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提出了哪些戰略?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在這關鍵的一年,2021年中國主要發展目標是怎樣的?具體包括哪些方面呢?
1.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2.有序推進疫苗研制和免費接種
堅持常態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繼續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抓好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防控,補上短板漏洞,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和散發病例傳播擴散,有序推進疫苗研制和免費接種,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和水平。
3.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
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4.宏觀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
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
5.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
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將2.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規模明顯大于去年,為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
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需要再幫一把。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
6.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
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今年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7.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標準降低20%
允許所有制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清理用電不合理加價,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取消港口建設費,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標準降低20%;要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讓市場主體安心經營、輕裝前行。
8.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
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加大預算公開力度,精簡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的辦理流程和手續。落實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繼續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強化公司治理,推進政策性銀行分類分賬改革,提升保險保障和服務功能。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加強債券市場建設,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
9.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落實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政策,完善項目評審和人才評價機制,切實減輕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使他們能夠沉下心來致力科學探索,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10.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
健全城鄉流通體系,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擴大縣鄉消費。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11.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
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體系。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
12.對脫貧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
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技能培訓力度,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產業,做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分層分類加強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在西部地區脫貧縣中集中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13.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
強化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穩定種糧農民補貼,適度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單產和品質。多措并舉擴大油料生產。發展畜禽水產養殖,穩定生豬生產。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開展糧食節約行動。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我們一定要下力氣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
14.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穩步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支付。
15.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增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創新,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自貿試驗區融合發展,發揮好各類開發區開放平臺作用。
16.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
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繼續嚴禁洋垃圾入境。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落實長江十年禁漁。
17.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18.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
在教育公平上邁出更大步伐,更好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努力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19.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30元
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20.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安排專項資金、集中建設等辦法,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21.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
22.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23.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
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