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環境污染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治理環境污染的措施】
作為地球上的一員我們將如何拯救我們這獨一無二的地球那!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熟慮的一個大問題。防治空氣污染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個人、集體、國家、乃至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認為應該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1、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結構,多采用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燒煤前先進行脫硫),改進燃燒技術等均可減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使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等消除廢氣中的部分污染物,可減少進入大氣的污染物數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氣象條件不同,大氣對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樣數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濃度便不同。對于風力大、通風好、對流強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強,可接受較多廠礦企業活動。逆溫的地區和時段,大氣擴散稀釋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較多的污染物,否則會造成嚴重大氣污染。因此應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段進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比如我縣的部分企業的空氣排放是不是也應該加強管理和治理。
3、 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戶過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復迭加污染,形成局地嚴重污染事件發生。應該將這樣的地方放在空闊,空氣流通,人口密度相對稀薄的地方。
4、綠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減輕大氣污染程度,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
5、采取綜合措施控制農業污染,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藥,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稈還田,鼓勵使用農家肥和新型有機肥。鼓勵使用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勵農膜回收再利用。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發展生物質能源,推行秸稈氣化工程、沼氣工程、秸稈發電工程等,禁止在禁燒區內露天焚燒秸稈。
6、是提高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水平。在減量化工作的基礎上加快以衛生填埋為主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固體廢物管理,成立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努力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