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19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狀況分析報告
一、2020年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020年,中國房地產產業呈現先抑后揚再趨穩的趨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中國房地產100強全年累計銷售規模仍實現了近13%的正增長。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城市市場分化加劇,行業競爭向產品回歸,項目銷售金額TOP100門檻持續提升。
1)入榜金額門檻逐年上升 進一步加劇競爭
2020年,中國房地產百強門檻提升6%至50.2億,競爭加劇。上海的綠地海珀外灘項目以279.3億元摘得金額榜桂冠,兩倍于去年榜首,但其他百億神盤表現一般,2020年全年銷售過百億的項目較去年減少2個至8個,均處于105-120億元區間。另一方面,30強門檻上升至67.9億元,甚至接近于房地產企業排行榜200強門檻的全年銷售額,此外,50強及百強門檻也均有明顯上升,項目間差距持續縮小,競爭加大。
2)銷售金額集中于長三角一二線城市
從企業銷售金額角度來看,中海地產以銷售金額778.8億元奪得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項目銷售額桂冠。其次是中國恒大(448.7億元)、融創中國(441.7億元)以及萬科地產(341.5億元)。從企業所銷售的房地產項目數來看,融創地產雖然只有5個房地產項目,但是其金額超過了排名第四的萬科地產。
從地區分布來看,2019和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項目百強銷售金額按地區分布TOP10主要是還是以一二線城市為主。一二線城市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此外加上近年來一二線城市對于人才的引進政策不斷升級以及落戶要求的放松為一二線城市帶來了更多的增量需求。
二線城市像是杭州、西安等城市人口的增長處于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且一些早期發展較快的城市開始出現老化,城市更新也帶來了存量的契機。整體來看,不管從2019年還是2020年,長江珠三角地區的行情持續堅挺,其在2020年TOP10中占據了4席。
3)銷售面積集中于中西部二線城市
從企業銷售面積總數角度來看,中國恒大以銷售面積1262.8萬方奪得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項目銷售面積桂冠。其次是融創中國(611萬方)、碧桂園(260.6萬方)以及中海地產(173.2萬方)。結合銷售金額來看,雖然中國恒大的銷售面積(1262.8萬方)遠遠超過中海地產(173.2萬方),但是中海地產的銷售金額(778.8億元)卻遠遠超過中國恒大(448.7億元)。
從銷售面積來看,由于近年來伴隨著政策的福利,導致二線城市高速發展。在各二線城市開展“搶人大戰”后,各二線城市的住房需求缺口呈現前所未有的擴大。整體來看,由于近年來的對中西部城市的政策偏向導致中西部城市的房地產行業呈現一片欣欣向榮。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房地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二、雙匯發展行業分析?
主營業務:屠宰和肉類加工
公司始終堅持圍繞“農”字做文章,圍繞肉類加工上項目,實施產業化經營。以屠宰和肉類加工業為核心,向上游發展飼料業和養殖業,向下游發展包裝業、商業,配套發展外貿、金融等,形成了主業突出、行業配套的產業群,推動了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
行業背景:農副食品加工業
隨著小康社會的推進,城鎮化率的提高,消費品零售及餐飲行業增長有望加速,這將有助于推動肉類消費的穩定增長。隨著行業進入門檻的筑高、競爭環境的優化,將加速落后產能的退出,優勢企業將通過發揮布局、質量、網絡、管理和技術等優勢,趁勢而上、擴大市場份額,也有機會通過兼并重組,鞏固行業地位,提升行業集中度。
三、中國以純行業發展狀況?
以純集團在2002年開始投入巨資建設企業內部質量檢測中心,對所有原輔材料進行檢測,在2006年又成立了產品全檢中心,開始對所有產品進行100%的檢測,真正做到了從源頭到終端的質量跟進。以純始終堅持著“創業幫扶、互利共贏”的經營理念,努力達到公司與加盟商實現共贏為目的。以純品牌形象好,深得大家的信任。
四、儀器儀表行業有發展前景嗎?
儀器儀表產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國外的差距仍然較大,體現在科技創新及其產業化進展緩慢;關鍵核心技術匱乏,低水平重復異常突出;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長期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大量進口對產業發展造成較大不利影響等。
但在儀器儀表行業,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國產儀器儀表還是沒有受到國內市場的青睞,并由于某些原因而制約了行業的發展。但中國有自己的優勢,優勢與劣勢并存,讓我們把劣勢轉化為“動力”,將優勢發展到底。
國內儀器儀表分析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儀器儀表行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有10~15年的差距。但在發展中國家里,中國是儀器儀表行業zui大zui齊全、綜合實力zui強的一個國家。
第二,中國的儀器儀表需求量很大,是發展zui快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儀器儀表的增長率是3%~4%,中國已連續四年實現20%以上的年增長率,有的產品已經占了全世界的十分之一。
第三,目前,儀器儀表行業是直接與外商競爭的行業,外資在華已進入第三階段。*階段是合資和技術輸出為主,20世紀90年代前后的合資轉成控股為第二階段,現在已進入到以獨資和兼并中國企業為主的第三階段。
第四,一些中低檔產品已具有規模優勢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比如普通數字萬用表等產品占了世界很大產量,家用電度表生產能力占世界的50%.目前,中國已成為電度表、顯微鏡、望遠鏡、溫度計、壓力表、水表、煤氣表、光學元件等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大國,集裝箱檢測設備等產品的出口也開始取得突破。
深入行業探究
在技術上,現有國內中低檔產品大部分可與替代進口產品,大拿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即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與國外產品相比,約相差l一2個數量級。
在測量精度上,現有國內產品與外國產品一般相差1個數量級。因為中國對儀器的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研究不夠,一些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如精密加工技術、密封技術,焊接技術等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產品,特別是產品的性能不夠穩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國產智能化程度相當高,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數字處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擾對信息影響,提高了產品的耐環境性和測量真實性。而國內現有產品智能化程度還較低。
另外,產品的網絡化在國外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而我國基本上處在起步階段,從而使產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五、2021年教育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日,“雙減”政策正式落地,眾多教培行業從業者的去留也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17日,智聯招聘發布《2021教培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報告》,報稿顯示,教培行業招聘收縮,從業者求職增多,銷售、產品運營人才需求減少明顯,4成教師/教務人員選擇轉崗,行政、人力成為首選。
招聘收縮,從業者求職增多
“雙減”政策塵埃落定后,整個教培行業,尤其是K12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尋找轉型之路。業務板塊的調整自然帶來人才招聘的變化,目前的初期表現是整體招聘規模小幅收縮。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顯示,與全平臺2021年6月和7月的發布職位數環比增長趨勢不同,教培行業6月和7月的發布職位數分別環比下降9%、6.5%。
面對當前的行業形勢變化,教培從業者也在積極適應,調整職業規劃。從全行業求職者來看,經歷3月求職高峰后,4月至6月求職人數持續環比下降,7月有所回升;而教培業求職者6月求職人數逆勢環比增長8.7%,7月進一步增長10.4%。隨著政策落地推進,業內人士愈加清晰未來規劃,求職人數可能會繼續增長。
崗位結構方面,重點觀察7月發布職位數前十的核心崗位,銷售、產品運營、人力、財務等崗位較3月的收縮幅度較大,降幅分別為42%、37.2%、35.9%、34.9%。整體業務的收縮首先會沖擊銷售、人力等通用性人才,此次政策重點規范的線上教育板塊則對產品運營人才需求有一定影響。
一半教培求職人員處于離職待業狀態
報告顯示,2021年7月進行求職的原教培從業者中,51.4%已為離職狀態,這一比例高于全平臺活躍求職者的平均水平(44.7%)。教培從業者本身流動性較強,加之近期業內機構進行業務調整,人員變動大,加劇了整體流動性。
從性別來看,女性求職者的數量明顯多于男性,比例分別為74.6%和25.4%,這與教培行業屬性相關,教師群體的女性比例一貫較高。
從年齡和從業經驗結構看,教培從業者的整體年齡結構偏年輕,36.9%為25歲及以下的95后群體,30歲以下群體占到7成多;27.2%的求職者僅從業不到一年,35.3%從業1-3年。與政策出臺前的3月對比,7月份涌入求職市場教培從業者中,25歲及以下的年輕人占比進一步提升4.5個百分點,從業經驗在一年以內的求職者比例提高3個百分點。
可見,政策對年輕從業者的影響更大,一方面,相對于資歷更深的從業者來說,新手在業內的競爭力較弱;另一方面,年輕人的擇業態度更靈活,面對外界環境變化的反應更靈敏。
教師/教務為求職主體,比例達7成
從崗位結構看,從事“教師/教務”崗的求職人群占總體的70%,且這一比例比3月提高6個百分點。再進一步觀察求職人數前十的崗位中,銷售業務的已離職比例最高,接近6成已處于離職狀態,教師/教務人群的離職比例為51.2%,另有18%的人處于在職看機會狀態。
分學歷看,學歷越低,待業比例越高,高中及以下學歷的求職者中,60.8%為離職狀態,大專、本科、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為56.1%、50.2%、39.6%。
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7月求職者中,61.6%的求職者依然期望能夠從事教培行業,其次,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5.1%)、互聯網/電子商務(3.3%)、計算機軟件(3.1%)、房地產(2.8%)等也是部分人的轉行選擇。
對比求職者當前從事崗位與期望從事崗位比例,發現期望從事教師/教務崗位的人數比例明顯降低,而期望從事行政、人力崗位的比例擴張。7月求職的教培從業者中,70%原來從事教師/教務崗位,但期望從事這一崗位的比例為48%,下降22個百分點。期望從事行政和人力資源崗位的人群則比當前從事這兩個職業的比例分別提高6個和3.3個百分點。
進一步分析,原從事教師/教務崗位的求職者中,63.8%期望繼續從事該職業,9.6%期望從事行政,3.8%期望從事人力,銷售、主播等也是他們的轉型選擇。
六、行業發展分析包括哪些?
1.數據分析法。
通過行業交易數據規模的研究來分析行業前景。
2.因果聯系法。
通過相關事物相互之間關系來研究行業分析法。
3.科學技術法。
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研究相關行業發展。
七、2012年彩電行業的發展狀況?
2012年對于中國彩電行業來說,注定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在經歷了年初因政策退出、消費低迷而長達半年的量額齊跌后,年中順利搭乘節能補貼的政策利好,實現逆轉,經過下半年旺季促銷和農村市場迅速成長以及電商新興渠道的歷練,最終圓滿達成目標。不僅在全球彩電產業地位上,實現對日本的超越,更在產品結構、供應鏈結構、市場級別和渠道結構中經歷了深刻的變革。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與奧維咨詢(AVC)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內銷彩電零售規模4262.8萬臺,同比上升1.8%,零售額1482.8億元,同比下降5%。其中,液晶電視銷量為3927.5萬臺,同比上升5.9%,銷額為1353.1億元,同比下降2.9%。等離子電視銷量為251.1萬臺,同比下降3.2%,銷額119.8億元,同比下降17%。 其中,細分市場的表現為:
(一)3D電視穩步增長,全年滲透率為33%,兩大3D技術類型快門式和偏光式份額比為6:4,40-49寸級別仍然是3D電視的主流尺寸。
(二)多因素推動智能電視逐漸成熟,全年滲透率為32%。進入2012年以來,主要國內品牌和外資品牌全部推出智能電視產品,主要集中在大尺寸及高端產品。 (三)受企業業績壓力、上游面板資源以及產品結構變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大尺寸產品受到各大廠商追捧,根據奧維咨詢(AVC)數據顯示,大尺寸產品的份額已較去年有顯著提升,目前占全年各尺寸市場份額的10%。
(四)2012年6月,開始執行的平板電視節能補貼政策,為這一細分市場拉開帷幕,節能補貼產品已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比重占全年銷售量的六成。
(五)數字電視一體機作為一項受廣電政策影響較大的產品,企業始終采取觀望態度,僅部分企業在高端機型中有配置該功能,使得其份額持續穩定,2012年全年滲透率為21%。
八、汽修行業發展狀況及趨勢?
現在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汽修還是很有前途的
九、為什么要對電商行業狀況分析?
為什么要對電商行業狀況進行分析呢?
主要是由于現在的電商行業已經非常飽和了,很多大的電商平臺像淘寶,京東,拼多多的流量也在被其他小的電商平臺所瓜分,還有微商以及現在比較熱門的抖音帶貨平臺和快手帶貨平臺,所以要對整體電商行業狀況進行分析,看一看適合哪一個平臺更適合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十、21年調味品行業發展狀況?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漲價傳導到食品行業,調味品企業接連宣布漲價。不管是李錦記、海天味業還是恒順醋業,都提到了各主要原材物料、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
據了解,直接材料成本占調味品企業總成本的80%左右。以海天醬油為例,其主要原料為大豆,占成本的20%左右,包裝材料約占20%,其它材料還有糖、鹽、小麥等材料成本。去年以來主要原料普遍上漲,大豆自2020年中低點至今上漲了近50%,塑料、玻璃、紙漿等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了20%。
今年10月12日,行業龍頭之一的海天味業發布公告,宣布調高包括醬油、蠔油及醬料等產品出廠價3%至7%,新價格已在10月25日正式執行。記者注意到,海天味業提價一般都會引領調味品行業漲價,2014年11月和2017年3月該公司就率先提價。
11月2日,恒順醋業也發布公告稱,鑒于原輔材料、運輸等成本大幅上漲,自11月20日起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調整幅度5%至15%不等。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