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菌群的檢測儀器(大腸菌群的檢測儀器有哪些)
一、瓜子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
進入無菌室步驟
1.進入無菌室前應打開紫光燈進行滅菌,時間為0。5—1小時。
2.關燈后0?5小時后放可進入。
3.進入更衣間更換衣服,佩帶口罩、帽子、鞋套
實驗步驟
1,進入無菌室后,先把酒精燈點燃,然后在用酒精棉進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脫脂棉中制成)
2,準備雙料管3根,單料管6根,培養皿7個。
3,直接從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雙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6,再吸取原液1ml放入鹽水管中制成-1梯度的樣液
7,更換一根吸管,從-1梯度的樣液吸取1ml樣液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再吸取-1梯度樣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9,再把每個培養皿中到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允(注另作3個培養皿:空氣空白,把培養皿打開十分鐘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瓊脂空白,把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鹽水空白,吸1ml生理鹽水放入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
10,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養箱中,溫度36C+-1×C,大腸24H+-2H,菌落48H+-2H,(待培養皿中的瓊脂凝固后反轉過來放入培養箱中)
11,梯度:-1梯度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2梯度為1ml-1梯度樣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制方法和-1、-2梯度的配制方法一樣
12,如果大腸初發酵產生氣泡,用接種筆沾一個產氣的液在伊紅美蘭平板上畫之字形然后放入培養箱中36C,24H+-2H。(接種筆在每次使用前必須在酒精燈上消毒。所畫之形不能劃破伊紅美蘭瓊脂表面)
13,取出后在用接種筆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復發酵管中,然后再培養36C+-1C,24H++-2H。
14,再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載玻片上作鏡檢。(方法見標準)
15,只有鏡檢成紫紅色和乳糖復發酵管產氣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才能斷定這根管是不合格。
16,清洗消毒這根試管前必須進行消毒霉菌,121C,0。5小時同時不能放氣
二、食品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食品大腸菌群檢測運用基因芯片技術
三、耐熱大腸菌群怎么檢測?
耐熱大腸菌群的檢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1.對樣本進行處理:將樣本經過預處理之后,得到樣本液,常見的預處理方法有過濾、離心、浸泡等。2.制作平板:將適量的瓊脂平板放入冷卻好的瓊脂基質中,將其浸泡在冷卻的瓊脂中,待瓊脂凝固后,將其倒扣,放入溫箱內進行滅菌處理。3.接種細菌:將從樣本中提取到的耐熱大腸菌群細菌在微生物工作臺上進行接種和培養,培養后將菌落觀察和計數,從而得出菌落數量。4.結果分析:通過對菌落數量的統計和分析,可以得出樣品中耐熱大腸菌群的含量,并做出檢測報告。因此,通過以上步驟,可以對耐熱大腸菌群進行檢測,并得出準確的結果。
四、污水糞大腸菌群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1、水樣接種量將水樣充分混勻后,根據水樣污染的程度確定水樣接種量;2、初發酵實驗將水樣分別接種到盛有乳糖蛋白胨培養液的發酵管中,產酸和產氣的發酵管表明試驗陽性;3、 復發酵實驗輕微振蕩初發酵試驗陽性結果的發酵管,培養后立即觀察,若發酵管產氣,則表明確信試驗陽性。4、計算和報告結果。
五、大腸菌群檢測小導管的放置方法?
發酵管法檢測大腸菌群,小倒管的放置很重要,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小倒管底部出現小氣泡。避免方法如下:
①要確保小倒管內避潔凈,特別是不能有油污。必要時可以用鉻酸洗液徹底清潔
②首先用帶針頭的注射器,向小倒管內注滿液體培養基,然后再放入盛裝了培養基的試管里
③滅菌后,先仔細觀察,剔除小倒管內有小氣泡的培養管
六、多管發酵法檢測大腸菌群的步驟?
多管發酵法是一種常用于檢測大腸菌群的方法,其步驟如下:
1. 準備樣品:將待檢測的水樣或食品樣品取一定量,經過適當的處理后,制成10^-2-10^-4的濃度懸液。
2. 制備多管:將多個空的試管或發酵管按照檢測要求進行編號,每個試管或發酵管的底部加入適量的無菌液體培養基,如LST(Lauryl Sulfate Tryptose)培養基,MacConkey培養基等。
3. 加樣:取適量的樣品懸液分別注入不同編號的管內,每個管中的懸液體積應相同。
4. 發酵:將試管或發酵管放入恒溫培養箱內(通常為35-37℃),進行24-48小時的培養。
5. 判斷結果:通過觀察每個試管或發酵管內的菌落、氣泡、顏色等情況,判斷是否存在大腸菌群。一般認為,管內有產生氣泡、顏色變化或者有明顯的菌落生長即為陽性。
6. 計算菌數:根據檢測結果,可通過計算公式計算出樣品中大腸菌群的數量。
需要注意的是,多管發酵法只能檢測大腸菌群是否存在,但不能確定大腸菌群中是否存在致病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結合其他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七、紙片法檢測糞大腸菌群步驟?
1采樣方法
隨機抽取消毒后準備使用的各類食具(碗、盤、杯等),取樣量可根據大、中、小不同飲食行業每次采樣6~10件,每件貼紙片兩張,每張紙片面積25cm2(5cm╳5cm)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潤大腸菌群檢測用紙片后,立即貼于食具內側表面,30s后取下,置于無菌塑料袋內。
筷子以5只為一件樣品,用毛細吸管吸取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紙片后,立即將筷子進口端約5cm)抹試紙片,每件樣品抹拭兩張,放入無菌塑料袋內。
2、檢驗方法
將已采樣的紙片置37℃培養16~18h,若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或有紅色斑點但斑點周圍無黃暈為大腸菌群陰性,在紅色斑點周圍有黃暈或紙片變黃并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為陽性。
八、生活飲用水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
生活飲用水中大腸菌群的檢測方法一般有兩種:培養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
1. 培養法:將水樣放置在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利用大腸桿菌等腸道細菌的特殊營養需求,選擇性地培養大腸桿菌等細菌。然后對培養的細菌進行進一步的鑒定和計數。這種方法需要較長時間,一般需要2-3天。
2. 分子生物學方法:利用PCR技術檢測水樣中的大腸桿菌DNA。這種方法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檢測。但是,這種方法需要較為復雜的實驗操作和設備,成本也較高。
總的來說,如果只是普通的家庭飲用水檢測,建議使用培養法進行檢測。如果需要更高的準確性和靈敏度,可以考慮使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另外,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檢測前需要對水樣進行前處理,去除干擾物質,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九、純凈水大腸菌群檢測國家標準?
純凈水大腸桿菌數1L水中不超過3個。
在國標GB17323-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是以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等適當的加工方法,密封在容器中,無任何添加劑,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
十、大腸菌群標準?
中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中關于生活飲用水的細菌標準的具體規定如下:
1 、細菌總數1ml水中不超過100個.
2 、大腸桿菌數1 l 水中不超過3個.
3 、若只經過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大腸菌群數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個;經過凈化處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大腸菌群數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0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