段保持在1mg/L以下。
2
空氣吹脫法
讓廢水與空氣充分接觸,則水中揮發性的氨氣將由液相向氣相轉移,達到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吹脫塔內裝填木質或塑料板條填料,空氣流由塔的下部進入,而廢水則由塔頂落至塔底集水池。
使用要求
1
pH:控制在10.8~11.5;
2
溫度:水溫降低時氨的溶解度增加,吹脫效率降低;
3
氣/水比:可取2500~5000(m3/m2)
4
水力負荷:2.5~5m3/m2?h
3
化學法
該廢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也因使用簡單、去除率高、時間短而受到眾多環保人的歡迎。
在污水中直接投加一種可以去除廢水中氨氮的藥劑――氨氮去除劑。
該方法可以在5分鐘左右,氨氮去除率96%以上,達到深度脫氮的效果。
使用要求
1
pH:可以在很寬的范圍使用;
2
溫度:即便很低的溫度都可以使用;
3
無污染:真正環保的脫氮方法,沒有2次污染,無沉淀物。
二、廢水中氨氮以什么計算
納氏試劑法或水楊酸法
氨氮可以以氨計NH4-NH,也可以氮計 NH4-N 都可以 不過一般以氮記,記為NH4-N8
一般國標或者常見標液都是以氮記 單位mg/L **mg/L NH4-N
NH4分子量14+4=18 N為14 注意他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即可
三、廢水中氨氮超標怎么辦
廢堿液處理含氨氮廢水
化學脫氮法主要是氣提法。本法是在提高廢水pH條件下,使氨氮變為氨的形式,再與適量空氣接觸,就能使氨發散到大氣中。
含有較高濃度氫氦的廢水,可在堿性條件下(pH在10左右)先將氨氮轉化為NH dOH,然后再通過空氣吹脫或蒸汽汽提回收廢水中的NH40H。該法氨氮的去除效率主要取決于汽提溫度、吹脫裝置的大小及其長徑比例和汽—液接觸效率。一般來說,氨氮的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處理出水中的氨氮濃度可降至200mg兒以下。
人們在用氯消毒含氨的水過程中,發現水中的余氯量與加氯量之間會出現一種折點現象。氯化消毒開始時,隨著加氯量的增加,水中的余氯量會逐步上升,這是因為氯與水中的氨化合生成氯胺,氯胺是化合性氯,有一定的消毒效果,故水中的余氯量是增加的。
也可以用離子交換法!!
四、污水氨氮去除方法有哪些
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有多種,但目前常見的除氮工藝有生物硝化與反硝化、沸石選擇交換吸附、空氣吹脫及折點氯化等。
1.生物硝化與反硝化
(一) 生物硝化
在好氧條件下,通過亞硝酸鹽菌和硝酸鹽菌的作用,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過程,稱為生物硝化作用。生物硝化的反應過程為:
由上式可知:
(1)在硝化過程中,1g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氮時需氧4.57g;
(2)硝化過程中釋放出H+,將消耗廢水中的堿度,每氧化lg氨氮,將消耗堿度(以CaCO3計) 7.lg。
影響硝化過程的主要因素有:
(1)pH值 當pH值為8.0~8.4時(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由于硝化過程中pH將下降,當廢水堿度不足時,即需投加石灰,維持pH值在7.5以上;
(2)溫度 溫度高時,硝化速度快。亞硝酸鹽菌的最適宜水溫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劇降低,故水溫以不低于15℃為宜;
(3)污泥停留時間 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長速率為 =0.3~0.5d-1(溫度20℃,pH8.0~8.4)。為了維持池內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時間 必須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時間 。在實際運行中,一般應取 >2 ,或 >2 ;
(4)溶解氧 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電子受體,其濃度太低將不利于硝化反應的進行。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氣池中進行硝化,溶解氧應保持在2~3mg/L以上;
(5)BOD負荷
硝化菌是一類自養型菌,而BOD氧化菌是異養型菌。若BOD5負荷過高,會使生長速率較高的異養型菌迅速繁殖,從而佼白養型的硝化菌得不到優勢,結果降低了硝化速率。所以為要充分進行硝化,BOD5負荷應維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二) 生物反硝化
在缺氧條件下,由于兼性脫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將NO2--N和NO3--N還原成N2的過程,稱為反硝化。反硝化過程中的電子供體(氫供體)是各種各樣的有機底物(碳源)。以甲醇作碳源為例,其反應式為:
6NO3-十2CH3OH→6NO2-十2CO2十4H2O
6NO2-十3CH3OH→3N2十3CO2十3H2O十60H-
由上可見,在生物反硝化過程中,不僅可使NO3--N、NO2--N被還原,而且還可位有機物氧化分解。
影響反硝化的主要因素:
(1)溫度 溫度對反硝化的影響比對其它廢水生物處理過程要大些。一般,以維持20~40℃為宜。苦在氣溫過低的冬季,可采取增加污泥停留時間、降低負荷等措施,以保持良好的反硝化效果;
(2)pH值 反硝化過程的pH值控制在7.0~8.0;
(3)溶解氧 氧對反硝化脫氮有抑制作用。一般在反硝化反應器內溶解氧應控制在0.5mg/L以下(活性污泥法)或1mg/L以下(生物膜法);
(4)有機碳源
當廢水中含足夠的有機碳源,BOD5/TN>(3~5)時,可無需外加碳源。當廢水所含的碳、氮比低于這個比值時,就需另外投加有機碳。外加有機碳多采用甲醇。考慮到甲醇對溶解氧的額外消耗,甲醇投量一般為NO3--N的3倍。此外,還可利用微生物死亡;自溶后釋放出來的那部分有機碳,即內碳源,但這要求污泥停留時間長或負荷率低,使微生物處于生長曲線的靜止期或衰亡期,因此池容相應增大。
2.沸石選擇交換吸附
沸石是一種硅鋁酸鹽,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M2+2M+)O.Al2O3.mSiO2?nH2O
(m=2~10,n=0~9),式中M2+代表Ca2+、Sr2+等二價陽離子,M+代表Na+、K+等一價陽離子,為一種弱酸型陽離子交換劑。在沸石的三維空間結構中,具有規則的孔道結構和空穴,使其具有篩分效應,交換吸附選擇性、熱穩定性及形穩定性等優良性能。天然沸石的種類很多,用于去除氨氮的主要為斜發沸石。
斜發沸石對某些陽離子的交換選擇性次序為:K+,NH4+>Na+>Ba2+>Ca2+>Mg2+。利用斜發沸石對NH4+的強選擇性,可采用交換吸附工藝去除水中氨氮。交換吸附飽和的拂石經再生可重復利用。
溶液pH值對沸石除氨影響很大。當pH過高,NH4+向NH3轉化,交換吸附作用減弱;當pH過低,H+的競爭吸附作用增強,不利于NH4+的去除。通常,進水pH值以6~8為宜。當處理合氨氮10~20mg/L的城市進水時,出水濃度可達lmg/L以下。穿透時通水容積約100~150床容。沸石的工作交換容量約0.4×10-3n-1mol/g左右。
吸附銨達到飽和的沸石可用5g/L的石灰乳或飽和石灰水再生。再生液用量約為處理水量的3~5%。研究表明,石灰再生液中加入0.1mol的NaCl,可提高再生效率。針對石灰再生的結垢問題,亦有采用2%的氯化鈉溶液作再生液的,此時再生液用量較大。再生時排出的高濃度合氨廢液必須進行處理,其處理方法有:
(1)空氣吹脫 吹脫的NH3或者排空,或者由量H2S04吸收作肥料;
(2)蒸氣吹脫 冷凝液為1%的氨溶液,可用作肥料;
(3)電解氧化(電氯化) 將氨氧化分解為N2。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