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市場怎樣呢,現在環評好做還是土壤修復和環保工程好做?
從事環保工程的設計、施工,也有10年以上了,大氣、水、垃圾處理,固廢處理,等等,環評也好,土壤修復也罷,都是屬于環保的范圍內。國家這些年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排放標準也日趨嚴格。再加上環保工程又被稱為朝陽產業,所有的這一些都表明,環保是個好事業。但事實呢?
大的層面講,環保產業一直大而不強,所謂的大,是指這個產業的規模,很大。不強,是因為我們國家的環保產業從來都沒形成一個系統的產業,自上而下都是這樣,為了治理而治理,惡性競爭,市場混亂,利潤急劇降低,研發投入少的可憐。都是拿來主義,比如濕法脫硫從根本上講就是從國外拿來并閹割過的。而沒有自己的核心東西,最近清華大學召開了一個學術會議,也是跟環保有關的,全程英文。
具體的講,就說我們這些個具體從事環保設計施工EPC的團隊吧。自18年以后,大氣污染防治的項目基本接近尾聲,水污染處理有地域局限性。垃圾處理、固廢等則要跟政府密切結合。如果你的團隊或者公司很強大,OK沒問題,無論是環保工程的哪一項,都可以做的風生水起,只是利潤薄之又薄。中小型的公司等,正能掙扎生存:政府項目都要墊資,何況企業?
回答問題:環評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環評報告對企業很重要,環評通過環保局評審、批復后,后續日常生產、環保管理中還要用到。沒有環評也沒法進行環保竣工驗收。甚至有些地方進行銀行貸款也要環評批復。但是,你要有關系,否則單單是到當地環保局審核就夠你撓頭的,背靠大樹好乘涼,我們這一家環評企業直接就是環保局的三產,混的當然風生水起。其他的,除非有關系,否則就是陪太子讀書。
環保工程就不再做回答。土壤修復嘛,市場很大,國家也開始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但是,土壤修復的技術、資金以及現行的商業模式下,至少短期內想做大不現實,參加過各種的環保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土壤修復的這些年也就遇到幾例。而且規模龐大,沒一定的資金實力和關系。不好做。
干了兩年環評,目前被公司轉崗調去學土壤修復,那死工資,感覺待遇還降了。土壤修復前景好嗎?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