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我國自主創新的事例
近幾年我國自主創新的事例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領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舉措,對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國民經濟各領域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大量技術裝備,而且輸送了大批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國內外裝備制造業發展狀況
(一)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概況
1.支柱產業地位突出。一是裝備制造業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產業門類之一。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8.3萬家,工業增加值2.3萬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8%,占GDP11%;資產總計達7.3萬億元,利潤4536億元,分別占全國工業的25.1%和24.1%。2006年裝備制造業出口額3916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43%。二是裝備制造業吸納就業能力強。目前,全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從業人數1658萬人,裝備制造業每億元固定資產吸納就業774人,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92人。三是裝備制造業關聯帶動作用大。裝備制造業通過為冶金、石化、輕工、紡織、建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提供先進技術裝備,對這些產業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同時裝備制造業自身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也會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從而帶動相關產業進一步升級。四是裝備制造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較低,同時也是其他產業節能減排的物質技術保障。裝備制造業屬于高級組裝型產業,相對于其它工業產業更加節能清潔,目前,裝備制造業每萬元工業產值耗能0.12噸標準煤,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0.93噸。先進技術裝備是促進節能減排的有力工具,如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每千瓦時供電煤耗和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295.6克、0.134克、0.114克、1.09克,2005年全國火電廠平均分別為370克、6.49克、1.76克、3.18克。四是裝備制造業技術含量高。在信息、軟件等新興技術的帶動下,先進裝備制造業已步入高技術領域,是各項工業技術的集成。裝備制造業也是高新技術的載體,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繞月工程、納米材料開發應用、核能研究等發揮了關鍵作用。
2.體制改革取得進展。國有裝備制造企業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大部分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實現了減負、減員、剝離辦社會職能和主輔分離。沈陽機床通過上海產權交易市場向美國加納基金轉讓了30%國有股份,徹底解決了歷史債務和發展資金問題,瓦軸集團引進瑞典SKF參股,大連重工?起重實現整體上市。企業管理水平普遍提高,經營效益好轉。所有制結構得到優化,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民營企業正在成長壯大,一批由大學和科研院所創辦、具有較強技術實力的高科技企業正在迅速崛起,如華中數控、浙大中控、新松機器人、東軟等。
3.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在市場競爭和政府引導下,產業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兼并重組步伐加快,企業集團正在做大做強。國內最大的裝備制造企業上海電氣集團目前擁有資產超過700億元,2006年實現營業收入780.6億元,利潤總額58.4億元。中石油、中石化分別參股新沈鼓集團30%的股份,力爭將沈鼓集團打造成為中國通用裝備制造基地。齊重數控、齊二機床在有效整合鑄造資源的基礎上組建了齊齊哈爾騰翔重型鑄鍛造有限責任公司,集中優勢資源提高了生產效率。包括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等在內的7家機床制造企業并購10家國外知名同行企業,引領了 走出去兼并重組國外知名企業的潮流。
4.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和品牌知名度,部分產品具有較強
郴卅到重慶高鐵經過哪些站
中國的高速鐵路的建設始于1999年所興建的秦沈客運專線。經過10多年的高速鐵路建設和對既有鐵路的高速化改造,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以及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截止2010年10月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運營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經達到7431公里。中國高速鐵路,常被簡稱為“中國高鐵”。高速鐵路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新的運輸方式,中國的高鐵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鐵速度。中國是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在運行速度上,目前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正在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最高時速將達到380公里,堪稱陸地飛行;在運輸能力上,一個長編組的列車可以運送1000多人,每隔3分鐘就可以開出一趟列車,運力強大;在適應自然環境上,高速列車可以全天候運行,基本不受雨雪霧的影響;在列車開行上,采取“公交化”的模式,旅客可以隨到隨走;在節能環保上,高速鐵路是綠色交通工具,非常適應節能減排的要求。 2009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5557公里,其中客運專線2319公里。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寧波~臺州~溫州、溫州~福州、福州~廈門等客運專線相繼建成通車,特別是世界上里程最長、時速350公里、全長1068.6公里的武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成為中國高鐵的又一里程碑。據鐵道部相關人士透露,目前,包括京滬高鐵等在建鐵路重點工程有277項,開工建設的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項目已超過40項,建設規模超過1萬公里。 隨著滬杭高鐵26日正式通車,為止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已達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在高速鐵路領域的發展較世界上部分發達國家晚,起步較其晚了20至30年,但自21世紀以來發展迅速。中國對高 速鐵路的研究實際始于1990年代初,當時京滬高速鐵路正處于構思階段。1990年鐵道部完成了《京滬高速鐵路線路方案構想報告》并提交全國人大會議討論,這是中國首次正式提出興建高速鐵路[2]。在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也開始著手進行高速鐵路的前期研究,但實質性的進展不大。 1998年5月,廣深鐵路電氣化提速改造完成,設計最高時速為200公里,為了研究通過擺式列車在中國鐵路既有線實現提速至高速鐵路的可行性[3],同年8月廣深鐵路率先使用由瑞典租賃的X2000擺式高速動車組[4]。由于全線采用了眾多達到19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設備,因此當時廣深鐵路被視為中國由既有線改造踏入高速鐵路的開端。1998年6月,韶山8型電力機車于京廣鐵路的區段試驗中達到了時速240公里的速度,創下了當時的“中國鐵路第一速”,是為中國第一種高速鐵路機車。 京津城際鐵路由于高速鐵路相對具有運載能力大、運行速度快、運輸效率高等特點,而中國鐵路此時面臨的主要問題 是客運速度慢、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因此高速鐵路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國第九個五年計劃(1996年-2000年)期間進行的三次中國鐵路大提速的基礎上,鐵道部隨后制定了《“十五”期間鐵路提速規劃》正式將高速鐵路建設列入規劃,《規劃》提出:到“十五”末期,初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連接全國主要城市的全路快速客運網,總里程達16000公里[5];客運專線旅客列車最高時速達到200公里及以上,實現高速鐵路、部分繁忙干線客貨分線[6];而用于高速鐵路車輛的交流電傳動、動車組技術研究也同步進行,并開展時速270km/h高速動車組(DJJ2)的研制[7]。 而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是在2002年建成運營的秦沈客運專線,全線設計時速達到200~250公里,同年“中華之星”電力動車組在秦沈客運專線創造了當時“中國鐵路第一速”的321.5km/h,轟動一時。而現在秦沈客運專線已經成為合并成京哈線的區間段。 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中國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正式宣布規劃建設里程超過1.2萬公里的客運專線,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8],以及三個地區的城際客運系統(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自規劃實施后,大批高速鐵路相繼上馬開工建設,包括溫福鐵路、合寧鐵路、武廣客運專線、京津城際鐵路等。 在2007年實行的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中國首次在各主要提速干線(如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膠濟線等)大規模開行時速高達200~250公里的中國鐵路高速(CRH)動車組列車,達到了目前世界上既有線提速改造的先進水平。2008年8月,中國首條設計時速達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2007年起鐵道部開始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調整方案進行研究,并于2008年11月正式發布《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9]。新方案將客運專線規劃目標由1.2萬公里調整為1.6萬公里,并將城際客運系統由環渤海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擴展到長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關中城鎮群、海峽西岸城鎮群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1、2004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歷史上第一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大氣魄繪就了超過1.2萬公里“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同年,中國在廣深鐵路首次開行時速達160公里的國產快速旅客列車。廣深鐵路被譽為中國高速鐵路成長、成熟的“試驗田”。 2、2004年至2005年――中國南車青島四方、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和唐車公司先后從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國阿爾斯通和德國西門子引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高速動車組。 3、2007年4月18日――全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車運行圖。繁忙干線提速區段達到時速200至250公里。這是世界鐵路既有線提速最高值。同時,“和諧號”動車組從此駛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4、2008年2月26日――鐵道部和科技部簽署計劃,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5、2008年8月1日――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 6、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工程類型最復雜的武廣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7、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條修建在濕陷性黃土地區,時速350公里的鄭西高速鐵路開通運營。 8、2010年5月6日――成灌快鐵正式運行進入倒計時,都江堰車站,和諧號列車正在進行試運行。眾多都江堰市民提前體驗快鐵帶來的全新感受。 9、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的開通運營。 10, 2010年9月28日-滬杭高速鐵路從杭州到上海虹橋試運行途中,最高時速達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度。 11.2010年12月3日--京滬高速鐵路從棗莊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由中國南車集團研制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上午11時28分最高時速達到486.1公里。這是繼今年9月28日滬杭高鐵試運行創下時速416.6公里之后,中國高鐵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規劃近中期規劃:五縱六橫七連線 一、中國高鐵近中期規劃簡介: 從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時間,將全國主要省市區連接起來,形成國家網絡大框架。考慮現實,線路東密西疏;照顧西部,站點東疏西密。所有高鐵線路的規劃和建設,全部由中央政府集中組織實施,建成后的營運,交中國高鐵公司集中管理。本方案除京廣和京滬線外,所有線路建設應采用磁浮懸技術方案,規劃簡稱為“五縱六橫八連線”。 二、“五縱六橫八連線”內容介紹: 1、五縱: ①哈滬線:哈爾濱-扶余-長春-四平南-沈陽-營口-大連-煙臺-青島-日照-連云港(海州)-鹽城-南通-上海。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4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②京滬線: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南西-濟寧-徐州-蚌埠-南京-無錫-上海-浦東機場。按以上節點只設12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③京港線: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北-安陽南-鄭州-漯河-信陽北-武漢-岳陽-長沙南-衡陽-郴州-韶關-廣州-深圳-九龍。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7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④集昆線:集寧-大同-朔州-忻州北-太原南-界休-臨汾-韓城-西安-佛平-漢中-寧強-廣元-綿陽-成都-樂山-冕寧-西昌-攀枝花-昆明。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20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⑤西湛線:西安-安康-萬源-達州-華瑩-重慶-遵義-貴陽-都勻-獨山-南丹-河池西-馬山北-南寧-欽州-北海-湛江。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7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2、六橫: ①沈蘭線:沈陽-盤錦-錦州-秦皇島-唐山-北京-張家口-集寧-呼市-包頭-杭錦-烏海-石嘴山-銀川-青銅峽-中衛-白銀-蘭州。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20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②青銀線:青島-濰坊-淄博-濟南西-武城-衡水-石家莊-陽泉-太原南-呂梁(離石)-綏德-靖邊-鄂托克-銀川。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4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③鹽西線:鹽城-淮安-宿遷-徐州西-商丘-開封東-鄭州-洛陽-三門峽-華陰-西安-寶雞-天水-定西-蘭州-紅古-西寧。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7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④滬蓉線:(上海)――南京-合肥-六安-麻城-武漢-潛江-荊州-宜昌-水布埡(或五峰)-恩施-黔江-涪陵西-重慶-遂寧-成都。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15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該線向東南,可經粟陽-湖州-杭州-紹興-寧波;向東可沿江北,經揚州、泰州至南通。 ⑤滬昆線: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衢州-上饒-鷹潭-南昌南-新余-萍鄉-長沙南-婁底-邵陽-洞口北-懷化-玉屏-凱里-都勻-貴陽-安順-關嶺-盤縣-曲靖-昆明。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24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⑥滬南線:上海-寧波-臺州-溫州-福鼎-寧德-福州-浦田-泉州-廈門(同安)-漳州南-云宵-汕頭-汕尾-惠州-廣州-肇慶-云浮-郁南-梧州-桂平東-貴港-南寧。全線按以上節點只設23個停車站,站點之間直連。 3、八連線: ①津唐線:天津-唐山。 ②開河線:開封東-菏澤-東平-濟南西-濱州-東營北-河口。 ③寧南線:南京-揚州-泰州-南通。 ④寧寧線:南京-粟陽-湖州-杭州-紹興-寧波。 ⑤金溫線:金華-麗水-溫州。 ⑥漢福線:武漢-黃石西-武穴(江南)-九江(縣)-德安-南昌南-撫州-邵武-南平-福州。 ⑦南廈線:南平-三明-大田-廈門(同安)。 ⑧衡南線:衡陽-祁東-永州-全州-桂林-柳州-來賓-賓陽-南寧。遠期規劃:八縱 一、中國高鐵遠期規劃簡介: 從2040年起至2070年,再用30年的時間、最遲到2100年前全部建成。實現東部加密、西部連通成網(即連通西部主要交通樞紐),連接全國主要交通節點城市和旅游景點,使西部地區主要城市可通達任何沿海省區。國內客運主要依靠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簡稱為“八縱”。 二、“八縱”內容介紹 ①新哈滬線: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煙臺-青島-連云港(海州)-上海。該線向東北延伸至撫遠中俄邊界,仍稱哈滬線。 ②京滬線:北京-天津-滄州-德州-濟南西-濟寧-徐州-蚌埠-南京-無錫-上海-浦東機場。 ③大京港線:由京港線向北延伸而成。延長線大體走向是:北京-首都機場-承德-赤峰-通遼-白城-齊齊哈爾-嫩江-黑河。 ④濟茂線:該線大體走向是:濟南-菏澤-開封-鄭州-平頂山-南陽-襄樊-荊州-武夷山-吉首-懷化-桂林-柳州-貴港-玉林-茂名。 ⑤新集昆線:集寧-大同-太原南-韓城-西安-漢中-成都-西昌-昆明,該線向北延伸至二連浩特,向南經個舊到河口。仍稱集昆線。 ⑥徐三線:大體走向:(徐州)-合肥-安慶-景德鎮-鷹潭-贛州-河源-九龍-珠海-陽江-湛江-海口-三亞。 ⑦太溫線:大體走向:太原-長治-焦作-鄭州-周口東-阜陽-合肥-巢湖-銅陵-黃山-千島湖-金華-溫州。 ⑧包湛線:即西湛線從西安向北延伸,經延安榆林到包頭:西安-安康-萬源-達州-華瑩-重慶-遵義-貴陽-都勻-獨山-南丹-河池西-馬山北-南寧-欽州-北海-湛江。北延長線大體走向為:西安-銅川-黃陵-延安-靖邊-榆林-鄂爾多斯-包頭。中國正在建設營運高速鐵路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高鐵 1、京津城際高鐵簡介 (1)京津城際高鐵工程于2005年7月4日開工建設,2008年8月1日投入運營。它全長120公里,京津城際北京段全長49.3千米,其中高架線42千米。列車最高運營速度達到每小時350公里,京津直達運行時間約30分鐘,列車最小行車間隔為3分鐘。 (2)京津城際高鐵是中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運營速度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不僅使北京和天津這兩個人口超過千萬的特大城市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實現了同城化,同時也打開了中國鐵路邁向“高速時代”的大門。 (3)作為中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京津高鐵從一問世就站在世界前沿,創造了運 營速度、運量、節能環保、舒適度四個世界第一。中國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跨越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的高速鐵路發展歷程。 2、京津高速鐵路建設背景 北京和天津是地處我國心臟部位的兩大直轄市。以京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施,京津兩地市民異地就業、異地居住已成為可能,未來京津之間人員往來將更加頻繁。目前京津間已有的鐵路通道京山線京津段利用率已超過90%,現有鐵路運輸能力已遠遠不能滿足運量增長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公交化、大容量、快速度的交通工具。 3、京津城際高鐵運營狀況 (1)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高鐵開通,北京至天津的城際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以其“安全、快捷、舒適”的特點,正在成為往來京津旅客的首選交通工具。 (2)目前,京津城際高鐵正常每日開行70對,周末每日開行75對,節假日每日開行85對,遇客流高峰期開行100對,極大滿足了旅客出行的需求。據天津火車站統計顯示,京津城際高鐵運行的兩年間共運送旅客4096萬人次,日均運送旅客5.69萬人次,高峰日輸送量達到12.5萬人次。 (3)兩年間京津高鐵運行安全平穩,列車正點率接近100%。 4、京津城際高鐵站點及示意圖 (1)站點設置: 沿途設北京南、亦莊、武清、天津等4座車站,預留永樂站。 (2)換乘說明: 由北京環線特大橋(全長16千米)連續跨越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和通黃路,經崇文區、豐臺區、朝陽區、通州區,由涼水河特大橋(全長22千米)跨越涼水河和六環。城鐵北京南站位於北京地鐵4號線站臺上方,與地鐵實現零換乘。城鐵亦莊站將與規劃中的輕軌線路實現換乘。城鐵在天津站可以與在建的天津地鐵2號線、3號線和9號線(津濱輕軌西段)實現換乘。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