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操作規程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操作規程最新
一、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操作規程?
這個化驗室損規程是需要自己寫的哦,因為操作規程即你的作業標準,舉個例子,檢驗PH值,它就有一個操作規程,操作規程其實就是個操作步驟。
一般文件編寫可以按如下編寫。1、目的,2、范圍,3、名詞定義,4、操作規程,5、注意事項,6、相關文件,7、記錄 這個操作規程越祥細越好,因為這樣越能讓員工一看就知道如何操作,不用寫得太花哨,應該講究實用性。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向我索取模版。二、求助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標語?
標語是不是標識,提問的沒有說清楚,這里回答的是標識,大門的標識:化驗室操作間、化驗室儀器室、加熱間、倉庫等;里面的標識:儀器名稱,購買日期,保養人;藥品柜(外來人員勿動)、危險品保管柜等等。
標語好象沒有必要,大概和安全生產差不多,比如:“仔細謹慎,安全第一。。。。。三、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廢液有哪些?
其收集分類往往分為:a)可燃性物質;b)難燃性物質;c)含水廢液;d)固體物質等。
3).可溶于水的物質,容易成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時要加以注意。但是,對甲醇、乙醇及醋酸之類溶劑,能被細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對這類溶劑的稀溶液,經用大量水稀釋后,即可排放。
4).含重金屬等的廢液,將其有機質分解后,作無機類廢液進行處理。
化驗室廢液處理1、含鉻廢液的處理主要來源于鉻酸廢液,重鉻酸鉀滴定廢液
(1)鉻酸洗液的回收:鉻酸洗液主要用于清洗去除玻璃分析儀器內的 有機污物,但重復多次地使用使 Cr"轉變成 Cr",同時水份含量增加, 酸度降低,洗液失效變綠,此時可將失效的鉻酸廢液于 110 一 130℃加 熱濃縮,除去水分并冷至室溫后,緩慢加人研細的 KMnO,粉末至溶液呈 深褐或微紫色,再加熱至出現 MnO,沉淀,稍冷,以玻璃砂芯漏斗濾去 Mno,沉淀后即可再生后循環使用。
(2)分析實驗中產生的含鉻廢液的處理:首先在酸性條件下向含鉻廢 液中加人廢鐵屑,FeS04 或硫化物,亞硫酸鹽等還原劑,將強毒性的 Cr0'還原十轉變成毒性較小的 Cr",然后加廢堿液或氫氧化鈉,氫氧化 鈣,生石灰等,調節溶液 pH 值至 7 左右,使 CrIl 轉變成低毒的 Cr(OH) 沉淀,分離出沉淀后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經脫水干燥后可綜合 利用,或用焙燒法處理,處理后的鉻渣可與水泥混合,固化后即可填埋子地下。
化驗室廢液處理2、含鉛、鉍廢液的處理與回收 絡合滴定法連續測定混合液中的 Bi"和 Pb`,是定量分析的一個重要 實驗,也是鉛,鉍廢液的主要來源,該實驗產生的廢液如果直接排放對 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極大,而且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為此可先采用如 下方法對廢液處理后,再直接回收并循環使用
四、污水處理廠化驗室需要了解什么?
(1)化驗的初步驗收內容有: ①化驗儀器儀表。 ②化驗室內上、下水管道、閥門。 ③供電配電盤、插座、照明。 ④操作臺、通風櫥。 ⑤安全保護設施。 ⑥附屬設施等 (2)化驗室的驗收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①化驗人員在驗收前應首先培訓,取得國家認定的化驗證書才能參與驗收與今后的化驗工作。 ②化驗設備數據是否可用應由市級以上的技術監督部門鑒定,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③化驗儀器儀表到貨后應立即組織開箱驗收。根據合同和供貨范圍認真檢查所供儀器儀表是否缺項或缺少零部件、配件。 ④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驗設備應及時根據其規定的技術性能分步驗收。對于復雜而貴重的化驗儀器儀表應等安裝后,認真調試組織驗收。并且有供貨方技術人員在現場調試和培訓。 (3)驗收的重點化驗儀器儀表主要有: ①電子分析天平、電子精密天平。 ②顯微鏡及配套照相和顯示屏幕。 ③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總有機碳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④氣相色譜分析儀、離子色譜分析儀。 ⑤BOD測定儀。 ⑥便攜式分析儀表。 ⑦質普聯機。 (4)化驗室的酸、堿度水應注意不能隨手倒入下水道,否則造成酸、堿腐蝕。最好倒入耐酸、堿腐蝕容器中。集中后專門處理。 (5)化驗用的可燃氣體儲存瓶、壓力較高的氣體儲存瓶要放在安全地帶,與工作人員隔離開,與人工作的地方要有安全距離。
五、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數據運行有什么影響?
化驗室的數據相當于人的眼睛,眼睛看不到的,化驗數據可以說明水的本質。
當你的氨氮、總磷或其它的一些數據,不能從印象出發,只有化驗結果才能證明污水處理工藝如何調整到最佳狀態。六、化驗室安全操作規程?
一、 操作流程
(一)操作準備
1.根據化驗項目的具體要求,備好適用的器具,使用前應認真洗滌,保證其清潔無污染;
2.根據化驗項目的具體要求,備齊所需的化學藥品和試劑,并認真檢查其成分、濃度、純度等級,有效期等應符合規定;
3.備齊并檢查化驗所需的各種儀器、量具等,應標定合格,保證其準確可靠性。
(二)操作順序
1.按時參加每日班前會,掌握當日工作重點及工作任務;
2.準時進入化驗室,上崗后檢查化驗室通風是否良好,各種設備、儀器運行情況,檢查各種藥品、試劑是否按規定擺放。
3.確認現場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工作;
4.工作結束后認真填寫各項記錄。打掃衛生,工作結束。
(四)正常操作
1.PH值
測量步驟
(1)用蒸餾水清洗電極頭部,再用被測溶液清洗一次;
(2)用溫度計測出被測溶液的溫度值;
(3)按“溫度”鍵,使儀器顯示為被測溶液溫度值,然后按“確認”鍵;
(4)把電極插入被測溶液內,用玻璃棒攪拌溶液,使溶液均勻后讀出該溶液的PH值。
2.懸浮物
水質中的懸浮物是指水樣通過孔徑為0.45m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體物質。
(1)測量步驟
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于恒重過的濾膜過濾,使水份全部通過濾膜,再以少量水洗滌三次,取出載有懸浮中的濾膜于原恒重的稱量瓶,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干燥1小時后于干燥器內冷卻,稱重,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性恒重(即兩次稱量之差0.4mg)。
(2)結果計算:
C=(A-B)*106/V? ? ? ? ?
式中:C:懸浮物濃度 mg/L
? A:懸浮物+濾膜+稱量瓶重 g
? B:濾膜+稱量瓶重 g
? ? ? V:試樣體積 mL
五、收尾工作
1.正確填寫水質化驗記錄并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化驗結果,提出采取相應措施的建議。
2.清洗化驗用的器具,整理并妥善保管化驗藥品和儀器。
二、檢查項目
1.通風設施是否完好(窗戶、排氣扇是否打開);
2.烘箱、恒溫培養箱電源是否插好,排氣孔是否打開;
3.電子分析天平擺放是否處于水平,電源是否插好;
4.PH計玻璃探頭是否插入保護液中,電源是否插好;
5.萬用電爐電源是否插好,爐絲是否完好并無短路現象;
6.托盤天平的指針是否處于零刻度線上,托盤是否破損;
7.COD回流裝置是否連接完好;
8.各種玻璃器皿是否清洗干凈,是否擺放整齊,是否破損;
9.采樣瓶是否擺放整齊;
10.中速定量濾紙是否受潮;
11.強酸、強堿及易揮發藥品是否按規定存放。
三、安全確認項目
1.實驗室內的一切電源、火源要有專人負責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2.實驗室內不準私拉電線,如工作需要,事先上報隊部批準。
?3.使用和存放的一切易燃易爆物品(氫氣、氮氣、氧氣等)的實驗室,嚴禁煙火。不準在實驗室內吸煙或動用明火。
? ? 4.實驗室必須按要求配備消防器材。消防器材要放在明顯的,便于取用的位置,指定專人管理。
?5.實驗室嚴禁存放個人物品。
? ? 6.實驗室內不準舉辦一切與實驗無關的活動。
? ? 7.儀器設備必須由專人管理,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經管理員同意。
8.試驗結束后,應關閉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切斷電源、氣源和水源,清理各種試劑及化學藥品。
七、化驗室的操作規程意義?
化驗室安全常識化驗室安全常識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安全生產的方針,作為一個分析化學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安全意識。掌握豐富的安全知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經常保持警惕,事故就可以避免。如果預防措施可靠,發生事故處理得當,就可以使損害減低到最小程度。一、化驗室危險性的種類1、火災爆炸危險性化驗室發生火災的危險帶有普遍性,這是因為分析化學實驗室中經常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高壓氣體鋼瓶,低溫液化氣體,減壓系統(真空干燥、蒸餾等),如果處理不當,操作失靈,再遇上高溫、明火、撞擊、容器破裂或沒有遵守安全防止要求,往往釀成火災爆炸事故,輕則造成人身傷害、儀器設備破損、重則造成多人傷亡、房屋破壞。2、有毒氣體危險性在分析實驗中經常要用到煤氣,各種有機溶劑,不僅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在有些實驗中由于化學反應也生產有毒氣體。如不注意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性。3、觸電危險性分析實驗離不開電氣設備,不僅常用220V的低電壓,而且還要用幾千及至上萬伏的高電壓,分析人員應懂得如何防止觸電事故或由于使用非防暴電器產生電火花引起的爆炸事故。4、機械傷害危險性分析經常用到玻璃器皿,還要割斷玻璃管膠塞打孔,用玻璃管連接膠管等操作。操作者疏忽大意或者思想不集中造成皮膚與手指創傷、割傷也是常有發生。5、放射性危險從事放射性物質分析及X光衍射分析人員很可能受到放射性物質及X射線的傷害,必須認真防護,避免放射性物質侵入和污染人體。
八、化驗室安全操作規程有哪些?
化驗室安全操作規程:
一、安全操作守則
1、保持化驗室良好的通風環境,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
2、各化驗操作步驟必須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嚴禁違規操作.
① 加熱用的酒精燈、噴燈、電爐等加熱器使用完畢時,應立即關閉;
② 炙熱的物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實驗臺上,各種電加熱器與其他溫度較高的加熱器都應放置在石棉網上;
③ 傾注和使用易燃物時,附近不能有明火;
④ 在蒸發、蒸餾和回流加熱易燃液體過程中,分析人員不能擅自離開;
⑤ 取用腐蝕性藥品,如強酸、強堿、強氨水等盡可能帶上防護眼罩和手套,操作完畢后應立即洗手;
⑥ 嚴禁試劑用口或鼻子直接接近瓶口進行鑒別;
⑦ 有機化合物和高氯酸的混合物具有猛烈的爆炸力.所以,消化底質和生物樣品時,在添加高氯酸前,如有有機物存在,應先用硝酸使之完全氧化.反應后剩余的高氯酸應用水沖稀后方可廢棄.
3、化驗室內應保持安靜,不得大聲喧嘩、打鬧、嬉戲.
4、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受陽光直射,應分別放置在背光干燥地方,應密閉,并遠離火源,妥善保存.
5、易燃易揮發性物品加熱時,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熱.
6、化驗過程中的蒸干、消解、回流以與帶刺激性氣味的化驗操作必須在通風櫥內進行.
7、電氣設備應有接地裝置,潮濕的手或物品不能接觸電閘.
8、化驗室不準吸煙,不得吃東西,不準用化驗容器盛裝食物,火柴頭不得亂丟.
9、每個工作人員應掌握本室的總電源、水源位置,以便必要時采取緊急措施.
10、工作結束時,應進行安全檢查,水、電、氣源等要進行關閉檢查.
11、化驗室應有滅火裝置,工作人員應該掌握各種滅火裝置的使用方法.
二、儀器與藥品保管
1、安放儀器的房間應符合該儀器的要求,以確保儀器的精度與使用壽命.做好儀器的防震、防塵、防腐蝕工作并安排專人管理.
2、各儀器、藥品分其類別、規格后放在固定的地方,并合理保管.
3、精密儀器應配套放置在固定的臺上,加防塵罩,儀器附件不要隨意更換.
4、各類藥品保存,應有明顯的標志,要完整保留藥品原有的標簽.
5、所有藥品應保存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
6、藥品按類分別存放,如酸類、堿類、氧化物、易揮發、易爆炸、易燃、有機溶劑、劇毒藥品等,應分類密閉放置,強酸與氨水應分開存放.
7、取用儀器藥品時,應有記錄,特別是劇毒藥品記錄要完全、準確.
三、分析操作
1、操作之前,了解將要工作的操作程序與需要使用的儀器,藥品性能等,以便在工作中做到有條不紊,緊張而有秩序地工作.
2、所用試劑必須有標簽注明名稱、濃度,不使用沒有標簽的試劑.
3、為了保持其溶液原有的濃度,用后與時蓋瓶塞,不要錯用瓶塞,不要帶入其他濃度的溶液或污物.
4、易揮發的酸和有毒物品的操作,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5 、稀釋硫酸時,注意將硫酸小心緩慢地并在攪拌下加入水中,切忌將水直接倒入濃硫酸中.
6、啟用有毒物品與有揮發性、刺激性的試劑時,不要將瓶口對準自己或別人,加熱煮沸時如有沸騰現象,應該在溶液中加入玻璃珠、瓷片、沸石等.
7、使用各種儀器、器皿時,首先應了解其性能.如容器大小,受熱條件,電壓和電流等.
8、工作中應該保持桌面清潔,整齊.
9、工作中,應該與時記錄好原始記錄.
10、工作完畢后,與時清洗器皿并放好藥品儀器.
11、廢液倒入廢液缸,有毒物品按照規定處理.
12、室內應該定時排風換氣,保持室內外清潔整齊.
九、污水處理廠怎樣處理污水?
一個典型的污水處理廠通常需要經過以下幾個基本階段來處理污水:1. 預處理:首先,污水被從污水管道引入處理廠,并經過一系列的過濾和篩選,以去除大顆粒的雜質,如樹葉、石頭、塑料袋等。2. 沉淀:此步驟中,污水進入大型的沉淀池,并被放置一段時間以讓污水中的固體物沉淀到底部。一旦沉淀完成,上層的液體被引向下一個階段,而固態物則被移除或處理,通常是通過機械或化學方法。3. 生物處理:沉淀后的水通常需要進行生物處理,這也是大多數污水處理廠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過程利用了自然的生物反應器將有機物分解為較小的、更容易被處理的分子。這個過程涉及物種的微生物,例如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在特別設計的生物反應罐內生長。在這種過程中,生物會吞噬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將其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一些無害的化學物質。4. 二次沉淀:經過生物反應器的處理后,處理廠需要再次進行沉淀以去除任何剩余的沉淀物。這個過程類似于第二個階段的沉淀,但通常更細致。5. 過濾和消毒:經過二次沉淀后,水會被送入一個過濾系統來去除任何剩余的固體和其他不純物質。一旦過濾完成,水被消毒以去除任何剩余的微生物和病原體。消毒通常使用紫外線燈、氯氣或其他化學方法。6. 排放:最后,經過處理的水被排放到當地水體中,如河流或湖泊。這個過程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和法規,以確保排放的水質比較安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可以看到,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過程非常復雜和多層次的,需要專業技術和設備的支持才能實現有效處理。
十、污水處理廠怎么治理噪音污水處理廠隔音降噪污水?
污水處理廠噪聲治理措施:
1)針對主要噪聲源,如風機、沉淀池電機、分配井等設備,可對其采取安裝隔聲罩或隔音房的方式,阻隔噪聲對外傳播。
2)氧化溝這類的噪聲源,因要保證曝氣機氧氣的供給,因此對通風需求較強,噪聲治理手段可在進出口設置消聲裝置,削弱空氣動力性噪聲。
3)變電站這類噪聲源,一般為低頻噪聲,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對其采取的治理措施為設置減振平臺,并對變電站內部進行綜合降噪處理。
4)為保證員工工作環境,可將辦公區域的門窗設置為隔音門窗,阻隔噪聲傳播。
5)為進一步加強噪聲治理效果,可在合理位置設置隔聲屏罩,阻隔噪聲對外輻射,減小對周圍居民的影響。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