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楊柳絮,國家有沒有相應的政策?
這與環保不相稱,楊絮滿天飛,污染好像比霧霾更難受。為什么不換種其它樹木呢?有多難呀?叫人不可思議!
每年5月份,是楊樹楊絮飄飛的高峰期。有時候,走在路上,漫天飛舞的都是楊絮,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對人的呼吸道也有傷害。讓清潔工和路人很是頭疼。那么國家有沒有相關規定不讓種植或者解決預防?回答是肯定的有。
現在我們看到的楊樹都是以前種的,那時候綠化樹品種很少,而楊樹生長速度又快,材質好,壽命長,除了飄絮以外,還是很好看的,又有多種用途,可做建筑、家具、箱板及火柴桿、造紙等用材,是人造纖維的原料。因此種植面積在當時還是很大的。現在慢慢的也在被砍伐,更替。
那么楊絮到底是怎么產生的?開花飄絮是楊樹正常的生長繁殖現像,就像果樹開花一樣的。楊樹屬雌雄異株,只有楊樹得到授粉后,發育結籽,才會產生所謂的白色絮狀物楊絮,一般情況下,樹越老越多。
楊絮的危害這些年有目共睹,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禁止繼續種植飄楊絮的楊樹。尤其是安徽合肥,力度比較大。2012年以后,合肥主城區新建綠化基本不使用楊樹。并且明文規定,城區道路、綠地和居民區周邊一律不得使用楊樹。我國其他地區也在跟進,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永不受楊絮的騷擾。
海市蜃樓是一種嚴重的大氣污染狀態對么
錯誤
海市蜃樓又稱蜃景,是一種因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象,是地球上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其本質是一種光學現象。
而大氣污染是指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發、森林災害、巖石風化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料、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為甚。
拓展資料:
海市蜃樓形成原因:
在我們的空間的人所能看到的光是在可見光范圍之內(400-700 nm)。我們看到的物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可以接受其反射的可見光。在夜里,物質發出的紅外線我們就接收不到。即使在可見光范圍之內,如果光過強或過弱,我們也不能看到。人眼是由我們這個空間的物質構成的,是由最大一層分子組成的最大一層粒子構成的,只適合看到一定能量范圍的光。
如果是分子組成的稍微小于最大一層粒子的那層空間粒子的時候,人眼就看不到了,更不要說由分子組成的更小粒子的空間了。對人來講,這些物質反射的光是不可見光。但是,這個空間的生命卻能接收到這層空間物質反射的光,并能看到這層空間的物質,因為組成他們眼睛的分子顆粒和人眼分子顆粒不同。
海市蜃樓是另外空間的真實體現。在物質的運動下,反映到我們這個空間里來了。一種海市蜃樓發生在海上。這里空氣濕度大,在一定范圍之內的空間空氣濕度比較大,另外厚度比較大,這樣大面積的水蒸汽在運動下陰差陽錯地就能形成一個巨大的透鏡系統。就象一個巨大的放大鏡和顯微鏡一樣,把微觀世界的另外空間的景象反映到我們的空間來了。人眼就能觀察到了。
%E6%B5%B7%E5%B8%82%E8%9C%83%E6%A5%BC
%E5%A4%A7%E6%B0%94%E6%B1%A1%E6%9F%93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