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科學對物理要求高嗎?
一、大氣科學對物理要求高嗎?
肯定高。
大氣科學對總體上來說對數學、物理、計算機的要求高點,具體說就是氣象學、大氣動力學、天氣學、大氣物理、大氣探測等,如果喜歡數學的話,完全不成問題,如果能死記硬背的話,應付專業課也還行。
至于考研,看具體需求,如果想從事業務工作,就是到氣象局當個預報員,值值班什么的,就不用了,本科畢業能夠輕松找到縣、市甚至省氣象局的工作。還有機場,剛剛忘了,有興趣的話,可以報軍校或國防生,進部隊工作
如果熱愛科研,那么可以考研考博,將來進國家局或是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推薦考中科院的,很容易就能碩博連讀,要注意的是大氣科學是個比較清貧的專業,想發大財不可能,但是優點是圈子比較單純。
二、大氣科學考研的人多不多?
考研的人不多。
大氣所的大氣科學專業考研難度,較南大復旦容易,較南信大難。
22年大氣科學本科生會比今年多,加上數學變成數二,難度會有所提升,如果你學校不好但能力尚可,考大氣所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中科院復試不會存在學校歧視,比較公平公正。
三、中科院大氣所和中國氣象科學院哪個好考些?
中科院大氣所指的是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培養出的學生側重于科學研究,一般不進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院是中國氣象局下屬機構,一般中央氣象局領導會任學院的導師。如果你想去氣象局工作最好考中國氣象科學院。
PS:2個院各有優缺點,競爭都不小!
四、什么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
人物小傳:曾慶存,1935年出生于廣東省陽江市,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當選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該學會最高榮譽)。曾慶存院士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領域——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作出了開創性和基礎性的貢獻。
2020年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揭曉了2019 年度 兩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曾慶存就是其中一位“2019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 。
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領域 ——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和基礎性的貢獻。
五、去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將來的搞科研怎樣,出國怎樣?
這個專業出來要么留在北京搞研究,要么出國搞研究,多數是美國。
出國費用較高,對成績要求也高,具體要衡量自己的經濟情況和成績水平,具備一定條件才劃得來,否則在國外很難生存的六、南京大學的大氣科學怎么樣?
我覺得它是國內老大,因為我就是學大氣的。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的前身是南京大學氣象學系,成立于1944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氣象學系,是中國現代氣象科學的搖籃。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擁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和優秀中青年學者組成的學術思想活躍、結構合理、具有很強競爭力、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師資隊伍。2008年11月24日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更名為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七、大氣科學就業前景怎么樣?
作為大氣科學專業的學生,我也對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做過很多研究,問過很多學長學姐以及一些導師的看法,現在的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還是不錯的,基本上認真找肯接地氣的話都能找到工作,當然,這也是因為每年這個專業的應屆生比較少的緣故。
大氣科學主要就業就是氣象局了,想進氣象局的話學校主要是南氣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不過不像金融或信息科學之類的學科,各種名校和一般學校滿足各層次的學生,大氣科學除了南氣院這所最大的學校之外,第二集團包括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山大學都處在相似的分數段,拉不開大的層次差距。
現在數值預報取代預報員的趨勢很明顯了,我覺得學大氣科學進氣象局不是很有前途。待遇也上不去,除了近幾年氣象局下屬防雷部門的收入在當地可以達到中上以外,其他人員包括預報員都是當地平均工資水平。另外大氣科學專業畢業的發展方向如何、工作地點方面也很重要。
大氣科學次要就業就是科研機構了,從國家級到地區級、省級、各細分領域的研究所,比如中科院大氣所、氣科院,各種海洋、臺風、干旱氣象研究所。成績好,覺得自己適合做學問搞研究的可以考慮。不過做學問很枯燥,一定要自己有興趣、有能力才好選擇這條路。
再次就是一些機場的氣象站,有時會招人,待遇會不錯吧,我不十分了解,比較小眾。
這些就是我所了解的大氣科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與建議,希望能夠幫到你。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