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怎么有效治理耕地拋荒?
農村怎么有效治理耕地拋荒?
農村土地拋荒的問題日趨凸顯,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首先就要找到土地拋荒的根本原因所在,真正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簡單的流轉、托管也只能是解決眼前利益,或許是一種過渡時期的臨時所為。
農村土地拋荒問題,隨著農村老一代農民的老去,恐怕還會加重,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對糧食安全勢必帶來影響。泱泱十四億多人口的大國,飯碗里要永遠裝著我們自己的糧食,不能依賴進口。當下我們的糧食雖然比較充足,但必須居安思危,過去有句老話,叫豐年不忘欠年,糧食安全一時都不能疏忽。
農村土地拋荒的主要原因,來自方方面面,這些不說農民心里也都非常清楚。土地平均占有,不依靠土地的農民照顧不過來,想種地的農民沒有土地可種,農民都依賴土地又滿足不了生活需求,那些有能力的農民只好放棄土地。另外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糧食價格多年不變,都一定程度影響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岀,讓種糧農民有合理的收入,農民種糧有錢賺,并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保護糧食最低價,穩定農村各項補貼,加大農田基礎建設,提高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加強土地流轉和托管的管理力度,落實省、市長復耕責任制,在增強農業綜合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努力,這些都是為解決土地拋荒采取的有效措施。
加強土地定向流轉,將土地向村集體流轉,應該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過去推行的土地流轉,是向社會資本流轉,農民不放心,寧愿拋荒、栽樹也不岀手。最近,煙臺推行的以村黨支部為核心,領辦集體合作社,讓農民到集體參加勞動,農民參與分紅,實行產供銷一體化,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這樣農民可以放心流轉,土地由集體統一管理,農村土地拋荒現象,有望得到治理。僅個人一些不成熟看法,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