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污水處理成本 豬場污水處理成本分析
一、豬場落地成本?
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豬場落地成本會有所差異,以下是一個大致的成本構成及比例分配供參考:
1. 豬苗成本:豬苗成本包括購買成本、運輸費用、檢疫費用等,約占落地成本的10%左右。
2. 飼料成本:飼料成本是豬場的主要成本之一,占落地成本的60%左右。
飼料成本包括飼料購買、配方設計、存儲、加工等費用。
3. 疫病防治成本:疫病防治成本包括疫苗、藥品、檢測等費用,約占落地成本的5%左右。
4. 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包括員工工資、社保、福利等費用,約占落地成本的8%左右。
5. 設備維護成本:設備維護成本包括設備購置、維修、更新等費用,約占落地成本的5%左右。
6. 場地租賃或購置成本:場地租賃或購置成本包括場地租金、房屋購置、修繕等費用,約占落地成本的12%左右。
7. 其他成本:其他成本包括水電、垃圾處理、保險等費用,約占落地成本的5%左右。
豬場落地成本因地區、規模等差異較大,具體成本構成和比例分配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僅供參考。
二、豬場成本控制文案?
出廠成本控制其實并不高,只要掌握就可以了。
三、豬場成本異常處理?
非洲豬瘟讓各豬場防疫成本劇增,處理辦法有:減少人員外出批次,改進消毒流程(能噴霧不浸泡)減少消毒藥浪費??刂颇肛i料量減少飼料成本等。
四、豬場污水處理最佳方案?
還田模式,這種模式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處理費用,減少了廢水糞便排放,但是需要足夠廣大的消納土地面積,并且未經過處理的有機物濃度高,導致土壤板結和植物燒苗,另外還有未經處理的致病微生物進入環境,污染水體和土壤。
五、豬場怎樣結轉成本?
采購仔豬
育肥計入消耗性生物資產,留作種豬計入生產性生物資產
借:消耗性生物資產 / 生產性生物資產
貸:庫存現金 等
出售前發生的必要支出
借:消耗性生物資產
貸:銀行存款 / 應付職工薪酬 等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消耗性生物資產
如果是種豬,受益期間應計提折舊
借:農業生產成本
貸: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
如果是種豬轉育肥
借:生產性生物資產
貸:消耗性生物資產
六、哪里建豬場成本最低?
一般越是貧困落后于地區建設養豬場陳本就會更低,甚至有些地方養豬會有一定的補助。鄉村要比城市養豬便宜,北京要比洛杉磯養豬低
七、10000頭豬場投資成本?
10000頭豬場投資的成本要達到兩千五百萬元左右。
八、豬場污水處理菌種培養流程?
1.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厭氧菌、好氧菌的培養:培養基的制備:乳糖0.3~0.5%、亞硒酸氫鈉0.3~0.8%、磷酸氫二鈉0.3~0.8%、L-胱氨酸0.3~0.5%、蛋白胨1%、磷酸二氫鉀0.3~0.8%、其余為水,調節PH值為7.0~7.5,經過110~130℃高溫滅菌20~25min,得到培養基A、B、C;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厭氧菌種至培養基A,在無菌室按一定比例接種好氧菌中至培養基B,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
(2)菌種馴化、強化培養:在好氧菌種池和厭氧菌種池中分別投入從污水處理廠二沉池取得的污泥20~30%、亞硒酸氫鈉0.5%、乳糖0.5%、磷酸二氫鉀0.5%、復合維生素0.5~1%、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廢水,再分別投加培養好的好氧菌種和厭氧菌種;在菌種池中先投入池體積40~45%的廢水,攪拌;每天加入池體積6~8%的廢水,直到達到正常水位,得到馴化、強化后的好氧和厭氧污泥,并一起投放入厭氧反應池中;
(3)絮凝菌的培養:在無菌室接種有絮凝能力的菌種:門多薩假單胞菌、淡紫擬青霉菌,接種比例為7:3至培養基C,培養溫度24~32℃,培養時間24~50小時;再擴大強化培養,擴大強化培養基成分為:蔗糖1%、瓊脂1%、硝酸鉀1%、磷酸氫二鉀0.5%、硫酸鎂0.5%、氯化鈉0.5%、葡萄糖酸鈉1~2%、單硬脂酸甘油酯1~2%、N,N-二甲基乙酰胺1~2%,調節PH值為7.0~7.5;開啟搖床,培養溫度為30℃,培養時間為48h;將擴大強化培養后的菌株培養基先高速離心,得上清液為絮凝菌劑;
(4)污水經過柵隙又粗到細的8層格柵,去除大顆粒固體雜質;再進入過調節池調節pH為6~7.5;
(5)污水繼續進入絮凝池,加入污水體積2~5%絮凝菌劑,攪拌,水力停留7~9h去除懸浮物和部分污染物;絮凝池一側墻體安裝曝氣裝置,中部裝有攪拌器,底部為與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以便收集和排出沉淀;
(6)絮凝池上清液進入厭氧反應池,水力停留8~10h,攪拌,好養菌可消耗多余氧氣分解污染物,同時給厭氧菌提供厭氧環境使厭氧菌分解污染物,此過程中產生的甲烷回收至厭氧反應池連接甲烷回收池;
(7)污水繼續從底部流入好氧曝氣生物濾池,在承托層曝氣,承托層濾料為直徑3~8cm鵝卵石;接下來為第一層的十字型尼龍濾布,放置濾料為異形陶瓷長3~5cm,混合菌劑在濾布上形成生物膜繼續分解污染物,同時濾布的結構起到過濾作用;第二層為三葉形織法尼龍濾布濾料為異形陶瓷長1~3cm,第三層為五角形織法尼龍濾布,活性炭,5~100目,至下往上由粗到細;污水從上方排入過濾池通過重力作用二次過濾,經過活性炭60~200目,由上至下為粗到細,底層為雙層五角星織法尼龍布,在頂部和底部安裝紫外燈進行消毒,最后檢測后排放,若不達標則返回厭氧反應池;
污水處理設備包括:好氧菌種罐、厭氧菌種罐、格柵、調節池、絮凝池、厭氧反應池、好氧曝氣生物濾池、甲烷回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厭氧菌種為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組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產甲烷桿菌、產甲烷球菌、乳酸桿菌的接種比例為1: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好氧菌種為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聚磷菌、水解酸化菌、酵母菌的接種比例為2:2:3: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硫化細菌為氧化硫硫桿菌、排硫硫桿菌、氧化亞鐵硫桿菌、脫氮硫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醋酸鈣不動桿菌、瓊氏不動桿菌、反硝化聚磷菌、絳紅紅環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菌為蠟狀芽孢桿菌、淀粉芽孢梭菌、琥珀酸擬桿菌中的一種或兩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畜禽養殖污水的菌劑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攪拌速率為400rpm~600rpm;步驟(3)中搖床速率為100~150r/min;步驟(5)中攪拌速率為200rpm~400rpm;步驟(6)中攪拌速率為300rpm~500rpm。
九、30頭豬場污水處理設備?
豬場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用排水口排污水,再一個用離心抽水泵抽污水
十、養豬場污水處理方法?
1.采用人工清糞,豬舍內的豬糞利用人工清運到封閉糞場,豬尿及少量沖舍糞水流入污水處理系統,進入初沉池,沉去細小的懸浮物,糞渣與豬舍內人工清運的糞渣直接運到糞場。這種方法雖然增加了人工費,但每天用水量可大大減少,一般可比“水沖糞法”減少三分之二;排出污水的COD值只有前法的75%左右,BOD值只有前法的40-50%,SS只有前法的50-70%,污水更容易處理;污水池的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日常維持費用低。對一個萬頭肉豬的豬場來說,干清糞法比水沖糞法平均每天可減少排污水量100噸左右,年減少污水36500噸。
2.根據養豬場污水水質特性及排水狀況,在污水處理工藝前端設置固液分離段,以利糞便與污水初步分離,減少污水處理量。分離后的糞便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作堆積發酵處理后,加工成為有機肥出售。
3.分離后的污水自流進入沉沙池、調節池,污水經沉淀、酸化及均衡調節后,清除部分水解污泥至污泥干化池。污水經泵提升后進入折流式厭氧反應池(ABR),進行第一級生化處理,產生沼氣用于發電、食堂飲事、供熱等。沉淀污泥經污泥干化池干化后,送堆肥場和人工清除的糞便一起堆積發酵,作復合肥利用。
4.經折流式厭氧池(ABR)處理后,糞污水COD、BOD降解大約可達80%以上。污水經中間調節池再進入溪流氧化溝,作好氧深度處理(即二級生化處理),污水在此處進一步脫磷、脫氨處理后,主要降解指標COD、BOD、NH3-N去除率可超過97%以上,基本滿足排放標準。處理后污水經集水沉淀池后達標外排。
5.由于折流式厭氧池(ABR)的運行管理比升流式厭氧池(UASB)簡單,對高懸浮固體廢水的適應性比較強,沒有三相分離器,工程投資較省,所以在這里我們選用折流式池型取代升流式池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