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 豬場污水處理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一、豬場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流程?
1.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厭氧菌、好氧菌的培養:培養基的制備:乳糖0.3~0.5%、亞硒酸氫鈉0.3~0.8%、磷酸氫二鈉0.3~0.8%、L-胱氨酸0.3~0.5%、蛋白胨1%、磷酸二氫鉀0.3~0.8%、其余為水,調節PH值為7.0~7.5,經過110~130℃高溫滅菌20~25min,得到培養基A、B、C;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厭氧菌種至培養基A,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好氧菌中至培養基B,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
(2)菌種馴化、強化培養:在好氧菌種池和厭氧菌種池中分別投入從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取得的污泥20~30%、亞硒酸氫鈉0.5%、乳糖0.5%、磷酸二氫鉀0.5%、復合維生素0.5~1%、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廢水,再分別投加培養好的好氧菌種和厭氧菌種;在菌種池中先投入池體積40~45%的廢水,攪拌;每天加入池體積6~8%的廢水,直到達到正常水位,得到馴化、強化后的好氧和厭氧污泥,并一起投放入厭氧反應池中;
(3)絮凝菌的培養:在無菌室接種有絮凝能力的菌種:門多薩假單胞菌、淡紫擬青霉菌,接種比例為7:3至培養基C,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再擴大強化培養,擴大強化培養基成分為:蔗糖1%、瓊脂1%、硝酸鉀1%、磷酸氫二鉀0.5%、硫酸鎂0.5%、氯化鈉0.5%、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調節PH值為7.0~7.5;開啟搖床,培養溫度為30℃,培養時間為48h;將擴大強化培養后的菌株培養基先高速離心,得上清液為絮凝菌劑;
(4)污水經過柵隙又粗到細的8層格柵,去除大顆粒固體雜質;再進入過調節池調節pH為6~7.5;
(5)污水繼續進入絮凝池,加入污水體積2~5%絮凝菌劑,攪拌,水力停留7~9h去除懸浮物和部分污染物;絮凝池一側墻體安裝曝氣裝置,中部裝有攪拌器,底部為與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以便收集和排出沉淀;
(6)絮凝池上清液進入厭氧反應池,水力停留8~10h,攪拌,好養菌可消耗多余氧氣分解污染物,同時給厭氧菌提供厭氧環境使厭氧菌分解污染物,此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回收至厭氧反應池連接甲烷回收池;
(7)污水繼續從底部流入好氧曝氣生物濾池,在承托層曝氣,承托層濾料為直徑3~8cm鵝卵石;接下來為第一層的十字型尼龍濾布,放置濾料為異形陶瓷長3~5cm,混合菌劑在濾布上形成生物膜繼續分解污染物,同時濾布的結構起到過濾作用;第二層為三葉形織法尼龍濾布濾料為異形陶瓷長1~3cm,第三層為五角形織法尼龍濾布,活性炭,5~100目,至下往上由粗到細;污水從上方排入過濾池通過重力作用二次過濾,經過活性炭60~200目,由上至下為粗到細,底層為雙層五角星織法尼龍布,在頂部和底部安裝紫外燈進行消毒,最后檢測后排放,若不達標則返回厭氧反應池;
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好氧菌種罐、厭氧菌種罐、格柵、調節池、絮凝池、厭氧反應池、好氧曝氣生物濾池、甲烷回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厭氧菌種為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接種比例為1: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好氧菌種為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接種比例為2:2:3: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為氧化硫硫桿菌、排硫硫桿菌、氧化亞鐵硫桿菌、脫氮硫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醋酸鈣不動桿菌、瓊氏不動桿菌、反硝化聚磷菌、絳紅紅環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菌為蠟狀芽孢桿菌、淀粉芽孢梭菌、琥珀酸擬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攪拌速率為400rpm~600rpm;步驟(3)中搖床速率為100~150r/min;步驟(5)中攪拌速率為200rpm~400rpm;步驟(6)中攪拌速率為300rpm~500rpm。
二、豬場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先經過固液分離機去除水中較大的懸浮物進入初沉池,在初沉池將較重懸浮物進行一個初步沉淀,為后續處理降低負荷,經過沉淀后的上清液進入到調節池,調節池的主要作用是均衡水質水量,使系統可以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條件下運行。
調節池的水采用泵提的方式將污水進入到UASB中,UASB具有厭氧污泥濃度高,平均污泥濃度為20-40gMLVSS/L,有機負荷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如采用中溫發酵時,容積負荷一般為10kgCOD/(m3.d)左右,因此厭氧效果好。
UASB內設三相分離器,無需設沉淀池,被沉淀區分離出來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應區內,因此運行動力較小。
在UASB中充分的厭氧發酵,出水進入經加藥反應后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后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后進入氣浮區。
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后排入到污泥池。
下層的清水一部分回流做溶氣使用,一部分進入到清水池,然后在泵的作用下進入到生化系統中。
生化污水處理系統由(水解酸化池、一級接觸氧化池、兼氧池、二級接觸氧化池、沉淀池組成),污水在水解酸化池進行酸化處理,通過水解并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廢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去除部分COD及可溶性的有機酸,并調節廢水水質、水量,確保后續處理負荷穩定;經水解酸化池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反應,生物接觸氧化池在充足供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群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通過分解吸收有機物來進行自身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達到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效果。
為保證好氧處理效果,在系統內設置膜片曝氣器及彈性立體填料,設備通過曝氣將氨氮等成分轉換成氮氣、氨氣,設備添加彈性填料提高好氧效果及增大生物膜的面積,增大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有機物去除率,具有處理效果穩定、容積負荷高、污泥產率低、剩余污泥含水率低等特點。
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要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污泥來源沉淀池回流,這樣保證了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保持高有機物去除率,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經好氧處理后的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次沉淀池,泥水混合物在此實現泥水分離,沉淀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剩余污泥則排向污泥池,經過處理后的污泥可委托外運處置
三、開豬場的流程?
選址丶辦理用地和環評手續丶規劃丶建圈和附屬用房丶辦理防疫合格證,然后就是購豬買飼料等。
四、豬場防疫的流程?
1.隔離病原
規模化養豬場必須嚴格執行隔離制度,防止各種病原菌的傳入。生產區大門應有專職人員,負責進出人員和車輛的消毒工作。外來及本場人員進入生產區前,必須嚴格消毒,更換工作服和鞋后方可進入豬舍。 場外車輛、用具一律不準進入生產區。交易種豬、商品 豬必須在場外進行。飼料應由本場專車專線(凈道)運入;糞污等由密閉地下管道或專用車輛經污道運出場外。
2.嚴格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殺滅外界環境中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包括預防性消毒、臨時性消毒和常規消毒等。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機械性清掃和化學性消毒。機械性清掃能大大減少豬舍內的污物及病原微生物,提高化學消 毒劑的消毒效果。化學性消毒是規模豬場最常用的一 種消毒方式,常用的消毒藥物有燒堿、生石灰、過氧乙 酸、百毒殺、含氯消毒藥和新潔爾滅等。
3.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是預防規模豬場發生各種傳染病的主要 措施之一。對規模豬場必須進行口蹄疫、豬瘟等重要傳染病的疫苗免疫接種;對種豬場必須進行偽狂犬病、 細小病毒病、乙型腦炎等繁殖障礙性疫病的預防免疫接種;對仔豬黃白痢、鏈球菌病、豬傳染性胃腸炎、氣喘 病和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應根據各地疫病流行情況, 有選擇地進行免疫接種
。 4.疫病監測
規模豬場的獸醫人員應經常對豬群進行檢查,觀察豬群的運動、休息、采食、飲水和糞便等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對非正常死亡的豬體要及時進行病理剖檢,根據剖檢結果作出初步診斷,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擴大;對未能確診的病豬,應采集病料,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5.科學飼養
規模豬場的獸醫防疫工作應采取以下綜合措施:改善飼養管理條件,抓好豬場的小氣候環境控制,減少各種應激因素,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對品種、品系穩定的豬場,應盡可能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飼料營養要全面、合理,滿足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生產性能的營養需要;提倡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
五、豬場污水處理最佳方案?
還田模式,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處理費用,減少了廢水糞便排放,但是需要足夠廣大的消納土地面積,并且未經過處理的有機物濃度高,導致土壤板結和植物燒苗,另外還有未經處理的致病微生物進入環境,污染水體和土壤。
六、豬場固化流程的意義?
.流程化的思維
農業和工業是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但是工業的發展速度和程度遠遠超過農業。其實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其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從原材料經過工藝加工生產成產品。只是對養豬業來說,原材料就是飼料,生產就是生產母豬,產品就是商品豬,而其中的工藝就是流程。站在工業的角度,決定產品好壞優劣的就是原料設備和工藝,而對豬場而言,飼料品質飼料公司可以保證,母豬健康需要我們長期護理,所以快速產生績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證流程。保證流程不折不扣的執行落地和不斷的優化。固化的流程可以減少對人的依賴,避免和降低人的經驗高低和離職對生產造成影響。固化的流程是一個管理和復制團隊的工具。在行業巨變面臨轉型的年代,農業走向智能化、工業化、流程化是必然的趨勢和路徑。所以毫不夸張的說,流程養豬是趨勢,我們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
二.流程化的植入
養豬從一個靠經驗生產轉變為流程管理生產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困難點就在于思維模式的轉變,管理方式的西化以及對人性的洞察。所以筆者認為流程化的植入有三個方面:
1.認同度的建立和思維模式的轉變
要求養豬企業上至老板下至一線的技術員甚至是飼養員都要有流程化作業的思維模式和認同度。思維觀念打通后,行動才輕松自如,就像人的任督二脈一樣,打通了就成了功夫高手了。而思維觀念和認同度的打通需要著眼點。復旦大學的楊家福校長說過一句話:“教育就是點燃火種”。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認同度的建立其實也是一個點燃火種的過程,作為流程推行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火種是什么,怎么去點燃火種。
2.流程執行機制的設定
流程的執行不只是幾個核心人員的事情,它需要全員的參與和統一行動。需要在整個企業或者團隊形成一種以制度流程為大的觀念,并且可以通過機制的設定去形成一種帶動作用和影響作用。因為氛圍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圈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團隊。通過公司老板,場長,區長等領導的帶動作用,以身示責,下面的人也會跟著成為什么樣的人。因為團隊的領導是什么樣子,下面人就會是什么樣子。這就要求我們流程推動者設計很好的流程帶動機制,從而以點帶面帶動整個團隊不折不扣的執行流程。
3.流程檢查機制的建立
管理上有一句話:“考核下屬什么,下屬就會做什么。”對于流程的執行來說,檢查員工什么,員工就會做什么。所以說流程不能只是停留于形式,不能只有流程的執行,沒有流程的檢查,兩者必須要雙管齊下,堅持是流程執行的保障,因為人的本性是有惰性的,沒有人盯著或者考核,就會松懈,時間長了就沒有流程可言,所以流程檢查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就是檢查的力度。檢查和處罰的力度有多強,流程的執行程度就有多強。對于發現不符合流程的,檢查者要學習西方的管理方式,對事不對人,無論對方的職位或者級別有多高,一切以流程為大。甚至可以排這樣一個序:制度流程>老板>場長。
以上三方面是筆者對流程執行的一些看法,主要從三個方向:從內而外的認同度和思維模式轉變;從上而下的帶動機制;從外而內的流程檢查機制;通過三個方面的同時作用,確保流程不折不扣的執行和植入。
三.流程化的展望
能夠被標準化和流程化的,就一定能夠被工具化;能夠被工具化的就一定能夠被智能化。對于我們養豬行業來說,當飼喂流程標準化后,行業便出現了自動料線;當衛生流程標準化后,我們便出現了自動刮糞;當環境控制流程標準化后,我們便出現了自動環控系統。所以對流程的執行者來說,單純的執行終究會被機器取代。特別是智能化時代的到來,移動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豬場的智能化必將取代目前的自動化。通過流程化加上軟硬件的智能化,規模豬場最終會走向工業化,到了那個階段,養豬業將會被重新定義。
七、養豬場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什么樣的?
對于豬場廢水而言,一般都含有對生物細菌有抑制作用和難以降解的活性劑成份,因此擬采用氣浮加生化法處理工藝,通過多級處理后達到降解去除污水中有機污染物質。
污水經格柵去除大顆粒及纖維狀雜質后流入調節池。防止雜質沉降等作用。一處理養殖廢水遵循新思路豬場產生的廢水一般為有機廢水,對于處理工藝厭氧發酵是最好的選擇,雖說這項技術能夠處理養殖廢水但是處理后的廢水仍然不能直接排放,適量用于農田、魚塘是極佳的營養液。
因此在豬場的污水處理上煙臺金正環保科技公司強調必須要進行生物學及生態學相結合,才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種養業相互促進發展的最佳方式。
目前國內外規模化豬場糞污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綜合利用和處理達標排放兩大類。
綜合利用是生物質能經過多層次利用、打造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處理后達標排則是多級處理環節之后在日允許排放濃度范圍內可排放至魚塘、農田或果園等諸多能被利用的地方,以最大可能減少環境污染的程度。二豬場養殖廢水的預處理方法豬場養殖廢水無論采取何種工藝及措施來進行處理,都應該采取一定的預處理方法。
采用預處理方法可使廢水污染物在之后處理步驟中的負荷降低,同時防止大的固體或雜物進入后續處理環節,造成處理設備的擁堵或損害。
針對糞污中的大顆粒成分,豬場可采用沉淀、過濾及離心等固液分離技術來實現預處理,常見的格柵、沉淀池及篩網都屬于此范疇。
沉淀是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廣的方法之一,可在重力作用下懸浮物自然沉降并且與水分離的處理工藝。
目前,在規模豬場有廢水處理設施的豬場基本都將串聯2-3個沉淀池,通過過濾、沉淀及氧化分解將糞污進行處理。
此外,還有一些機械過濾設備包括自動轉鼓過濾機、離心盤式分離機都可用于豬場糞污的預處理步驟中。
八、30頭豬場污水處理設備?
豬場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用排水口排污水,再一個用離心抽水泵抽污水
九、養豬場污水處理方法?
1.采用人工清糞,豬舍內的豬糞利用人工清運到封閉糞場,豬尿及少量沖舍糞水流入污水處理系統,進入初沉池,沉去細小的懸浮物,糞渣與豬舍內人工清運的糞渣直接運到糞場。這種方法雖然增加了人工費,但每天用水量可大大減少,一般可比“水沖糞法”減少三分之二;排出污水的COD值只有前法的75%左右,BOD值只有前法的40-50%,SS只有前法的50-70%,污水更容易處理;污水池的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日常維持費用低。對一個萬頭肉豬的豬場來說,干清糞法比水沖糞法平均每天可減少排污水量100噸左右,年減少污水36500噸。
2.根據養豬場污水水質特性及排水狀況,在污水處理工藝前端設置固液分離段,以利糞便與污水初步分離,減少污水處理量。分離后的糞便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作堆積發酵處理后,加工成為有機肥出售。
3.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入沉沙池、調節池,污水經沉淀、酸化及均衡調節后,清除部分水解污泥至污泥干化池。污水經泵提升后進入折流式厭氧反應池(ABR),進行第一級生化處理,產生沼氣用于發電、食堂飲事、供熱等。沉淀污泥經污泥干化池干化后,送堆肥場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一起堆積發酵,作復合肥利用。
4.經折流式厭氧池(ABR)處理后,糞污水COD、BOD降解大約可達80%以上。污水經中間調節池再進入溪流氧化溝,作好氧深度處理(即二級生化處理),污水在此處進一步脫磷、脫氨處理后,主要降解指標COD、BOD、NH3-N去除率可超過97%以上,基本滿足排放標準。處理后污水經集水沉淀池后達標外排。
5.由于折流式厭氧池(ABR)的運行管理比升流式厭氧池(UASB)簡單,對高懸浮固體廢水的適應性比較強,沒有三相分離器,工程投資較省,所以在這里我們選用折流式池型取代升流式池型。
十、鄉鎮拆豬場流程?
一、養殖場拆遷的法定流程
1、辦理用地申請
用地單位需要征用土地進行項目建設的,應當向土地所在地的區縣國土房管局提交相關文件、資料,提出用地申請。
2、擬定征地方案
行政主管部門收到用地單位提出的用地申請后,應自申請之日起30日內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工地方案。
3、征地審查
國土房管局根據各項征地相關方案編制建設項目呈報說明書,并報送同級人民政府審核。
4、征地審核與批復
行政主管部門收到建設項目呈報說明書和有關方案后,對文件資料齊全符合條件的,應當在5日內報經同級人民政府審核。
5、征用土地方案的公告
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應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6、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區縣國土房管局根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7、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
關人民政府的國土房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收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公告。
8、補償安置的實施
區縣國土房管局應當依照征地補償、安置費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支付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