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特點? 江蘇茶園特點?
一、江蘇特點?
江蘇省的地理特點: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占江蘇省面積的70%以上,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地勢低平,河湖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占江蘇省的90%以上,比例仍居中國各省首位,這是江蘇的地理特點。
江蘇省的氣候特點:
江蘇屬于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四季氣候分明,以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一線為界,以北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以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江蘇各地平均氣溫介于13~16℃,江南15~16℃,江淮流域14~15℃,淮北及沿海13~14℃,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增高。
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1.0~3.3℃,其等溫線與緯度平行,由南向北遞減,7月份為最熱月,平均氣溫26~28.8℃,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溫度由沿海向內(nèi)陸增加。
二、江蘇茶園特點?
江蘇的茶園主要分布在蘇南地區(qū),包括蘇州無錫的太湖沿岸及島嶼,無錫,常州的宜興,溧陽的宜溧山地,常州金壇的茅山等地。
從氣候來說,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度,加上太湖水體的調(diào)節(jié),熱量充足;降水量在1100---1200毫米之間,降水豐富,多雨多霧。
從地形來看,分布于低山丘陵的緩坡,利于排水;從土壤來看,微酸性土壤,適合茶樹生長。江蘇是我國的產(chǎn)名茶省份之一,有蘇州洞庭碧螺春;宜興紅茶;常州溧陽的壽眉、金壇的雀舌,茅山青峰(旗槍)等。
三、江蘇男人特點?
江蘇男人的特點是穩(wěn),做事四平八穩(wěn)不會出格,力求將事做實,缺點是膽子相對較小,冒險精神不足,所以在江蘇,雖然生活富裕,但比較平均,不像有些地方兩極分化。
蘇南地區(qū)溫文爾雅,比較溫和,精細,精明實際。蘇北地區(qū)特別是徐州,豪爽大氣,刻苦耐勞有些大男子主義,如北方人。
四、江蘇魚特點?
1、外觀特點:體側(cè)金黃,身體側(cè)扁,腹部較圓,口呈馬蹄形,背鰭基部較長,背鰭和臀鰭有1根硬棘。
2、生活特征:平時大多在水域的底層游動、棲息、覓食,高溫天氣偶爾會游到中上層覓食,喜歡單獨生活在泥質(zhì)溪流、江河、水庫、湖泊等水域中,食性較雜,植物性食物有嫩芽、根莖、果實,動物性食物有蝦類、螺類、水生昆蟲。
五、江蘇特產(chǎn)特點?
江蘇特產(chǎn)南京桂花鴨,特點味鮮美,肉嫩。
六、江蘇土雞特點?
肉質(zhì)細膩緊實,比洋小雞好吃
七、江蘇民居特點?
按全國來說的話,江蘇人都比較富裕吧,就是是蘇北,也比好多地方好
八、江蘇飲食特點?
江蘇菜擅長燉、燜、蒸、炒,重視調(diào)湯,保持菜的原汁,風味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松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江蘇菜淮揚地處蘇中,東至海啟通泰鹽阜,西至南京六合,南及京口金壇,北達兩淮。蘇州菜口味趨甜,清雅多姿。
其名菜有金陵烤鴨、彭城魚丸、老鴨湯、燉生敲、烤方、羊方藏魚、水晶肴蹄、清燉蟹粉獅子頭、霸王別姬、黃泥煨雞、清燉雞孚、鹽水鴨、金陵板鴨、黿汁狗肉、金香餅、雞湯煮干絲、肉釀生麩、紅燒沙光魚、鳳尾蝦、三套鴨、無錫肉骨頭、陸稿薦醬豬頭肉等。
蘇菜分類:
江蘇菜其味清鮮,咸中稍甜,注重本味。烹調(diào)技藝擅長燉、燜、煨、焐等。選料不拘一格,用料物盡其用。
是宮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國宴仍以蘇菜為主。江蘇菜系由原江浙菜系分出。原江浙菜系可分為南京風味、淮揚風味、蘇南風味、浙江風味和徽州風味。后來浙菜、徽菜以其鮮明特色各為八大菜系之一。原山東菜系的徐海風味和原江浙菜系的南京、淮揚和蘇南風味組成蘇菜。
九、江蘇民歌特點?
江南民歌
江南民歌包括江蘇、浙江、上海、安徽這些地區(qū)的民歌。江南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之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人民勤勞心細,歷代文人輩出,形成了江南民歌婉轉(zhuǎn)輕盈、含蓄細膩的風格,和北方的豪爽粗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在演唱江南民歌時一定要牢牢把握住這種秀麗的風格特點,聲音的運用要掌握柔中還明亮的原則,演唱一字多音等的曲調(diào)時,聲音盡可能要連成一線,不能唱得有棱有角,有些民歌加上方言演唱更具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十、江蘇食物特點?
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注重火候,擅長燭、煙、熄、糯;追求本味,清鮮本和,咸甜醇正。菜品風格雅麗,形質(zhì)兼美,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益顯其味.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