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 河北省大氣環境標準?
一、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
我國實施ISO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準,開展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必須在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指導委員會)的統一組織部署下進行,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密切配合,不得各行其是,另搞一套。
指導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承擔。指導委員會下設的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礎構認可委員會(以下簡稱認可委)和中國認證人員國家注冊委員會環境管理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注冊委),由國家環境保護局牽頭,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商檢局等有關部門參加,分別負責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咨詢機構的備案和審核員的注冊管理等工作。
二、河北省大氣環境標準?
省生態環境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編制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三項地方標準正式公布,自今年5月1日起對新建企業和現有企業分階段實施。
據專家測算,與原標準相比,新標準實施后,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每年分別減排約1.13萬噸、4.52萬噸、7.79萬噸,將有力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耿建擴 陳元秋)
三、什么是生態環境標準體系?
生態環境標準體系,是指根據性質、內容、功能等標準劃分出不同種類的環境標準,并由這些環境標準所構成的一個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環境標準體系由三級五類環境標準所構成。
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內的各類標準,從其內在聯系出發,相互支持,相互匹配,發揮體系整體的綜合作用,作為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和有效手段,為控制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服務。
四、中國環境標準體系是怎樣構成的?
環境標準是中國環境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基礎標準、樣品標準和方法標準。
五、安徽健全人居環境標準體系的意義?
健全人居環境整治標準體系的意義: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強農業農村標準化工作的重大決策。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深刻認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標準化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六、大氣一氧化碳環境標準值?
職業接觸限值(GBZ230-2010) 最高容許濃度(MAC)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 20 mg/m3 30 mg/m 2.環境標準 中國(TJ36-79) 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3.00mg/m(一次值) 1.00mg/m(日均值) 中國(GB3092-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 一級 二級 三級* 日平均 4.00 4.00 4.00 1小時平均 10.00 10.00 20.00 檢測空氣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可以使用專業的一氧化碳報警器來進行監控
七、急!大氣環境標準的種類和作用是什么?
(一)大氣環境標準的種類和作用
大氣環境標準按其用途可分為: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標準及大氣污染警報標準。按其適用范圍可分為: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1.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是以保障人體健康和正常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規定出大氣環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的最高允許濃度。它是進行大氣污染評價,制訂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依據,是進行大氣環境管理的依據。
2.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是以實現大氣環境質量標準為目標,對污染源排入大氣的污染物容許含量作出限制,是控制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和進行凈化裝置設計的依據,同時也是環境管理部門的執法依據。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可分為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
3.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標準:這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種輔助規定。它根據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結合生產工藝特點、燃料、原料使用標準、凈化裝置選用標準、煙囪高度標準及衛生防護帶標準等,都是為保證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而從某一方面作出的具體技術規定,目的是使生產、設計和管理人員易掌握和執行。
4.警報標準:這是大氣環境污染不致惡化或根據大氣污染發展趨勢,預防發生污染事故而規定的污染物含量的極限值。超過這一極限值時就發生警報,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警報標準的制訂,主要建立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生物承受限度的綜合研究基礎之上。
八、一句話概括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
目前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依據體系中不同環境標準的作用對象、功能特征,總體上包括了以下6個組成部分: ①環境質量標準;
②污染物排放標準;
③環境保護方法標準;
④環境保護標準樣品標準;
⑤環境保護基礎標準;
⑥環境保護行業標準 環境保護行業標準是為了加強環境保護領域的行業管理而發展出來的一類環境標準。它是針對全國環保行業的發展而需加強管理而提出的技術規范。 環境保護標準的分級:對于組成環境標準體系的6類標準,由于其制訂發布權限的不同,又可將其劃分為:國家環境標準和地方環境標準兩個級別。
九、a級環境標準?
GB 18918-200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共要求指標12項,其中化學需氧量(COD)與懸浮物(SS)以及氨氮和總磷是常規重點控制的污染物指標,具體詳見下表內容
擴展資料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定為:
專門針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污泥污染物排放制定的國家專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適用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廢氣的排放和污泥處置的排放與控制管理。
根據國家綜合排放標準與國家專業排放標準不交叉執行的原則,本標準實施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廢氣和污泥的排放不再執行綜合排放標準。
污水處理廠噪音控制仍執行國家或地方的噪音控制標準。
十、大氣環境標準性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大氣環境標準性管理的基本原則有四條:
其一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我國國情出發作出適合的規定。
其二是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合理規劃工業布局,采取措施保護和改善大氣環境。
其三是獎勵和懲罰相結合的原則。
其四是權利和義務一致的原則,人民群眾有享受大氣環境的權利,同時義須履行保護大氣環境的義務。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