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基本檢測項目步驟 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基本檢測項目步驟有哪些
一、污水出廠檢測項目?
廢水主要分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
工業廢水是在工礦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廢水。工業廢水可分為生產污水與生產廢水。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并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熱污染(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水溫超過60℃的水);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未被生產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溫度少有上升的水。生產污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生產廢水不需要凈化處理或僅需做簡單的處理,如冷卻處理。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的混合污水稱為城市污水。
國聯質檢檢測機構廢水檢測服務項目: 色度、臭和味、PH、SS、CODcr、BOD5、氨氮、磷酸鹽、動植物油、石油類等
廢水水質檢驗方法標準GB 8978 - 1996。
二、求助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標語?
標語是不是標識,提問的沒有說清楚,這里回答的是標識,大門的標識:化驗室操作間、化驗室儀器室、加熱間、倉庫等;里面的標識:儀器名稱,購買日期,保養人;藥品柜(外來人員勿動)、危險品保管柜等等。
標語好象沒有必要,大概和安全生產差不多,比如:“仔細謹慎,安全第一。。。。。三、污水化驗室常用指標檢測方法?
(1)磷酸鹽緩沖溶液:將8.5磷酸二氫鉀,21.75g磷酸氫二鉀,33.4七水合磷酸氫二鈉和1.7g氯化銨溶于水中,稀釋至1000ml。此溶液的PH應為7.2
(2)硫酸鎂溶液:將22.5g七水合硫酸鎂溶于水中,稀釋至1000ml。
(3)氯化鈣溶液:將27.5無水氯化鈣溶于水,稀釋至1000ml。
(4)氯化鐵溶液:將0.25g六水合氯化鐵溶于水,稀釋至1000ml。
(5)鹽酸溶液 :將40ml鹽酸溶于水,稀釋至1000ml。
(6)氫氧化鈉溶液 :將20g氫氧化鈉溶于水,稀釋至1000ml
(7)亞硫酸鈉溶液:將1.575g亞硫酸鈉溶于水,稀釋至1000ml。此溶液不穩定,需每天配制。
(8)葡萄糖—谷氨酸標準溶液:將葡萄糖和谷氨酸在103攝氏度干燥1h后,各稱取150ml溶于水中,轉入1000ml容量瓶內并稀釋至標線,混合均勻。此標準溶液臨用前配制。
(9)稀釋水: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其BOD5應小于0.2ml/L。
(10)接種液:一般采用生活污水,在室溫下放置一晝夜,取上清液使用。
(11)接種稀釋水:分取適量接種液,加入稀釋水中,混勻。每升稀釋水中接種液加入量為生活污水1——10ml;或表層土壤侵出液20——30ml;接種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BOD值以在0.3——1.0mg/L之間為宜。接種稀釋水配制后應立即使用。
四、污水處理廠中的常規檢測項目有哪些?
COD BOD 氨氮 總氮 總磷 PH SS MLSS 糞大腸桿菌 生活污水廠幾乎就這么多了, 不過我看環保局采我們廠(生活污水廠)的水樣,他們測好多項,除去上面的還有總砷、總汞、總鎘、六價鉻、總鉛、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色度、動植物油類。
主要還是上面那幾項,不合格會扣費的五、污水處理廠化驗室廢液有哪些?
其收集分類往往分為:a)可燃性物質;b)難燃性物質;c)含水廢液;d)固體物質等。
3).可溶于水的物質,容易成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時要加以注意。但是,對甲醇、乙醇及醋酸之類溶劑,能被細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對這類溶劑的稀溶液,經用大量水稀釋后,即可排放。
4).含重金屬等的廢液,將其有機質分解后,作無機類廢液進行處理。
化驗室廢液處理1、含鉻廢液的處理主要來源于鉻酸廢液,重鉻酸鉀滴定廢液
(1)鉻酸洗液的回收:鉻酸洗液主要用于清洗去除玻璃分析儀器內的 有機污物,但重復多次地使用使 Cr"轉變成 Cr",同時水份含量增加, 酸度降低,洗液失效變綠,此時可將失效的鉻酸廢液于 110 一 130℃加 熱濃縮,除去水分并冷至室溫后,緩慢加人研細的 KMnO,粉末至溶液呈 深褐或微紫色,再加熱至出現 MnO,沉淀,稍冷,以玻璃砂芯漏斗濾去 Mno,沉淀后即可再生后循環使用。
(2)分析實驗中產生的含鉻廢液的處理:首先在酸性條件下向含鉻廢 液中加人廢鐵屑,FeS04 或硫化物,亞硫酸鹽等還原劑,將強毒性的 Cr0'還原十轉變成毒性較小的 Cr",然后加廢堿液或氫氧化鈉,氫氧化 鈣,生石灰等,調節溶液 pH 值至 7 左右,使 CrIl 轉變成低毒的 Cr(OH) 沉淀,分離出沉淀后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經脫水干燥后可綜合 利用,或用焙燒法處理,處理后的鉻渣可與水泥混合,固化后即可填埋子地下。
化驗室廢液處理2、含鉛、鉍廢液的處理與回收 絡合滴定法連續測定混合液中的 Bi"和 Pb`,是定量分析的一個重要 實驗,也是鉛,鉍廢液的主要來源,該實驗產生的廢液如果直接排放對 環境和人體的危害極大,而且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為此可先采用如 下方法對廢液處理后,再直接回收并循環使用
六、污水處理廠化驗室操作規程?
這個化驗室損規程是需要自己寫的哦,因為操作規程即你的作業標準,舉個例子,檢驗PH值,它就有一個操作規程,操作規程其實就是個操作步驟。
一般文件編寫可以按如下編寫。1、目的,2、范圍,3、名詞定義,4、操作規程,5、注意事項,6、相關文件,7、記錄 這個操作規程越祥細越好,因為這樣越能讓員工一看就知道如何操作,不用寫得太花哨,應該講究實用性。如果還是不會寫,可以向我索取模版。七、污水處理廠化驗室需要了解什么?
(1)化驗的初步驗收內容有: ①化驗儀器儀表。 ②化驗室內上、下水管道、閥門。 ③供電配電盤、插座、照明。 ④操作臺、通風櫥。 ⑤安全保護設施。 ⑥附屬設施等 (2)化驗室的驗收應注意的事項如下: ①化驗人員在驗收前應首先培訓,取得國家認定的化驗證書才能參與驗收與今后的化驗工作。 ②化驗設備數據是否可用應由市級以上的技術監督部門鑒定,一般每年進行一次。 ③化驗儀器儀表到貨后應立即組織開箱驗收。根據合同和供貨范圍認真檢查所供儀器儀表是否缺項或缺少零部件、配件。 ④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化驗設備應及時根據其規定的技術性能分步驗收。對于復雜而貴重的化驗儀器儀表應等安裝后,認真調試組織驗收。并且有供貨方技術人員在現場調試和培訓。 (3)驗收的重點化驗儀器儀表主要有: ①電子分析天平、電子精密天平。 ②顯微鏡及配套照相和顯示屏幕。 ③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分光光度計、總有機碳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④氣相色譜分析儀、離子色譜分析儀。 ⑤BOD測定儀。 ⑥便攜式分析儀表。 ⑦質普聯機。 (4)化驗室的酸、堿度水應注意不能隨手倒入下水道,否則造成酸、堿腐蝕。最好倒入耐酸、堿腐蝕容器中。集中后專門處理。 (5)化驗用的可燃氣體儲存瓶、壓力較高的氣體儲存瓶要放在安全地帶,與工作人員隔離開,與人工作的地方要有安全距離。
八、污水處理廠基本常識?
每天第一時間檢測排出的水是否達標。
九、污水處理廠環保檢測標準?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于1000以上)。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十、污水處理廠cod怎么檢測?
COD是衡量水質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幾乎所有水質監測都會測COD,就像吃一頓飯都會吃米飯一樣。非環境專業的人大可簡單粗暴地把COD當成是水里有機污染物的濃度,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你看到報道說COD超標,大可認為是有機物濃度超標。
重鉻酸鹽回流法測COD
經典標準方法,再現性好,準確可靠。
不足之處:回流裝置占的實驗空間大,水、電消耗較大,試劑用量大,操作不便,難以大批量快速測定。
測定原理: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以水冷卻回流加熱反應反應2h,消解液自然冷卻后,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以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鉻酸鉀,根據硫酸亞鐵銨溶液的消耗量計算水樣的COD值。
高錳酸鉀法測COD
高錳酸鉀法的優點是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比國標法小,但是缺點是試驗中需要回滴過量草酸鈉,耗時長,并且酸性高錳酸鉀法氧化性較低,氧化不徹底,所以測得高錳酸鹽指數比重鉻酸鹽指數低,通常與國標法測定結果相差3-8倍。因此,CODCr主要針對還原性污染物相對含量較高的廢水,而CODMn主要針對污染物相對較低的河流水和地表水。
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測定COD,所測出來的COD稱為高錳酸鹽指數(CODMn)。水樣加入硫酸呈酸性后,加入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溶液,并在沸水浴中加熱反應30min。剩余的高錳酸鉀加入過量草酸鈉溶液還原,再用高錳酸鉀溶液回滴過量的草酸鈉,通過計算求出高錳酸鹽指數。
分光光度法測COD
此方法相對于傳統的國標法來說,有效的節省了消耗在配置化學試劑的時間,無需進行滴定,操作方便。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實驗中消解過程仍需耗費2小時。這種方法的原理與國標法相同。其測定原理也是在酸性溶液中,試液中還原性物質與重鉻酸鉀反應,生成三價鉻離子,三價鉻離子對波長為600nm的光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其吸光度與三價鉻離子濃度的關系服從郎伯一比爾定律。三價鉻離子與試液中還原性物質的量有關,因而通過測定三價鉻的吸光度可以間接測出試液的COD值。
快速消解法測COD
優點:消解體系硫酸酸度由9.0mg/l 提高到10.2mg/l,反應溫度由150℃提高到165℃,消解時間由2h減少到10min~15min。
缺點:微波爐種類不同,試驗的功率和時間均不同。經典的標準方法是回流2h法,人們為提高分析速度,提出各種快速分析方法。主要是提高消解反應體系中氧化劑濃度,增加硫酸酸度,提高反應溫度,增加助催化劑等條件來提高反應速度的方法。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測COD
優點:占用空間小,能耗小,試劑用量小,廢液減到最小程度,能耗小,操作簡便,安全穩定,準確可靠,適宜大批量測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是指采用密封管作為消解管,取小計量的水樣和試劑于密封管中,放入小型恒溫加熱皿中,恒溫加熱消解,并用分光光度法測定COD 值。
紫外吸收法測COD
該方法不需要化學試劑,是基于水中有機物對紫外光及可見光特定波長的選擇性吸收原理,利用水樣對單色光的吸收確定有機物物質濃度,建立溶液對特定波長吸光度和COD值之間的關系。
COD值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其中有機物的組成和濃度,而這些有機物在254nm處都有強烈的吸收。測定污水在波長為254nm處的吸光度, 通過建立的吸光度與COD濃度之間的關系換算出COD濃度值。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