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如何讓農業生產智能起來?
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包括農業環境監測、氣象監測、溫室控制、節水灌溉、產品安全與溯源、設備智能診斷管理等方面,是對設施農業、農田作物、野外臺站、 工廠化養殖等的進一步升級。
智能農業通過實時采集大棚內土壤溫濕度、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CO2濃度、露點溫度、以及葉面濕度等環境參數,自動開啟或者 關閉指定設備。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進行處理,為設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土壤PH值傳感器和土壤溫濕度傳感器
應用農業環境監控物聯網,可針對大規模農業園區、設施農業和野外農田,離散部署無線傳感器節點,組建無線傳感器網絡,對作物生長環境、農業氣象要素進行動 態實時采集,并通過GPRS/CDMA/3G移動通信網絡實時傳輸至遠程中心服務器,中心服務器接收存儲數據,結合對應的診斷知識模型對數據解析處理,以 達到分布式監測,集中式管理。
光照傳感器
農業領域實現物聯網一方面是物聯網技術逐漸成熟的標志,另一方面也是農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需要。
因為農業生產正在進入精細農業階段,精確農業 (Precision Agriculture ) 是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術支持的根據空間變異,定位、定時、定量地實施一整套現代化農事操作技術與管理的系統。
實時監測功能
該系統通過傳感設備實時采集溫室(大棚)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二氧化碳,光照,土壤水分,土壤溫度,棚外溫度與風速等數據。將數據通過移動數據網絡傳輸給服務管理平臺,服務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處理。
遠程控制技術
針對條件較好的大棚,安裝有電動卷門,排風機,電動灌溉系統等機電設備,可實現遠程控制功能。農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登陸系統,控制溫室內的水閥,排風機,卷簾機的開關。也可控制好控制邏輯,系統會根據內外情況自動開啟或者關閉卷簾門,水閥,風機等大棚電機設備。
查詢功能
農戶使用手機或電腦登陸系統后,可根據查詢溫室(大棚)內的各項環境參數,歷史溫濕度指數,歷史機電操作記錄,歷史照片等信息;登陸系統后,還可以查詢當地的農業政策,市場行情,供求信息,專家通告等,實現有針對性的綜合信息服務。
警告功能
警告功能需要預先設置適合條件下的上限值和下限值,設定值可以根據農作物種類,生長周期和季節的變化進行修改。當某個數據超出限值時,系統立即將警告信息發送給相信的農戶,提示農戶及時采取措施。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