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的危害?咋寫?我給你300分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說:“空氣污染已成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如果人類生活在污染十分嚴重的空氣里,那就將在幾分鐘內全部死亡。工業文明和城市發展,在為人類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把數十億噸計的廢氣和廢物排入大氣之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圈卻成了空中垃圾庫和毒氣庫。因此,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污染物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對人類和環境帶來巨大災難。
一、大氣污染對人體和健康的傷害
大氣污染物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危害人體:一是人體表面接觸后受到傷害,二是食用含有大氣污染物的食物和水中毒,三是吸入污染的空氣后患了種種嚴重的疾病。從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各種大氣污染物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的,對人體的影響又是多方面的。而且,其危害也是極為嚴重的。
二、大氣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發育
大氣污染主要是通過三條途徑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發育的:一是使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二是減緩生物的正常發育,三是降低生物對病蟲害的抗御能力。植物在生長期中長期接觸大氣的污染,損傷了葉面,減弱了光合作用;傷害了內部結構,使植物枯萎,直至死亡。各種有害氣體中,二氧化硫、氯氣和氟化氫等對植物的危害最大。大氣污染對動物的損害,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食用了被大氣污染的食物。其中,以砷、氟、鉛、鉬等的危害最大。大氣污染使動物體質變弱,以至死亡。大氣污染還通過酸雨形式殺死土壤微生物,使土壤酸化,降低土壤肥力,危害了農作物和森林。
三、大氣污染對物體的腐蝕
大氣污染物對儀器、設備和建筑物等,都有腐蝕作用。如金屬建筑物出現的銹斑、古代文物的嚴重風化等。
四、大氣污染對全球大氣環境的影響
大氣污染發展至今已超越國界,其危害遍及全球。對全球大氣的影響明顯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臭氧層破壞,二是酸雨腐蝕,三是全球氣候變暖。
貴州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2018修正)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大氣污染防治和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大氣污染防治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協同控制、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大氣環境質量負責,完成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大氣環境質量確定重點工作任務和年度控制指標。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社區)根據縣級人民政府的安排,負責本轄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將大氣污染防治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按照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原則,合理規劃、調整城市建設和空間布局,加強生態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政務公開,為公眾監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便利。第五條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能源結構調整等與大氣污染防治有關的工作。
工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推動工業企業技術升級改造等與大氣污染防治有關的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配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機動車污染大氣實施監督管理。
農業、交通運輸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對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大氣實施監督管理。
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對揚塵污染實施監督管理。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農村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防止焚燒秸稈等產生的大氣污染。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協助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條 大氣污染防治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省人民政府根據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和大氣污染防治計劃開展考核評價,將完成情況納入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各市、州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的內容,并向社會公開考核結果。
市、州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與省人民政府簽訂的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制定本級人民政府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將目標任務分解納入各縣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年度考核評價內容,并向社會公開考核結果。第七條 對涉及公眾大氣環境權益的經濟建設重大決策,或者可能對大氣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應當在作出決策前進行論證和大氣環境風險評估,必要時舉行聽證。
建立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對因決策造成大氣環境嚴重損害的,應當依法追究決策主要負責人和其他責任人的責任。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報告大氣環境狀況及污染防治目標完成情況;發生重特大大氣污染事件的,應當將相關應急處置情況及時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依法接受監督。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和推廣適用的大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支持大氣污染防治以及相關綜合利用的科學技術研究,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提高公民的大氣環境保護意識,推動公眾參與大氣環境保護。對在防治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第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大氣污染,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第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大氣環境,并有權獲取相關大氣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大氣環境保護。
公民應當增強大氣環境保護意識,采取有利于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低碳、節儉生活方式。第二章 監督管理第十二條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結合本省大氣環境質量目標及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本省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第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主體功能區劃、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大氣污染傳輸擴散規律,劃定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建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