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0kw余熱發電機組大嗎?
一、18000kw余熱發電機組大嗎?
答:一千八百千瓦的發電機組夠大的,關鍵還是余熱發電,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說,非常重要。從該發電機的數據來看,1小時能發電=1800千瓦時=1800度電,1天能發電=1800x24=43200度電,這是一個很大的電能發電。自從人類發明電以來,進入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人們生活在光明,體力勞動減少的環境里。
二、余熱發電國家補助
國家目前還沒有,還有政協委員在提這個事,看了下面轉來的這個報道你就知道啦。
落實余熱發電系統并網政策 促進節能減排項目健康發展
2011年03月11日09:40 來源:人民網-經濟頻道 手機看新聞
打印 網摘 糾錯 分享 推薦 微博 字號
我國“十二五”規劃建議案中謹虧明確提出要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能改乎源利用效率。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大力解決我國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尤其是當前我國工業系統的能源利用方式比較簡單和粗放,供電和供熱分離,能源整體利用效率不高。而以余熱發電為代表的熱電綜合利用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尤其在化工、水泥、鋼鐵、冶金等高耗能行業,更具廣闊發展空間。以甲醇行業為例,2010年我國全年甲醇產量約1600萬噸,如果回收余熱資源全部配套發電,每年可發電5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450萬噸。再如,到2015年,如果我國2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配套余熱發電,每年可節電27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400萬噸。
余熱發電作為一項重要的節能減排途徑,技術成熟,被確定為國家十大節能減排工程之一。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遇到了諸多困難和障礙:一是并網發電辦理手續繁瑣,審批時間長;二是許多地區的電網企業收取“上網費、并網費或管理費”等不合理費用;三是發電機組參與調峰,往往不能滿負荷運行,影響運行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利益保護使電網企業千方百計阻撓余熱發電項目并網;二是電網企業有相當一部分人員仍保持著集中發電、遠距離輸電和大電網互聯的行業慣性思維,形成了主觀抵觸情緒;三是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已有的政策法規條文實際操作性較差,執行的監管力度不強。為解決我國工業配套余熱發電系統在并網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現提出以下建議:
一、盡快制定并完善鼓勵熱電聯產和余熱利用發電并網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明確余熱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制定余熱發電上網的價格標準和電價補貼辦法。同時,出臺支持余熱發電項目的財稅、融資等其它優惠政策,提高政策可操作性,簡化項目審批程序,并強化執行監管,確保各項政策及時落實到位。
二、加強對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企業的管理,抓緊編制余熱發電技術評價方法與標準,規范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的設計工作,加強對非電力行業余熱發電企業生產運行的監督管理,提高余熱發電機組運行的可靠性。
三、借鑒國外近年來發展較快的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思想和經驗,把余熱利用發電系統看作是直接安置在用戶附近的分布式發電裝置(簡稱DG),享受分布式能源相關優惠政策。余熱利用發電系核晌悉統生產的電力供用戶自用時,不足部分由電網補充,出售給電網時,要友好供電,形成分布式發電系統與電網密切合作、相互發展的格局。
實踐證明,余熱發電機組并網技術完全可行,只要設計合理,設備選型得當,并不會影響外部常規配電網的安全運行。同時,余熱發電同外部常規配電網并網運行,能夠充分發揮余熱發電機組的優勢,提高能源系統利用效率,有利于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到當地經貿委和工信委申請,業主得投資節能總額的12%左右最低,合同能源管理公渣前司300員/噸陪慶標煤,要合如亂清同能源管理的項目
四千多萬的項目 大概補住400到600W 貌似 我以前看過我們廠的資料
三、節能減排包括哪些內容?
節能減排有廣義和狹義定義之分,廣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節能減排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有關實施措施:
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
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滿足的土地、環保、節能等“六項必要條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制定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強化污染防治,全面實施重點工程
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制定和發布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節能減排目標未完成的企業,加大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限期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方案。
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
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節能環保電力調度。加快培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化發展。
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
出臺《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梁正讓查制度。強化對重點耗能企業,特別是千家企業節能工作的跟蹤、指導和監管,對未按要求采取措施的企業向社會公告,限期整改。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擴大能效標識在三相異步電動機、變頻空調、多聯式空調、照明產品及燃氣熱水器上的應用。擴展節能產品認證范圍,建立國際協調互認。組織開展節能專項檢查。研究建立并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
對高耗能企業采取節能措施
各種新型,節能先進爐型日趨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纖維等優質保溫材料后使得爐窯散熱損失明顯下降。采用先進的燃燒裝置強化了燃燒,降低了不完全燃燒量,空燃比也趨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煙熱損失和回收煙氣余熱的技術仍進展不快。為了進一步提高窯爐的熱效率,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煙氣余熱也是一項重要的節能途徑。
煙氣余熱回收途徑通常采用二種方法:一是預熱或干燥原材料,即通過換熱器(或余熱鍋爐)回收清廳煙氣余熱并用來預熱、干燥原材料或加熱熱水、空氣等,達到降低或取代這些工藝需要而消耗的能源之目的;二是生產蒸汽或發電,即通過余熱鍋爐生產蒸汽直接用于企業工藝生產過程,或利用蒸汽驅動汽輪機直接取代電機,也可驅動發電機組發電。
工業余熱余壓回收利用也是目前工業企業,尤其是高耗能企業最有利用前景的節能技術,幾乎所有的工業企業都具有極大的可利用空間。如壓差發電、余熱發電、壓差驅動、余熱驅動等,應用范圍極其廣泛。這類技術廣泛采用余熱鍋爐生產蒸汽技術,透平驅動技術、發電技術,是一種多學科交叉的應用科學。
負能生產技術是冶金、化工等行業新興的節能技術,它們有效利用生產工藝過程的化學放熱反應,利用余熱鍋爐或換熱器將這些反應熱充分回收并加以利用,如鋼鐵企業的負能煉鋼技術、化工行業的負能合成、負能變換技術等。
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配合全國人大抓緊出臺《節約能源法》(修訂)和《循環經濟法》,抓緊制(修)訂配套法規。組織制定16個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16項節能設計規范、21項節能基礎及方法標準及17種終端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標準。
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調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研究試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的辦法。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國內及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外國政府貸款向橡局節能減排領域傾斜。
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
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宣傳納入今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和節能科普宣傳活動,實施節能宣傳教育基地試點,組織《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法》宣傳和培訓工作,開展節能表彰和獎勵活動。
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
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規范。2007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家庭節能減排措施:
1.照明用電
2.低碳烹調法
3.節水妙招
4.愛惜衣物之道
5.家用電器的節能使用
6.循環再利用
7.節能的健身方式
8.節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9.可再生能源
10.垃圾分類處理
11.交流捐贈多余物品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廢水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低碳發展、安檔滑全物念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罩蠢困好又快地發展。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