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能為防治大氣污染做些什么?
“要愛水,要節能,要保護大氣和資源,更要眼勤、手勤,養成隨時動手打掃衛生的習慣,從自己身邊做起。”這是“綠色小天使”的隊員們上完環保知識課后得出的答案。黃潁說,她希望以后可以一直當一名環保志愿者,讓更多同齡人知道拯救地球,人人有責。
結合我國目前大氣狀況談談應該怎樣防治大氣污染
我國大氣污染的現狀及防治對策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對于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認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經危在旦夕急需我的救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個人保護環境的責任和使命是不能推卸的。每個人都應該有意識的了解環境,保護環境。下面是我在學習人與環境這門課以后所了解的關于我國大氣污染的現狀和一些防治辦法。
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狀況十分嚴重,主要呈現為煤煙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氣環境中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普遍超標;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較高水平;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總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趨勢;全國形成華中、西南、華東、華南多個酸雨區,以華中酸雨區為重。我國大氣污染物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1)二氧化硫排放現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消耗量不斷增加。(2)煙塵、粉塵排放,全國燃煤排放,火電廠排放。由于地方電廠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塵器,噸煤排放煙塵遠超國家標準。全國工業粉塵排放中有鋼鐵生產排塵,水泥生產排塵。(3)近年來,鄉鎮工業發展迅速,全國鄉鎮工業污染源調查結果表明,1995年全國鄉鎮工業二氧化硫、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量分別占當年全國工業二氧化硫、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瑩的28.2%、54.2%和68.3%。鄉鎮工業污染物排放已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4)機動車排氣污染。自80年代以后,受經濟增長的推動,我國機動車數量增長迅速。全國汽車保有量年增長率保持在13%。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排放總量
逐年上升。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運輸量相對大,機動車排氣污染在城市大氣污染中所占比例也不斷上升。
另外環境意識薄弱.對可持續發展戰略認識不足大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可貴資源,大氣環境資源的破壞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恢復良好的大氣環境質量要比采取措施從根本上防治大氣污染付出更多的經濟代價。在我國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費嚴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嚴重浪費是造成大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之一,再者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的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全國污染治理和用于污染防治有關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7%。還有就是執法不嚴,監督管理力度不夠 盡管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標準建設取得很大進展,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
真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一下措施來防治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必須從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對該地區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質的種類、數量、時空分布作全面的調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工業生產區應設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工廠區與城市生活區之間,要有一定間隔距離,并植樹造林、綠化、減輕污染危害。對已有污染重,資源浪費,治理無望的企業要實行關、停、并、轉、遷等措施。
在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方面我國當前的能源結構中以煤炭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費總量的73%,在煤炭燃燒過程中
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懸浮顆粒等污染物。因此,如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首先必須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氣及二次能源,如煤氣、液化石油氣、電等,還應重視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所謂清潔能源的利用。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對此,當前應首先推廣型煤及洗選煤的生產和使用,以降低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植樹選林、綠化環境。綠化造林是大氣污染防治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植物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茂密的叢林能夠降低風速,使氣流挾帶的大顆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某些樹種的樹葉還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樹葉經雨水淋洗后,又能夠恢復吸附、阻攔塵埃的作用,使空氣得到凈化。
針對去除大氣中顆粒污染物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干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通過顆粒本身的重力和離心力,使氣體中的顆粒污染沉降,而從氣體中去除的方法,如重力除塵、慣性除塵和離心除塵。常用的設備有重力沉降室、慣性除塵器和旋風除塵器等。
②濕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用水或其他液體使顆粒濕潤,而加以捕集去除的方法。如氣體洗滌、泡沫除塵等。常用的設備有:噴霧塔、填料塔、泡沫除塵器、文丘里洗滌器等。
③過濾法去除顆粒污染物
使含有顆粒污染物的氣體通過具有很多毛細孔的濾料,而將顆粒污染物截留下來的方法,如填充層過濾、布袋過濾等。常用的設備有顆粒層過濾器和袋式過濾器。
④靜電法去除顆粒污染物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