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環境質量評價
1.地盯沒磨表河流
(1)黃河
區內最主要的地表河流黃河水質較好,根據東營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多年的監測結果,除了黃河特有的懸浮物含量較高外,絕大多數化學元素均在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8)三類水范圍以內,另有COD和石油類含量超過五類水質標準(表4-5)。說明黃河入海處的水質雖好,能夠滿足飲用水源的要求,但已經受到石油等有機物的輕微污染。
表4-5 黃河綜合污染指數評價表 Tab.4-5 Complex index of pollu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單位:mg/L)
結論:黃河水質尚好,能滿足飲用水源需要,但已經受到石油等有機物的輕微污染,今后應引起高度重視。
(2)廣利河
廣利河的所有監測斷面化學需氧有機指標在枯、平、豐三個水期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4.096倍。所有監測斷面的氨氮在枯水期全部超標,最大超標倍數2.67倍。BOD5和總磷只在枯水期的個別斷面超標,超標倍數分別為0.814倍和0.48倍。石油類除了豐水期各斷面沒有超標現象外,其余兩個水期的個別斷面上有超標現象,最大超標倍數為8.21倍。
另據1999年對廣利河水質監測結果最新資料,廣利河小趙家斷面CODCr、揮發酚兩項指標超標,超標率分別為100%、33.3%;廣利河沙營斷面CODCr、CODMn、DO、BOD5、揮發酚、油六項指標超標,超標率分別為100%、83.3%、66.7%、100%、66.7%、83.3%;廣利河廣利港斷面CODCr、CODMn、BOD5、揮發酚、油、氯化物、pH值七項指標超標,超標率分別為100%、100%、100%、66.7%、83.3%、100%、33.3%。從三個斷面的超標情況可以看出,上游小趙家斷面超標項目少,而中、下游沙營、廣利港斷面則超標項目較多,這主要是由于西城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的排入造成的。廣利河三個斷面水質均劣于Ⅴ類水。小趙家沙營、廣利港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7.52、27.07、15.78。
結論:廣利河水質有機污染已經相當嚴重,不及時治理有加重趨勢。造成廣利河凱斗水質有機污染嚴重的主要污染源是西城區的大量生活污水、東辛采油廠的采油廢水以及沿岸地方企業廢水。
(3)支脈河
支脈河水質CODCr所有監測斷面在枯平豐三個水期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3.36倍。BOD5在平水期又一個斷面超標,超標倍數分別為2.835倍和1.438倍;石油類在枯水期的廣利蝦場南一個斷面超標,超標倍數為1.51倍。
1999年王營斷面的最新資料:超標指標有CODCr、CODMn、DO、BOD5、揮發酚、油,超標率分別為100%、75%、50%、50%、25%、75%。綜合污染指數為12.1,已達到嚴重污染程度。
結論:支脈河已達到嚴重污染程度,污染項目增多,造成污染的主要源是來自上游高青;博興縣的工業、生活污水及王家崗聯合站純梁首站等所排入的工業廢水及地方工企業所排入的各類廢水。
(4)小清河
根據1999年對小清河石村、三岔斷面的監測結果可知:小清河石村斷面有7項指標超標,其中CODCr、CODMn、BOD5、揮發酚四項指標超標率為100%,其他三項指標超標率分別為DO83.3%、總汞83.3%、石油察讓類16.7%;小清河三岔斷面有6項指標超標,其中Cl-、CODCr、CODMn三項指標超標率為100%,其他三項指標超標率分別為BOD583.3%、揮發酚33.3%、石油類16.7%;石村和三岔斷面的污染指數分別為36.2和35.9。
結論:小清河水質各監測斷面均劣于Ⅴ類水,已失去水體功能。
(5)廣蒲河
廣蒲河水質1999年以前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砷。
1999年廣蒲河東王路斷面超標指標為CODCr、CODMn、DO、BOD5、油,超標率分別為100%、75%、75%、50%。綜合污染指數為24.3。
結論:廣蒲河已達到嚴重污染程度。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石化總公司、總機械廠、勝利發電廠所排工業廢水及六戶鎮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
(6)淄河
淄河發源于淄博市臨淄區,流經廣饒縣境內,在三岔河口上游匯入小清河。1999年對淄河西水、小營兩個斷面的檢測結果表明,淄河西水斷面CODCr、CODMn、BOD5、揮發酚、鉛、油、DO7項指標超標,超標率分別為100%、100%、100%、80%、20%、40%、100%;淄河小營斷面DO、CODCr、CODMn、BOD5、揮發酚、油6項指標超標,超標率分別為25%、100%、100%、50%、25%、25%。
結論:水質均劣于Ⅴ類。淄河西水、小營兩個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143.1和16.1,達到極嚴重污染程度,已失去水體功能。主要接納臨淄區工業、生活廢水。
(7)溢洪河
溢洪河所有監測斷面的化學需氧量在枯、平、豐三個水期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5.215倍。氨氮在枯豐兩個水期個別斷面超標。溶解氧在豐水期的個別斷面上超標,超標倍數1.26倍。石油類只有豐水期的個別斷面超標,超標倍數為0.79倍。
結論:溢洪河水質也遭到嚴重的有機污染。造成有機污染嚴重的原因是由于勝利采油廠、東辛采油廠、墾利煉油廠等工業廢水及生活廢水。
(8)挑河
挑河化學需氧量在所有監測斷面的枯、平、豐三個水期都超標,超標倍數3.904倍;其他有機污染指標揮發酚、氨氮、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在枯水期和平水期中的個別斷面超標,超標倍數分別為1.28倍、3.96倍和0.272倍。
結論:挑河已經受有機污染。造成挑河水質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河口采油廠的采油、生活廢水及地方企業廢水。
(9)神仙溝
神仙溝化學需氧量在所有斷面的枯、平、豐三個水期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13.72倍。其他有機污染指標氨氮在枯水期所有斷面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0.56倍;總磷在枯水期有一個斷面超標,超標倍數為1.75倍,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在枯、平、豐三個水期基本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9.0倍和7.3倍。污染指標石油類在枯、平、豐三個水期基本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1.68倍。
結論:神仙溝水質污染相當嚴重。造成神仙溝水質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軍馬造紙廠、樁西采油廠、孤島采油廠工業及生活污水。
(10)武家大溝
武家大溝有機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在三個水期都超標,最大超標倍數為1.93倍,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的有一個水期超標,超標倍數分別為0.027倍和1.305倍。
結論:武家大溝水質污染比其他河流輕,屬有機污染類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現河采油廠的王家崗站所排的采油廢水及附近的地方企業排放的廢水。
地表水體污染程度見圖4-4。
圖4-4 地表水系污染程度示意圖
Fig.4-4 Pollution Severity of rivers
2.油田淺海海水
勝利油田淺海灘涂地下油藏豐富,是重點開發區之一,這個區域又是我國的傳統漁場,是渤海經濟魚蝦、貝類產卵孵化和育肥的良好場所和水產養殖基地。在石油開采過程中,石油類等污染物會對近海水造成一定影響。此外,河流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向大海,對近岸海域的水質也有較大的影響。
為了全面了解油田淺海水的質量狀況,勝利油田曾在1989年組織了“勝利油田開發建設與淺海灘涂石油勘探開發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及研究”課題,對淺海海域的水質及淺海灘涂底質的污染狀況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與評價。當時的海域調查范圍北起馬頰河口,南至濰河口,海域的經緯度范圍為117°58.3′~119°30.1′E,37°11.6′~38°50.6′N。淺海調查海域包括0~15m等深線水域,共設12條斷面,大面觀測站49個。49個大面觀測站中包括3個連續觀測站,對有關水質參數每隔兩小時測一次,歷時24小時連續監測。淺海調查時間在枯水期(5月)和豐水期(8月)各進行一個航次。淺海水質調查的采樣層次是水深小于10m者,只采表層,水深10~15m者,采表底兩層。評價方法采用1990年3月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中國近海水質評價方法研究報告》所推薦的方法,評價標準用海水水質標準GB3097―82中第一類海水標準。海水質量分為4個等級:A、B、C、D,A、B、C級大致相當于一類、二類、三類海水,劣于三級海水者屬于D級。除了排污口以外,任何海域不允許D級海水存在(圖4-5)。
圖4-5 油田淺海海水水質分區圖
Fig.4-5 Zoning of the shallow sea near oil fields based on water quality
海水水質評價結果為:
(1)單項海水水質等級
COD:超標站位1個,位于神仙溝口,超標率1.7%,僅神仙溝口潮間帶出現D級水質,并影響到附近淺水域,使其水質等級為C級到B級,其余評價海域COD水質均為A級。
石油:超標站位7個,其中6個在潮間帶,一個在小清河附近,超標率12%。石油類在海域里造成的局部污染是明顯的,尤其突出的有兩處,一是神仙溝口潮間帶,二是旺河口與小清河口潮間帶。石油的水質等級最差的出現在神仙溝口,為D級。孤東、小清河口潮間帶均為B級。
揮發酚:揮發酚的超標站位主要在孤東和神仙溝口的潮間帶,超標站位3個,超標率11.5%。挑河口、神仙溝口、黃河口、小清河、旺河口一直到萊州灣底部一帶沿岸區域水質均為A級。
(2)綜合海水水質等級
將兩個水期的平均結果做出綜合水質等級評價,水質最差的地方在神仙溝口的潮間帶,其主要污染物是石油和COD,尤其是石油超標較高。B級水質在靠近潮間帶的一小塊區域以及廣利河口潮間帶區域,潮下帶就基本是A級水質。調查區絕大部分區域的水質屬于A級。
由于底質能很好地反映出水域環境的污染狀況和污染歷史,此次調查除了海水水質以外,對淺海灘涂的底質污染狀況也進行了相應的評價。
(3)淺海、灘涂底質狀況
通過對淺海、灘涂地質調查發現:除了孤東油田潮間帶底質超標以外,其他區域的灘涂及淺海底質均未超標。孤東油田受油污染存在灰黑色稀泥的底質寬度約100m。從污染程度上看極其嚴重,石油污染超標40倍,硫化物的污染超標2.5倍,酚和有機質的含量也為全區最高。從污染發展的速度來看:1986年10月勝利油田對孤東油田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認為,該區域底質質量尚好,無超標項目,也未見明顯的油污染。目前狀況顯然是1986年以后油田排出的污水中的石油在灘涂的底質上迅速積累所致。
此外,通過對整個區域底質污染指數分析可以發現:灘涂的污染指數最小,淺海近岸底質的指數大于灘涂,而小于離岸較遠的淺海。顯示出底質污染指數由灘涂向深水方向遞增的條帶狀分區現象(這一點與淺海海水水質條帶分區正好相反),這一方面反映了石油等污染物入海后主要是隨細懸浮物輸移到水動力較弱的海域沉積下來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灘涂近岸水淺,水交換充分,氧化電位高,污染物不易形成所致。
總之,通過此次對黃河三角洲海岸帶淺海水質及底質的全面調查可以看出:1989年時海水污染主要是在孤東油田的近海,由于油田瀕臨海邊,排澇站直接將水排入海內,對海水影響較大,但污染僅限于潮間帶,特別是神仙溝口和廣利河口水質較差,除此之外大部分地區淺海水質基本上屬于一般一類海水水質。
10年以后,通過收集到的1999年對近岸海域的水質監測資料,根據GB3097―1997標準進行評價,另外根據海域功能區的不同,分別采用III類標準、II類標準進行評價,其中東營港、渤海埕島石油開發區按III類標準進行評價,其余按II類標準進行評價。近海海域水質狀況評價結果見表4-6。
表4-6 近海海域水質狀況評價結果表 Tab.4-6 Pollution assessment of water in offshore area
通過1989年和1999年對海水水質的評價對比,盡管評價所采用的標準有所不同,超標項目也無法進行有效對比,但總體上1989年大部分區域的淺海海水屬于一般的一類海水水質,主要污染區域孤東油田潮間帶也多為二級海水水質,而目前調查區海水水質狀況多為三級水質,污染有所加重,污染區域也有擴大的趨勢,應引起高度重視,防止污染的進一步擴大和加重。
結論:自1986年以來,淺海海水污染有所加重,污染區域也有擴大的趨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