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區域環山路以南的秦嶺保護區范圍村莊近十年會被拆遷嗎?
所有的農村拆遷,都涉及一個拆遷土地的高效使用問題,比如加上各種拆遷費用,拆遷成本每畝50萬元,但騰出的土地可以產生每畝200萬元的效益,那這個拆遷誰都愿意干。環山路以南,屬于秦嶺保護區,村莊拆遷后,不能搞任何開發建設,基本不能產生拆遷效益,單靠政府為了建設環山公園而拆遷,可能短時間內還是沒有這個財力吧。況且環山路以南基本是坡地,談不上基本農田,如果拆遷安置,可能還需要占用大量基本農田土地。所以,我認為10年內不會拆遷這些村莊。
我先后接到兩位用戶的邀請回答此問題,但都一直沒有作答,今天又收到邀請,利用假期的空余對這個問題進行以下回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跨域7年的時間跨度,以及前后出臺的若干文件,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比較復雜,首先我先簡要回答,然后在盡量的詳細說明,先要答案的朋友看答案,先問為什么的朋友看說明。
提問:西安區域環山路以南的秦嶺保護區范圍村莊近十年會被拆遷嗎?
回答:政府想要拆,但實際執行很困難!
秦嶺保護的十年規劃讓我們回到2011年11月5日,這一天由西安市政府制定的《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順利通過了國家級專家組的評審。
在這兩部規劃當中,計劃未來10年(2012年-2022年),在規劃區域內25度坡線以上人口將逐步外遷,實行退耕還林、生態移民,共涉及222個村莊、15.58萬人口。同時,還將重點對典型的峪口太平峪進行保護整治,逐步恢復山體、疏通河道、整理現狀建筑,增加服務設施。
規劃分為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其中近期目標為:(2011年~2020年)搬遷位于水源涵養地、地質災害高發區、自然保護區內的222個村莊,共15.58萬人。遠期目標為:(2021年~2030年)逐步搬遷位于風景名勝區內且地質條件較差的村莊。
關鍵詞條:環山路兩側50米內禁止開發
根據《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用總體規劃》要求環山路兩側50米內,作為防護林帶和重大基礎設施管網預留用地,禁止一切開發活動;環山路以南區域建筑高度最高不能高于12米,以北個別建筑輪廓最高不能高于15米,所有建筑必須進行視覺景觀分析,要符合城市設計要求。
規劃出臺多年執行效果如何?建筑砂石礦權縮減
自規劃通過以來西安市首先取締的是秦嶺內已有的建筑砂石礦的開采,規劃出臺以前秦嶺內合法設立礦權的單位有61個,截止到2015年已經通過關停、停產等方式縮減至18個,其中建筑石料類更是銳減到4個,并且其中兩家處于停產階段。
投資10億元植株8萬余
這里以秦嶺72峪的黃柏峪為例,黃柏峪礦山是戶縣政府2011年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項目剛剛建立,就趕上了秦嶺保護規劃的出臺,對此礦區建設改為邊開采、邊治理的方式,黃柏峪礦山自建設之初的4.2億元投資,已經陸續增加至近10億元。其中植株8萬余株,環保設備的購買與改造、物料下山隧洞的建設、邊坡綠化加固、污水廢水收集處理、場地灑水揚塵抑制、道路硬化、購置LNG運輸車輛等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從未有過半點含糊。 而黃柏峪礦山的保護性開發,也被人民日報等媒體評為“綠色礦山 西安樣本”
(上圖)黃柏峪礦山現場
2018大西安發展規劃2018年3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市規劃局發布的《大西安發展規劃》中對于秦嶺北麓的整體規劃為:把秦嶺作為國家中央公園來打造,不搞大開發,齊抓大保護,使秦嶺北麓成為綠色經濟帶、旅游休閑帶、生態大屏障、城市大花園,重回“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從規劃布局中我們可以看到,未來西安對于秦嶺北麓,包括環山路區域的治理方案是控制,大搞大型項目開發,主抓生態保護,主打旅游休閑觀光。
保護區范圍內的村莊會拆遷嗎?從已知已公示的2018西安市拆遷村莊中未發現目前秦嶺北麓現有的村莊名稱,拆遷問題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任何個人沒有權益向社會以及在媒體上公開任何不實的拆遷信息,如造成有誤的信息大量轉播,發布者需承擔法律責任,所以借此第一告知題主未來不要再提此類的問題;第二告知其他答友注意自己的言行,熱心助人是好事,不懂法律法規就是自己買單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