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與防治
現在家裝污染嚴重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在這里為廣大的朋友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理方法。
一、先建立針對性的綜合治理系統方案,根據室內實際污染指數、區分并針對污染源,綜合選用物理吸附技術、光催化技術、材料封 閉技術、空氣負離子等方法,嚴格按照為每個客戶專門制作的治理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
二、對需治理的房間地面(地板)進行初步清潔,鋪上防污臺布。
三、對家具內部、背面、床底等背光位置進行徹底清潔,然后用強效的空氣觸媒對清潔后的部分進行均勻噴涂,祛除有害物質。
四、對房頂、墻壁、窗戶、家具外側、門等進行除塵去污保潔,用專用光觸媒處理劑對甲醛、苯、TVOC、氨等有害物質進行全面清除 。
五、對地板進行二次保潔,用專用地板護理藥劑噴涂,既達到治理作用,又有效保護地板。
六、用高溫熏蒸機在達到一定溫度下對衛生間、廚房進行全面消毒殺菌。
七、將臭氧發生器置于各個房間分別開機二十分鐘以上,消毒殺菌,分解有害氣體,凈化室內空氣。
八、專用熏蒸型藥物粉末按1:500比例溫水勾兌,放置在所有房間明顯不影響正常活動的地方,更有效祛除游離態有害物質成分,強 化治理效果。
九、在治理后的房間內放入諧振紫外線殺菌燈,開啟一小時以上,有效激發光觸媒,令治理效果更佳
簡述大氣污染對自然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
1.大氣污染的概念
大氣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氣和固體雜質微粒組成的混和物。就干潔空氣而言,按體積計算,在標準狀態下,氮氣占78.08%,氧氣占20.94%,氬氣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氣體的體積則是微乎其微的。各種自然變化往往會引起大氣成分的變化。例如,火山爆發時有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噴射到大氣中,造成火山噴發地區煙霧彌漫,毒氣熏人;雷電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積火災也會增加二氧化碳和煙粒的含量等等。一般來說,這種自然變化是局部的,短時間的。隨著現代工業和交通運輸的發展,向大氣中持續排放的物質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復雜,引起大氣成分發生急劇的變化。當大氣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質達到對人類健康、動植物生長以及氣象氣候產生危害的時候,我們就說大氣受了污染。
2.大氣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大氣污染源就是大氣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以下三個:
(1)工業:工業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工業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有煙塵、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機化合物、鹵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煙塵,有的是氣體。
(2)生活爐灶與采暖鍋爐: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爐灶和采暖鍋爐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燒過程中要釋放大量的灰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污染大氣。特別是在冬季采暖時,往往使污染地區煙霧彌漫,嗆得人咳嗽,這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污染源。
(3)交通運輸: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是當代的主要運輸工具,它們燒煤或石油產生的廢氣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別是城市中的汽車,量大而集中,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襲人的呼吸器官,對城市的空氣污染很嚴重,成為大城市空氣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車排放的廢氣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等,前三種物質危害性很大。
3.大氣污染的危害
大氣污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比如,1952年12月5~8日英國倫敦發生的煤煙霧事件死亡4000人。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據分析,這是因為那幾天倫敦無風有霧,工廠煙囪和居民取暖排出的廢氣煙塵彌漫在倫敦市區經久不散,煙塵最高濃度達4.46毫克/米3,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濃度竟達到3.83毫升/米3。二氧化硫經過某種化學反應,生成硫酸液沫附著在煙塵上或凝聚在霧滴上,隨呼吸進入器官,使人發病或加速慢性病患者的死亡。
由上例可知,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對植物的危害: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么危害癥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3)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 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據觀測統計,在大工業城市煙霧不散的日子里,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沒有煙霧的日子減少近40%。大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會導致人和動植物因缺乏陽光而生長發育不好。
② 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因此,當大氣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條件與之配合的時候,就會出現降水天氣。在大工業城市的下風地區,降水量更多。
③ 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涂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筑物。
④ 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 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近年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從地球上無數煙囪和其他種種廢氣管道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約有50%留在大氣里。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經粗略估算,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氣溫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溫度可以增高1.5~6℃。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現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后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4.大氣污染的防治
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是減少污染源。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措施:
(1)工業合理布局:這是解決大氣污染的重要措施。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還應把有原料供應關系的化工廠放在一起,通過對廢氣的綜合利用,減少廢氣排放量。
(2)區域采暖和集中供熱:分散于千家萬戶的爐灶和市內密如樹林的矮煙囪,是煤煙粉塵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采取區域采暖和集中供熱的方法,即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是消除煤煙的一項重要措施。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減少汽車廢氣污染,關鍵在于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有害廢氣。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自煤向燃氣的轉換,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他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等。這樣,可以大大減輕煙塵的污染。
(5)綠化造林: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后,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大氣污染的危害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做出的定義,大氣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過程引起某種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而危害了人體健康、舒適感和環境”。
由地表至1000千米左右的高空的大氣層,一般可認為是由干燥、清潔的空氣、水蒸氣和各種雜質三部分組成的。干燥、清潔的空氣的組成是基本不變的,水蒸氣的含量因時因地變化,各種雜質(如粉塵、煙、有害氣體等)則因自然因素或人類活動的影響,無論其種類還是含量,變動都很大,甚至導致大氣污染。
導致大氣污染的自然因素包括火山活動、森林火災、海嘯、土壤和巖石的風化以及大氣圈中空氣運動等自然現象。一般說來,由于自然環境的自凈機能,各種自然現象一般多能自動協調生態系統的動平衡關系。
人類活動包括生活活動和生產活動,而防止大氣污染的主要對象,首先是生產活動。人類活動所造成的空氣污染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燃料的燃燒過程;2.工業生產過程;3.交通運輸等。其中燃料燃燒(包括煤、汽油、柴油、天然氣等)產生的空氣污染物約占全部污染物的70%;工業生產產生的空氣污染物約占20%;機動車產生的空氣污染物約占10%。
這些空氣污染物按其存在狀態可分為氣溶膠態污染物和氣態污染物。氣溶膠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固體粒子、液體粒子或液體粒子在空氣介質中的懸浮體,如粉塵、煙、飛灰、液滴、輕霧、黑煙、霧等。氣態污染物大體有五個方面,以二氧化硫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為主的含氮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鹵素化合物等。
這些空氣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吞入和皮膚接觸三條途徑侵入人體。其中以呼吸道吸入為最多,最危險。
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大多表現為呼吸道疾病。在高濃度污染物的突然作用下可造成急性中毒,甚至在短時間內死亡。例如,1952年英國倫敦發生的震驚世界的“煙霧”事件,四天內就死了四千多人。長期接觸低濃度污染物,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甚至會引起肺癌。除此之外,空氣污染物對植物、動物、農作物、器物(建筑物、器具等)、氣候等都會產生有害的影響
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對植物可使其生理機制受抑制,生長不良,抗病抗蟲能力減弱,甚至死亡;大氣污染還能對氣候產生不良影響,如降低能見度,減少太陽的輻射(據資料表明,城市太陽輻射強度和紫外線強度要分別比農村減少10~30%和10~25%)而導致城市佝僂發病率的增加;大氣污染物能腐蝕物品,影響產品質量;近十幾年來,不少國家發現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魚類減少甚至滅絕,森林發育受影響,這與大氣污染是有密切關系的。
各種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影響。
煤煙
引起支氣管炎等。如果煤煙中附有各種工業粉塵(如金屬顆粒),則可引起相應的塵肺等疾病。
硫酸煙霧
對皮膚、眼結膜、鼻粘膜、咽喉等均有強烈刺激和損害。嚴重患者如并發胃穿孔、聲帶水腫、狹窄、心力衷竭或胃臟刺激癥狀均有生命危險。
鉛
略超大氣污染允許深度以上時,可引起紅血球礙害等慢性中毒癥狀,高濃度時可引起強烈的急性中毒癥狀。
二氧化硫
濃度為1-5ppm時可聞到嗅味,5ppm長吸入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難等心肺疾病。重者可引起反射性聲帶痙攣,喉頭水腫以至窒息。
氧化氮
主要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毒的特征是對深部呼吸道的作用,重者可臻肺壞疽;對粘膜、神經系統以及造血系統均有損害,吸入高濃度氧化氮時可出現窒息現象。
一氧化碳
對血液中的血色素親和能力比氧大210倍,能引起嚴重缺氧癥狀即煤氣中毒。約100ppm時就可使人感到頭痛和疲勞。
臭氧
其影響較復雜,輕病表現肺活量少,重病為支氣管炎等。
硫化氫
濃度為100ppm吸入2-15分鐘可使人嗅覺疲勞,高濃度時可引起全身礙害而死亡。
氰化物
輕度中毒有粘膜刺激癥狀,重者可使意識逐漸昏,雖直性痙攣,血壓下降,迅速發生呼吸障礙而死亡。氰化物中毒后遺癥為頭痛,失語癥、癲癇發作等。氰化物蒸汽可引起急性結膜充血、氣喘等。
氟化物
可由呼吸道、胃腸道或皮膚侵入人體,主要使骨骼、造血、神經系統、牙齒以及皮膚粘膜等受到侵害。重者或因呼吸麻痹、虛脫等而死亡。
氯
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皮膚粘膜對人體發生中毒作用。當空氣中氯的濃度達0.04~0.06毫克/升時,30~60分鐘即可致嚴重中毒,如空氣中氯的濃度達3毫克/升時,則可引起肺內化學性燒傷而迅速死亡。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