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度儀標準溶液怎么配置
1、DIN/EN 27027 (ISO 7027)方法(歐洲水質濁度、國際標準化組織濁度方法)
2、美國環保局EPA 180.1方法
3、中歐啤酒釀造技術分析委員會MEBAK方法
4、歐洲啤酒釀造業EBC方法
5、美國啤酒釀造協會ASBC方法
6、啤酒釀造研究院IOB方法
以上6種標準方法規定的校準用的標準物質都是,或者都可以用Formazin(福爾馬肼)配置。其他濁度標準物質或者參考樣品不具有最高計量學品質,也不具有通用性。
這類產品通常隨濁度儀一同出售,是廠家方便用戶標定、校正自己的濁度儀而開發的:
1、濁度標準片
適用于積分球、光透射式濁度儀的校正。
2、聚合物濁度標準溶液
是細小的聚合物單分散懸浮液。代表產品為美國標準AMCO AEPA-1 Standard
3、濁度標準管
有三種類型(1)透明圓形測量管內密封有Formazin或者聚合物濁度液
(2)透明圓形測量管內密封有金屬氧化物細微顆粒的凝膠體形成的懸浮液
(3)(半)透明的聚合物圓柱體,其大小形狀與測量管完全相同
這三種都必須與Formazin溶液比較定值才能使用
各項分析水樣的采集要求及方法
(一)取樣體積
1)水質簡分析:其項目有pH、游離CO2、氯離子、硫酸根、重碳酸根、碳酸根、氫氧根、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鎂離子、總硬度、總堿度、暫時硬度、永久硬度、負硬度、總礦化度,采樣體積為0.5~1L。
2)水質全分析:其項目除含簡分析項目外,另增加銨離子、全鐵(二價鐵離子和三價鐵離子)、亞硝酸根、硝酸根、氟離子、磷酸根、可溶性二氧化硅、耗氧量。采樣體積為2~4L。
3)除簡、全分析外,其他項目則按各項取樣要求取樣。
(二)現場檢測的項目
對于水中極易發生變化的項目,如pH、游離CO2、亞硝酸根、氧化還原電位(Eh)等有特殊要求時應在現場進行測定。
對于碳酸和重碳酸型礦泉水中的游離CO2,重碳酸根、p H、鈣、鎂、鐵(二價和三價)等,只有在現場測定,才能保證提供正確的結果。
(三)各項分析水樣的采取與保存要求
各類分析水樣采好后,必須立即在瓶上貼好標簽,再用紗布、石蠟(或火漆)密嚴封好。各個樣品的標簽上要立即填上編號、取樣地點,時間、巖性、深度、水溫、氣溫、濁度、水源種類,化學處理方法以及分析要求(測定項目)等。
1)比較穩定組分水樣的采取:檢測水中鉀、鈉、鈣、鎂、氯根、碳酸根、硫酸根、重碳酸根、氫氧根、硝酸根、氟、溴、硼、鉻(六價)、砷、鉬、總堿度,暫時堿度、負硬度、永久硬度、固形物、灼燒殘渣、灼燒減量及可溶性硅酸(小于100mg/L)等,應用硬質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采取水樣2~4L。以石蠟或火漆密封瓶口,陰涼存放。盡快送到實驗室,最多不得超過10天,實驗室收到樣品后,必須在10天內分析完畢。
2)測定碘、耗氧量(COD)水樣的采取:測定碘和耗氧量的水樣,應用硬質玻璃瓶或聚乙烯塑料瓶采取0.4L,以石蠟封好瓶口,立即送檢,最多不得超過三天,實驗室收到樣品后,必須在兩天內分析完畢,
3)侵蝕性CO2水樣的采取:水中侵蝕性CO2的檢測,應在取水質簡分析或全分析樣品的同時,另取一瓶250m L的水樣,加入2g經過純制的碳酸鈣粉末(或大理石粉末),瓶內應留有10~20m L容積的空間,密封送檢。若水樣僅需侵蝕性CO2數據時,應在相同的條件下,另取一小瓶不加大理石粉的水樣,檢測原樣中的堿度。
4)測定硫化物水樣的采取:在500mL的玻璃瓶中,先加入10mL20%醋酸鋅和1mL1mol氫氧化鈉溶液,然后往瓶中裝滿水樣,蓋好瓶蓋,反復振搖數次,再以石蠟密封瓶口,并貼好標簽,注明加入乙酸鋅溶液的體積,送檢。
5)測定溶解氧水樣的采取:溶解氧的測定,最好利用測氧儀,在現場進行測定,若無此條件時,在取樣前先準備一個已知體積的200~300mL的玻璃瓶,先用欲取水樣洗滌2~3次后,將虹吸管直接通入瓶底取樣,待水樣從瓶口溢出片刻,再慢慢將虹吸管從瓶中抽出,用移液管加入1mL堿性碘化鉀溶液(如水的硬度大于7mmol/L時,可再多加2mL),然后加入3mL氯化錳溶液,但應注意:加堿性碘化鉀和氯化錳溶液時,移液管要插入瓶底再放出溶液,迅速塞好瓶塞(不留空間),搖勻后密封,記下加入試劑的總體積及水溫。如水樣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及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亞硫酸根以及大于1mg/L的亞硝酸根離子等)時,需另用一玻璃瓶采取水樣,加入0.5mL溴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塞好瓶口,搖勻,放置24小時,然后加入0.5mL水楊酸溶液,以除去過量的氧化劑,搖動15分鐘后,再按上述手續進行。
6)測定逸出氣體樣品的采取:逸出氣體試樣的采取,可利用排水集氣原理。選一具有兩孔橡皮塞的500mL的玻璃容器,在橡皮孔中,插入一長一短兩支玻璃管,在瓶外部分,各套上橡皮管和彈夾,在插入瓶底的一支玻璃管上再接上一個玻璃漏斗。取樣時,打開兩個彈簧夾,將容器內注滿水(應留一點空間)后,把它倒立全部浸沒于水中,將漏斗口對準逸出氣泡,待氣體充滿容器后,夾好彈簧夾,取出水面,密封、送檢。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