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全國沒開工,為啥保定空氣污染這么嚴重?
展開1全部
朋友,大氣污染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考慮到自然本地、氣象條件、以及排放源。①北方地區的空氣污染在全國都是較為嚴重的;②冬天的氣象條件不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加之少雨時間長了空氣中污染物就越來越多,到一定量的時候變出現嚴重的空間污染;③另外,雖然沒有復工,工業、交通污染源減少,但是由于冬天降雨量少地面的揚塵、燃煤取暖等人類生活活動也是潛在的污染源;④大氣污染具有更加顯著的全球性,空氣污染物也會隨之氣流遠距離輸送。
想要一份有關保定環境污染的調查報告!!!!!!!!!!
展開1全部
大氣污染的危害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一: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它吸收了來自太陽的大部分紫外線。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學研究和大氣觀測發現:每年春季南極大氣中的臭氧層一直在變薄,事實上在極地大氣中存在一個臭氧“洞”這種臭氧損耗現象是一種反常現象,這是否表明這一紫外線吸收層正處于全球性災難呢?通過不斷的科學研究,人們發現人類社會活動釋放的物質嚴重的破壞了臭氧層,當然這種現象還受到這一地區獨特的氣象狀態(極渦、寒冷的平流層溫度、極地平流層云)的影響。酸雨有人認為酸雨是一場無聲無息的危機,而且是有史以來沖擊我們最嚴重的環境威脅,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這并非危言聳聽。隨著工業化和能源消費增多,酸性排放物也日益增多,它們進入空氣中,經過一系列作用就形成了酸雨。人們對酸性排放物已經有了控制,但仍然還有酸雨現象。大氣塵埃可能是造成酸雨問題的另一原因。 酸雨旱災:廣東省 ― 2004年下半年中國南部大旱,廣東省成為重災區。自2003年10月以來,廣東已經連續2年發生了冬秋連旱,直到現在旱情也未得到完全緩解。綠色和平氣候變化小組于2005年1月上旬沿廣州北上清遠,乳源,韶關。深入粵北干旱腹地,追尋干旱的足跡,探訪旱災之源。所到之處,魚塘干涸,莊稼枯萎,土地龜裂……中國廣東省長期干旱是全球暖化的一種征兆海嘯:海嘯,亦是自然災害中最大損失的一種。自2004年12月26日環印度洋大海嘯至今,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已經過去百余日了;當初身陷巨浪、與漩渦搏擊的人們現在已經開始適應災后的新生活。而幾個月以來,持續關注那場災難的新聞工作者也為我們記錄了許多難忘的瞬間,從這些非同尋常的畫面里我們不難看出:人類總是在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戰勝災害的過程中不斷前進;人類發展的每一步,都是一個與自然界抗爭的過程。作家海明威曾經說過: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在出現自然災難,以至所有災難的時候,人類都需要團結……采訪人:A 采訪對象:清潔工人A:叔叔您好!請問您能抽一點時間接受關于“我們與周圍環境”的采訪嗎?清:可以!A:請問您經常在大街上工作辛苦嗎?清:這當然辛苦咯!A:對此您有什么感想呢?清:哎!現在的人越來越不講究衛生啦!有什么垃圾也隨手扔,也不找找周圍有沒有垃圾筒;有點咳嗽也隨地吐痰。根本不理解清潔工的辛苦和環境的惡化。A:您對政府的亂丟垃圾罰錢,有什么感想?清:這可以減輕我們的負擔咯!可是治標不治本呀!A: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到了環境的惡化情況;亦了解了清潔工人們的辛苦。如果我們為圖個方便,而亂丟垃圾,是一種丑惡的行為。我在此呼吁:請大家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