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肥企業排名十強?
河南化肥企業排名十強?
洛陽采潤環保材料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洛陽市 經營范圍: 綜合性公司 填料 阻垢劑 緩蝕劑 聚天門冬氨酸 土壤調
?
鄭州藍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礦源黃腐酸鉀、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菌劑
?
鄭州里貝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磷酸二氫鉀、水溶肥、水溶肥料、水溶肥批發、葉面肥、生物菌劑、
?
河南海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生物技術開發與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服務;銷售:活菌制劑、飼料
?
漯河鑫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漯河市 經營范圍:水溶性肥料生產、銷售。。
?
河南通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肥料加工設備 , 農業設備 , 礦山設備 , 紡織機械及配件
?
河南大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壓片糖果代加工,固體飲料代加工,小分子肽代加工銷售,益生菌代
?
鄭州盛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化肥袋,面粉袋,飼料袋,大米袋,砂漿袋,水泥袋,膩子粉袋
?
南陽市銀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 經營范圍:草木,花卉,中藥材種植銷售,谷物、棉花、香料、林果種植銷售,
?
信陽市信和礦業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信陽市 經營范圍:涂料膩子專用膨潤土,陶瓷專用膨潤土,造紙用膨潤土,膨潤土干燥
?
河南旭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農業技術開發;銷售:其他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谷物種植
?
鄭州鑫盛復合肥設備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肥料加工設備
?
鄧州市匯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南陽市 經營范圍:微生物菌劑銷售 有機肥料 生物有機肥 農業機械設備
?
鄭州儀備齊農業設備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有機肥檢測儀,土壤養分檢測儀,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肥料養分檢
?
鄭州大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所在地:河南省鄭州市 經營范圍:豬糞有機肥生產線,對輥造粒機,圓盤造粒機,新型有機肥造粒
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年報出爐,誰是營收“一哥”?誰又是“虧損王”?
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需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截至目前,A股環保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公布已經收官,一年一度業績大比拼落下帷幕。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關于環保行業細分領域的分類,各機構尚未有統一定論,上述分類或許有所偏頗,標準設置也有可商榷之處,但我們試圖通過這次統計來進一步了解環保行業。
2020年A股環保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年報是上市公司對過去一年經營狀況及經營成果的書面報告,是公司向投資者反映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窗口。
報告期內,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應收賬款、每股現金分紅、投資收益等重要信息,這份答卷能否讓股東和投資者滿意呢?
總體來看,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共計分別約為2086.68億元和2197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分別約為151.19億元和151億元,同比減少0.19億元。
除了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等業績指標之外,資產負債率、經營性凈現金流和應收賬款,則是衡量一家環保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程度的重要指標。
在資產負債率排行榜中 (見表1) ,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3.8%,與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天翔環境資產負債率最高,達98.53%;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ST科林和博天環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1.94%和88.76%;上海凱鑫資產負債率低至10.23%。
在經營性凈現金流排行榜中 (見表2) ,2020年首創股份經營性凈現金流為44.54億元,可謂資金充裕,而東方園林經營性凈現金流則為-7.46億元,難掩其面臨資金荒的困境。不過,整體來看,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總額為322.99億元,其中55家經營性凈現金流為正。這一數據的變化反映出,環保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現金流
在應收賬款排行榜中 (見表3) ,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總計為905.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1.27%。其中,東方園林應收賬款最高,為85.4億元;其次是碧水源,為73.66億元;第三是中國天楹,為59.54億元;聯泰環保最低,為0.79億元。
誰是營收“一哥”?誰又是“虧損王”?
在營業收入排行榜中 (見表4) ,中國天楹以218.67億元奪得第一名,首創股份和盈峰環境分別以192.25億元和143.32億元奪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中國天楹連續兩年躋身營業收入排行榜榜首。
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規模的公司有5家,分別為中國天楹、首創股份、盈峰環境、格林美和龍凈環保,較2019年減少了兩家,碧水源和啟迪環境黯然離場;營業收入規模在50億元(含)至100億元(不含)的公司有6家,分別為碧水源、東方園林、啟迪環境、高能環境、重慶水務和龍馬環衛;營業收入規模在10億元(含)至50億元(不含)的公司有34家,不足10億元的公司有19家。
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行榜中 (見表5) ,排名卻是另一番景象。重慶水務、首創股份和盈峰環境分別以17.73億元、14.7億元和13.86億元奪得狀元、榜眼和探花,而中國天楹以6.54億元的成績位于第8名。
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5家,除了前三名,還包括偉明環保和碧水源,分別是12.57億元和11.4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足10億元的公司有48家,中創環保、*ST科林和天翔環境在2020年實現止損轉盈,分別為0.21億元、0.1億元和0.54億元。
2020年共有11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登上虧損榜,分別是啟迪環境、東方園林、中環裝備、巴安水務、博天環境、萬邦達、清水源、雪浪環境、德創環保、津膜 科技 和*ST美尚,較2019年增加了5家。
其中,中環裝備、博天環境、津膜 科技 3家公司繼續虧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9億元、-4.28億元和-0.87億元,啟迪環境則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7億元成為2020年A股環保上市公司的“虧損王”。
啟迪環境解釋稱,2020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建造服務類收入持續下降;二是公司對部分在建項目風險進行了重新評判,依據合同的相關約定和財務測算計提減值及損失;三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和公司會計政策的規定,根據測算后的預計信用損失率以及按照個別認定方式,公司對應收款項計提預期信用減值損失。
誰得了“第一”卻不是實至名歸?誰1年虧掉了4年賺的凈利潤總和?
說完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名,我們再來看看同比增長率。如果說,營業收入代表公司的吸金能力,那么同比增長率則說明了公司的發展勢頭。
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見表6) ,從板塊來看,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板塊占據7席,水污染防治板塊占據2席,環境修復板塊占據1席。此外,監測與檢測板塊已經連續4年排名無緣前十。
從數量上來看,2020年共有23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負,其中巴安水務以-55.26%的成績墊底。巴安水務解釋稱,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公司項目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項目周期整體拉長,影響當期收入。
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見表7) ,從板塊來看,大氣污染防治板塊占據4席,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板塊占據2席,水污染防治板塊占據2席,環境修復板塊占據1席,監測與檢測板塊占據1席。
從公司來看,中環裝備、聚光 科技 、蒙草生態分別以1350.93%、1128.82%和280.77%奪得前三名。然而,中環裝備的第一名并不是實至名歸,因為其2019年和202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和-4.9億元。可以看出,中環裝備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50.93%,只是得益于計算方式罷了。
從數量上來看,2020年共有24家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為負,其中德創環保以-2057.95%的成績墊底。
德創環保解釋稱,一方面,國外在手訂單執行進展受阻,國內環保工程項目延遲復工,導致公司整體銷售額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據訴訟進程并結合整體應收賬款賬齡及庫齡等情況,公司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各項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營收同比增長凈利潤卻同比下降,誰只是表面業績靚麗?
以東方園林為例,其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7.26億元,同比增長7.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億元,同比減少1048.38%。
0.73億元和-4.92億元,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著實讓投資者大跌眼鏡。東方園林給出的解釋是,修正后的業績數據與前次業績快報的差異,主要是增加計提了較大金額減值損失。其中,增加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約4.42億元,增加計提合同資產減值損失0.36億元。
此外,另有15家環保上市公司出現“雙降”情況,即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同比下降,他們是上海洗霸、碧水源、龍凈環保、上海凱鑫、東江環保、菲達環保、格林美、先河環保、遠達環保、*ST美尚、清水源、啟迪環境、萬邦達、巴安水務和德創環保。
以上海洗霸為例,其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下降9.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35億元,同比下降14.16%。上海洗霸解釋稱,2020年度公司實際經營成果與年初預期計劃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受到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公司2018年底牽頭承接的河鋼產業升級全廠水處理中心EPC項目實施成本增加,以及中石化元壩氣田采出污水處理項目結算價格調整,導致公司年度整體收入有所下降,加之部分項目主要成本增加較大,影響報告期內相關板塊業務的利潤水平和年度整體業績。
(文章首發于《環境經濟》2021年11期封面報道,作者:雷英杰)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