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檢測器(環境監測儀器)
一、美的環境質量檢測器怎么設置?
第1步:確定儀器狀況
要先確認下拿到的空氣質量監測儀是否能正常運行。可先行通電查看儀器的狀況。一些自帶顯示功能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在通電后5~10分鐘后就可以看到相關的測試數據。并查看下各參數是否都有對應的數據顯示。一些不帶顯示功能的空氣質量監測儀也會有通電指示燈亮起,而這類儀器就需要登錄數據平臺后才能確定儀器運行狀況。
空氣質量檢測儀怎么使用方法
第二步:配網
配網就是將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儀與場所內路由器連接的過程。因為大部分空氣質量監測儀都是帶有數據平臺或手機APP可以查看的,所以儀器輸出數據的前提就是要連接到網絡。這時候就要拿到儀器說明書,根據說明書上的配網步驟進行配網。當然,現在有些儀器包裝內說明書內容并不涵蓋如何配網,這就要在儀器機身上,或包裝上找一找有沒有二維碼。經過掃碼后,可能就會找到配網方式。這里通過有線網絡或者無線網絡的配網方式都可以,目的就是將儀器連接到網上即可。
第三步:查看數據
當配網成功后,少部分空氣質量監測儀的數據就可以通過網頁或者手機APP查看到了。但大部分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廠商為了數據私密性和安全性問題,會在這一步驟設置一道賬號及密碼的關卡。也就是只有擁有賬號及密碼登錄軟件后才能看到自己設備的監測數據。而這里的賬號及密碼就可能需要問產品客服或技術索要。
第四步:核對參數
登錄軟件或者APP平臺后就可以在其中查看到該臺儀器的數據了。先查看下各參數是否都有對應數據,如果某些參數沒有數據,就可能是因為儀器內的數據輸出問題或是氣體傳感器問題,這就需要咨詢廠家或產品客服看如何來排除故障。一般空氣質量監測儀會包含PM2.5、TVOC、CO2、甲醛等基礎數據。而隨著客戶需求的升級PM10、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氧氣(O2)、噪聲、光照、溫度、濕度、氣壓等參數也能選配,當然這屬于需求購買層面的選擇。
第五步:選擇位置
看下空氣質量監測儀包裝盒內有沒有背板或者支架。有背板就可以進行掛壁或吊頂的安裝,而有支架則可擺放在桌面,當然這都是隨個人喜好。如果室內人流量比較大,或者有調皮的孩童,還是建議掛壁或吊頂的安裝方式。避免更多人去擺弄空氣質量監測儀,因為儀器內置精密的傳感器,經常碰撞可能會導致監測參數不準確,甚至損壞。
經過以上步驟,空氣質量監測儀就能正常使用了。但還需注意的是不要把
二、cid檢測器與ccd檢測器區別?
CCD和CID的主要區別是在于讀出過程,在CCD中,信號電荷必須經過轉移,才能讀出,信號一經讀取即刻消失。而在CID中,信號電荷不用轉移,是直接注入體內形成電流來讀出的。
即每當積分結束時,去掉柵極上的電壓,存貯在勢阱中的電荷少數載流子(電子)被注入到體內,從而在外電路中引起信號電流,這種讀出方式稱為非破壞性讀取(NDRO)。CID的NDRO特性使它具有優化波長處的信噪比(S/N)的功能。
CCD檢測器和CID都是為了適應全譜直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的二維分光色散系統而推出的平面檢測器,統稱為電荷轉移檢測器。
CID是一種具有電容特性的檢測器,相對來說對紅外敏感,因此需要鍍膜將紫外光轉換為紅端的光;由于靈敏度差、讀數噪聲大,CID采用一種叫非破壞性讀數的方式不斷累積電荷提高靈敏度,同時從統計學意義上可以降低讀數噪聲。CCD的材料量子化效率比較高,采用一次破壞性讀數即可。
三、CAD檢測器與ELSD檢測器的比較?
電噴霧檢測器(CAD)作為一款通用型檢測器,各項性能均表現良好。與基于同樣氣溶膠原理檢測的與蒸發光散射檢測器(ELSD)相比,主要有以下五點優勢:
1)靈敏度高,對同一化合物的檢出限,電噴霧檢測器平均比蒸發光散射檢測器低一個數量級;
2)不同化合物的響應一致,由于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最終通過顆粒對光的散射進行測定,而不同物質的散射程度不同而且由于在高溫下溶液中析出的顆粒呈不規則性,其不同的面對光的散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化合物之間的響應很不一致。
3)重現性更好,因為每臺機器在出廠前已固定好一個最佳條件無法改動,且受環境影響很小;
4)檢測范圍更寬,電噴霧檢測器可從ug~pg跨越四個數量級;
5)維護費用低,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是把樣品全部霧化進行檢測而電噴霧檢測器只有少部分進入干燥管進行后續檢測,因此儀器內部的污染幾率明顯減少,而且電暈電極的使用壽命也明顯高于氘燈;
6)由于進入ELSD的所有樣品都流入干燥管中進行干燥,所以需要高溫加熱,對于一些物質的生物活性會有損失,而電噴霧檢測器的噴霧和干燥都在常溫(20-35℃)下完成,對活性物質的影響相對較小。
四、火焰光度檢測器是什么型檢測器?
火焰光度檢測器(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是氣相色譜儀用的一種對含磷、含硫化合物有高選擇型、高靈敏度的檢測器。
試樣在富氫火焰燃燒時,含磷有機化合物主要是以HPO碎片的形式發射出波長為526nm的光,含硫化合物則以S2分子的形式發射出波長為394nm的特征光。光電倍增管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經微電流放大紀錄
五、DAD檢測器和PDA檢測器有什么區別?
PDA是 Photo-Diode Array的縮寫,而DAD是Diode Array Detector的縮寫,都是指二極管陣列檢測器。
可以同時檢測樣品在所有波長的吸收情況。我們實驗室用的Aglient配備的是DAD,而Waters配備的是PAD檢測器。我在想會不會是不同公司對同一種檢測器的叫法不同。
六、天然氣檢測器手動檢測器怎么使用?
首先,天然氣體檢測儀的開關:所有的便攜式氣體檢測儀的開關鍵都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按住過程才可以工作,這樣主要是為了防止在工作中不小心碰到這個鍵時,不至于因為小小的疏忽而關掉機器,失去保護。
其次,當按住開關鍵后松手,天然氣檢測儀開始顯示的時候,這個儀器就開始工作了,大多數的儀器還要經過一個“自檢”的過程,一方面是穩定傳感器,使之回到零點;另一方面也是調用一些設置程序,這個時間一般不大,大約在30s之內,一般儀器都會用一個的方式提醒這個過程。
第三,氣體檢測儀屏幕上穩定顯示的一個數字就是檢測濃度,當天然氣檢測儀上濃度顯示為“0”時,說明空氣中不存在天然氣。
七、熱導檢測器和氫火焰檢測器各有什么特點?
熱導池檢測器屬于濃度型檢測器、也是通用型檢測器、但靈敏度不高;氫火焰離子檢測器屬于質量型檢測器、也是通用型檢測器、靈敏度更高、適合測量微量組分!
八、濃度型檢測器和質量型檢測器區別?
大家知道什么時候選擇用峰高定量,什么時候用峰面積定量嗎?還有,有朋友問影響峰高和峰面積的因素。那么首先必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就是濃度型檢測器和質量型檢測器的區別。
濃度型檢測器
濃度型檢測器(concentration detector)在一定濃度范圍(線性范圍)內,響應值R(檢測信號)大小與流動相中被測組分濃度成正比(R∝C)。濃度型檢測器當進樣量一定時,瞬間響應值(峰高)與流動相流速無關,而積分響應值(峰面積)與流動相流速成反比,峰面積與流動相流速的乘積為一常數。絕大部分檢測器都是濃度型檢測器,如:熱導池檢測器(TCD)、電子捕獲檢測器(ECD)、液相色譜法中的紫外-可見光檢測器(UVD)、電導檢測器與熒光檢測器也是濃度型檢測器。凡非破壞性檢測器均為濃度型檢測器。
質量型檢測器
質量型檢測器(mass detector)在一定濃度范圍(線性范圍)內,響應值R(檢測信號)大小與單位時間內通過檢測器的溶質的量(被測溶質質量流速)成正比,即響應值R與單位時間內進入檢測器中的某組分質量成正比R∝dm/dt;。質量型檢測器其峰高響應值與流動相流速成正比,而積分響應值(峰面積)與流速無關。這類檢測器較少,常見的有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火焰光度檢測器(FPD)、氮磷檢測器(NPD)、質量選擇檢測器(MSD)等。
濃度型檢測器其響應值與載氣流速的關系:
峰面積隨流速增加而減小,峰高基本不變.當組分的量一定時、改變載氣流速時,只改變組分通過檢測器的速度,即半峰寬,其濃度不變.因此,一般采用峰高來定量.
當檢測器的響應值取決于單位時間內進入檢測器的組分的量時,為質量型檢測器,一般破壞性的檢測器,如FID,MSD,NPD等均為質量型檢測器.其響應值與載氣流速的關系是:峰高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大,而峰面積基本不變.改變載氣流速時,只改變單位時間內進入檢測器的組分量,但組分總量未變.因此,一般采用峰面積來定量.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對于濃度型檢測器和質量型檢測器峰高和峰面積的影響因素是不同的。當然對于定量來講,在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也是都可以用另一種定量方式的。對于峰高和峰面積的影響因素,這是其中之一。不同檢測器都有其具體的影響因素。但是流速的影響大家一定要分開,其對于濃度和質量型檢測器的區別。
九、DAD檢測器與PDA檢測器有什么區別?
PDA是 Photo-Diode Array的縮寫,而DAD是Diode Array Detector的縮寫,都是指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可以同時檢測樣品在所有波長的吸收情況。電二極管陣列檢測器,簡稱PDA( Photo-Diode Array)檢測器或DAD檢測器,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紫外檢測器。它具有以下優點:(1)可得任意波長的色譜圖,極為方便;(2)可得任意時間的光譜圖,相當于與紫外聯用;(3)色譜峰純度鑒定、光譜圖檢索等功能,可提供組分的定性信息。
十、pad檢測器原理?
原理
物理上測得物質的透光率,然后取負對數得到吸收度。
大部分常見有機物質和部分無機物質都具有紫外或可見光吸收基團,因而有較強的紫外或可見光吸收能力,因此UVD既有較高的靈敏度,也有很廣泛的應用范圍,是液相色譜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器。
為得到高的靈敏度,常選擇被測物質能產生最大吸收的波長作檢測波長,但為了選擇性或其它目的也可適當犧牲靈敏度而選擇吸收稍弱的波長,另外,應盡可能選擇在檢測波長下沒有背景吸收的流動相。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