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改氣國五國六有區別嗎
有區別。
最關鍵的區別是排放標準不同,國六需要比國五嚴格。
1.根據環保部《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制定了“國六”,在汽車汽油中一氧化碳、PM細顆粒物、苯含量方面比“國五”嚴格40%。
2.第六個國家重點是聚焦汽車廠商,如生產一致性測試、新量產車測試和在用車符合性測試等。并加大對汽車廠商的檢測力度,確保他們制造出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汽車。
3.汽車廠商制造符合國六標準的汽車,成本也相應增加,比如在發動機上加裝PDF和顆粒捕集器,基本都需要消費者買單。
4.與國五相比,國六完善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監控要求,包括儲能系統、熱管理系統、制動再生、驅動電機、發電機、插電式EES等監管。
5.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推出,國五汽車折舊很大,國三汽車直接報廢,國四汽車受到限制。與第五次國家排放標準首次推出相比,對第三次國家汽車和第四次國家汽車的要求并不嚴格。
總結:考慮到有限的石油能源和空嚴重的空氣污染,國家出臺了嚴格的排放法規。消費者需要與國家合作。畢竟保護全球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
環境保護的發展階段(1997~至今)是怎么樣的?
這是中國環境保護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中國的環境保護從管理戰略、管理體制、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標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調整,環境保護進入到實質性的階段。
首先,在1996年7月,國務院召開了第四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做出了《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跨世紀的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措施。啟動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和《跨世紀綠色工作規劃》,實施三河、三湖、兩區、一市和一海污染治理的“33211”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重點城市、流域、區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工程。這次會議確立了新時期的環境戰略,將以污染防治為中心的戰略轉變為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的戰略上來,使我國環境保護目標更加明確、任務更加具體、工作更加務實、思路更加清晰。至此,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其次,1997~1999年,國家連續三年就人口、環境和資源問題召開座談會,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強化社會公眾參與和監督以及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和分工負責等管理機制。同時強調,要依法落實地方政府的環境責任,并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依法保障環保部門的統一監管職能,在管理思路上要實行“抓大放小”,即通過抓綜合決策、抓宏觀管理、抓產業結構調整來促進和帶動微觀環境管理工作。
再次,1998年國家機構改革中,環境保護地位得到了加強,環境管理的職能進一步明確,行政管理體制上實現由“塊塊管理”向“條塊結合”管理體制的轉變,環保部門的統一監管職能得到了加強,并使這種職能具有較大的相對獨立性。
2002年1月8日,國務院召開了第五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在總結“九五”期間環保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后5年中國環境保護的工作任務和目標。提出環境保護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做好這項工作。
2006年4月17日~18日,國務院召開了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這次會議總結了“十五”期間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并部署了今后5年的環保任務,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提高對環境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把環境保護的責任落實到位,抓緊制定環境保護專項規劃,進一步落實加強環境保護的工作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提高環保工作水平,努力開創我國環保事業新局面。
總之,中國的環境保護經歷了30多年的歷程。一共召開了六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其中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會議是3個重要的里程碑,分別標志著中國環境保護的3個階段的開始,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當然,目前中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壓力巨大,形勢仍然嚴峻,許多成果沒有得到鞏固和發展。
知識點
“33211”工程
1996~2000年是我國的第九個五年計劃實施時期,其間我國確定了污染治理工作的重點――集中力量解決危及人民生活、危害身體健康、嚴重影響景觀以及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問題。污染防治以水和大氣為主,水污染防治重點抓三河(淮河、遼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抓“兩控區”(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和酸雨控制區),城市環境保護重點抓北京市,海洋環境保護重點抓渤海。這項工程涉及三河、三湖、兩區、一市、一海,故簡稱“33211”工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