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需氧量測定需要什么水?
一、化學需氧量測定需要什么水?
測定時需要普通自來水就可以
化學需氧量是指水樣在一定條件下,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氧的m8從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和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無機物。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基于水體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現象,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密閉消解比色法
本方法可以測定地表水,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化學需氧量,根據化學需氧量濃度的高低選擇不同濃度的氧化劑。
在強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在專用復合催化劑的作用下,于165℃恒溫加熱消解15min,重鉻酸鉀被水中的有機物還原成三價鉻,在波長420nm(低量程)或610nm(中/高量程)處測定六價鉻/三價鉻離子含量,再根據六價鉻/三價鉻離子的含量換算出消耗氧的質量濃度。
二、請問什么叫化學需氧量,怎樣測定?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
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一般測量化學需氧量所用的氧化劑為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使用不同的氧化劑得出的數值也不同,因此需要注明檢測方法。為了統一具有可比性,各國都有一定的監測標準。化學需氧量還可與生化需氧量(BOD)比較,BOD/COD的比率反映出了污水的生物降解能力。生化需氧量分析花費時間較長,一般在20天以上水中生物方能基本消耗完全,為便捷一般取五天時已耗氧約95%為環境監測數據,標志為BOD5。
三、cod化學需氧量有什么測定試劑?
COD試劑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根據《GB11914-89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的原理,研發了很多在線監測儀器,廣泛用于自來水、污水廠、水務公司等廢水處理的出口進行COD值的檢測,先進的電子控制系統配合為各儀器特設的在線試劑,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并且設定濃度報警燈,具有無人看管、低維護的特點,一次維護后,一般1-2個月才需花15min左右的時間做一下調試或更換試劑的工作。
四、高低濃度化學需氧量測定方法?
1、硫酸—硫酸銀溶液配置:將5.0g硫酸銀加入到500mL硫酸中,靜置1d~2d,攪拌,使其溶解。
2、重鉻酸鉀標準溶液配置:c(1/6K2Cr2O7)=0.500mol/L稱取24.5154g重鉻酸鉀置于燒杯中,加入600mL水,攪拌下慢慢加入100mL硫酸,溶解冷卻后,轉移此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分別取溶液100ml、4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分別得到重鉻酸鉀標準溶液c(1/6K2Cr2O7)=0.050mol/L和c(1/6K2Cr2O7)=0.020mol/L。
3、鄰苯二甲酸氫鉀COD標準貯備液配置:將鄰苯二甲酸氫鉀在102-120℃溫度下烘干2小時。按每克鄰苯二甲酸氫鉀對應COD1.176g/L配置COD為10000的標準溶液,將8.502克鄰苯二甲酸氫鉀溶解在1000ml水中得到COD為10000的標準溶液。
五、簡述水的化學需氧量測定方法的原理?
化學需氧量是指用適當的氧化劑處理水樣,需氧污染物所需消耗的氧量,簡稱COD,單位是mg/L。它是評價水質污染程度 的重要綜合指標之一,化學需氧貴數值越大,表明水體污染越嚴重。
紫外(UV)吸收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原理
單波長UV儀以單波長254nm作為檢測光直接透過水樣進行檢測的UV儀。
多波長UV儀在紫外光譜區內以多個紫外波長作為檢測光源的UV儀。
掃描型UV儀對水樣進行可見和紫外區域掃描的UV儀。
采水型UV儀將水樣采集到儀器內部后,用吸收池或水流自然落下的方式進行檢測的UV儀。
浸入型UV儀將儀器的檢測部分直接浸入水樣中進行檢測的UV儀。
水質化學需氧量COD測試原理:
許多溶解于水中的有機物對紫外光具有吸收作用。因此,通過測量這些有機物對 254nm 波長紫外光的吸收程度,可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總量。Y551-B 傳感器采用兩路光源,一路 254nm紫外光,一路 365nm 紫外參比光,能自動消除懸浮物質的干擾,從而實現更穩定可靠的測量值。
六、水樣的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有何意義?
水樣的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
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有重鉻酸鹽法、高錳酸鉀法、快速消解法、分光光度法等測定方法。
化學需氧量測定方法無論是回流容量法、快速法還是光度法,都是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在硫酸酸性條件測定COD 消解體系為基礎的測定方法。擴展資料生態影響:化學需氧量高意味著水中含有大量還原性物質,其中主要是有機污染物。化學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如果不進行處理,許多有機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積下來,在今后若干年內對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
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態系統即被摧毀。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為食,則會大量吸收這些生物體內的毒素,積累在體內,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進行灌溉,則植物、農作物也會受到影響,容易生長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這些作物。
七、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實驗為什么要做空白實驗?
分析化學實驗做空白實驗為了減少系統誤差。以測定自來水的硬度為例,用EDTA滴定,此時,不僅自來水中的硬度被滴定,由試劑代入的硬度也會被滴定,導致結果偏大,所以要用去離子水為空白,做空白實驗,目的是為了減少系統誤差。
八、化學需氧量和總需氧量的區別?
化學需氧量(COD):在酸性條件下,用強氧化劑將有機物氧化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總有機碳(TOC):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的含碳量。
總需氧量(TOD):有機物除碳外,還含有氫、氮、硫等元素,當有機物全都被氧化時,碳被氧化為二氧化碳,氫、氮及硫則被氧化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
這些指標都是用來評價水樣中有機污染物的參數。
生化需氧量間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量。化學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此外廢水中的還原性無機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總有機碳和總需氧量的測定都是燃燒化學法,前者測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TOC、TOD的耗氧過程與BOD 的耗氧過程有本質不同,而且由于各種水樣中有機物質的成分不同,生化過程差別也大
九、化學需氧量快速測定法用符號怎么表示?
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常以符號COD表示。
所謂化學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多少的一個指標。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十、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比例?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條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為了使BOD檢測數值有可比性,一般規定一個時間周期,并測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況,一般采用五天時間,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做BOD5,經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數值越大證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嚴重。
BOD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用于監測水中有機物污染情況,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此過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理污染狀態。
COD(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質污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中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COD以mg/L表示,通過水質監測儀器檢測出的COD數值,水質可分為五大類,其中一類和二類COD≤15mg/L,基本上能達到飲用水標準,數值大于二類的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其中三類COD≤20mg/L、四類COD≤30mg/L、五類COD≤40mg/L屬于污染水質,COD數值越高,污染就越嚴重。
為什么選擇BOD與COD作為污染指標?
由于廢水中有機物質含量種類多,有的廢水含有十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物質,如果對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一一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既耗時間,又耗藥品。那么能不能只用一個污染指標來表示廢水中所有的有機物質及其它們的數量呢?
環境科學研究者經過研究發現,所有的有機物質都有兩個共性:一是它們至少都由碳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的有機物質能夠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它們的碳和氫分別與氧形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廢水中的有機物質不論是在化學氧化過程中還是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都要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愈多,則消耗的氧量也愈多,二者之間是呈正比例關系的。所以利用化學需氧量(COD)與生化需氧量(BOD)來表示污水中還原性物質的含量!
BOD和COD有什么關系?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有機物質有上百種,對這些有機物質進行逐一分析,既耗時間,又耗藥品。經過研究發現,所有的有機物質都有二個共性,一是它們都由碳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的有機物質能夠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它們的碳和氫分別與氧形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水中的有機物質不論是在化學氧化過程中還是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都要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愈多,則消耗的氧量也愈多,二者之間是呈正比例關系的。于是,將污水用化學藥劑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COD(化學需氧量),將污水中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量稱為BOD(生氣需氧量)。
由于COD(化學需氧量)與BOD(生氣需氧量)能夠綜合性地反映水中所有有機物的數量,此類檢測儀器也比較多,檢測方法簡單,較短時間內就能拿到檢測結果,在因此被廣泛用于水質檢測分析上,成為水質監測的重要指標,也是環境監測水體的重要依據,在污水處理中我們大家聽到比較多的。
實際上,COD(化學需氧量)不只單單反應水中有機物,它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如:硫化物、亞鐵離子、亞硫酸鈉等。比如污水中的亞鐵離子在中和池中沒有完全去除掉的話,在生化處理出水中,有亞鐵離子存在,出水COD(化學需氧量)可能會超標。
污水中的有機物質,有的可以被生物氧化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還有一部分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并且還有一定的毒性(某些表面活性劑)。這樣,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成二個部分,可生化降解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習慣上,COD(化學需氧量)基本上表示污水中所有的有機物,BOD(生氣需氧量)是污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BOD的差值,可表示污水中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機物。
B/C比說明什么?
通常我們會用BC比(BOD/COD)來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COD大于0.3時,一般認為該廢水具有可生化性!
比值關系
BOD5/COD值越大,廢水可生化性評度越高,厭氧和缺氧條件下是利用厭氧菌消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而達到凈化。抗生素廢水中,因抗生素一身就是很多的細菌、真菌,也能消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而達到凈化。一般認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適合于采用生物處理。
BOD5/COD指標是5日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標。公式表示為:
BOD5/COD=(1-α)×(K/V)
式中:
α為生化難以降解部分CODNB與COD之比;
K為BOD5與最終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為常數。
從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隨α增大而減小,故這一比值可反映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
當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B/C=0.30-0.45 可生物降解;0.1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