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離地面有多少公里?
一、大氣層離地面有多少公里?
最低是8公里左右。 大氣層緊貼地面。根據(jù)各層大氣的不同特點(如溫度、成分及電離程度等)。從地氣象科學上根據(jù)大氣在不同高度上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一般把大氣層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層、暖層和逸散層.面開始依次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電離層)和外大氣層。 1、對流層: 從地表到8至15公里高度范圍內稱為對流層。對流層的厚度隨地區(qū)和季節(jié)不同而有所不同,在赤道附近約為15公里,在高緯度和中緯度地區(qū)為8~12公里。 2、平流層: 從對流層頂至55公里高度范圍內稱為平流層。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的臭氧層就包括在平流層內,臭氧量從對流層頂開始增加,至22~25公里處達到極大值,然后減少,到平流層頂就微乎其微了。 3、中層: 平流層頂至85公里范圍內稱為中層,也稱中間層。 4、暖層: 中層頂至800公里范圍內稱為暖層,也稱電離層。這一層空氣密度很小,氣體在宇宙射線作用下處于電離狀態(tài)。 5、逸散層: 暖層頂以上的大氣統(tǒng)稱為逸散層,也稱外層。該層大氣極為稀薄,氣溫高,分子運動速度快,有的高速運動的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而逃逸到太空中去,所以稱為逸散層。
二、地球大氣層最下層是什么?
地球大氣層最底下一層是對流層。對流層,顧名思義,就是空氣互相對流。常見的對流層空氣對流現(xiàn)象有,刮風丶下雨丶下雪丶打雷丶閃電,還有一些極端天氣現(xiàn)象,如龍卷風丶颶風等,都是常見的大氣對流產(chǎn)生的天氣現(xiàn)象。對流層的形成,主要是地面空氣受熱上升,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降低,冷空氣又下沉,從而形成了冷暖空氣的對流。
三、太空底部有什么?
太空的底部沒有具體的物質或景象,因為太空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底部。太空是指宇宙中的無限遼闊區(qū)域,沒有空氣、大氣層或表面。它是不存在固體地面或地面物體的極端環(huán)境。在太空中,物質和星系以及天體自由漂浮,各個天體通過引力相互聯(lián)系。因此太空的底部指的是宇宙的盡頭或邊緣,那是我們尚未完全了解的宇宙奧秘的領域。
四、太空底下是什么?
太空底下不存在。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上的空間,而地球大氣層的上限高度在平均海平面上約為100公里,而地球本身只有直徑約12756公里,因此并不存在太空底下這個概念。雖然不存在太空底下,但是地球內部仍然有許多未被完全了解的地質和物理現(xiàn)象,如地幔柱和海底地形等,這些現(xiàn)象對于科學家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許多國家正在開展太空探索計劃,探索更遙遠的宇宙,希望能夠更好地了解太空中存在的各種謎團和未知物質。
五、軟流層的位置和范圍?
軟流層的位置在:上地幔頂部,巖石圈底部。軟流層又叫軟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巖石圈(Lithosphere)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間,是一個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內圈層。
擴展資料
軟流層分布
軟流層一般被認為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軟流層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區(qū)域性差異,總的規(guī)律是大洋之下位置較高(一般在60km以下),大陸之下位置較深(深度在120km以下)。軟流層頂?shù)捉缑娌皇执_定,與巖石圈之間無明顯界面,具有逐漸過渡的特點。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