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垃圾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利用垃圾生產木炭、焦油和煤氣,是將垃圾中的可燃物(生活污水處理的污泥也是的)和非可燃物利用液選分離,其中對可燃物進行干餾而得到木炭、焦油和煤氣,不產生二惡英(毒王)。
非可燃物可分離出玻璃、煤灰、磚、石頭和廢舊電池,玻璃可以回收利用,煤灰可以用作施肥,磚、石頭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廢舊電池經破碎、高溫熔化,根據各種金屬的熔點不同而分離出不同的金屬,從而達到循環利用。
木炭可以氣化產生氫氣、甲烷等,是因為煤可以氣化。
木炭也可以液化產生汽油、柴油等油品,也是因為煤液化產生油品。
煤氣中有氫氣、甲烷、微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利用變壓吸附可分離出氫氣、甲烷,氫氣可供燃料電池使用發電,甲烷液化供其它用途(如打火機)。
也可利用燃氣發電機進行發電,還可以利用煤氣生產甲醇。
焦油中含有木酸液、木焦油、木瀝青。
利用蒸餾方式可將焦油中的化學物質分出來,如甲酸、甲醇等。
還有珍貴的藥品原料。
以上分離生產裝置我國均有。
云維集團有干餾、煤氣化、煤分離裝置,開遠解化公司有煤液化裝置。
東北吉林、湖南有廢舊金屬回收裝置。
己獲專利(ZL.4) , 一天處理4000t垃圾,生產甲醇350t (煤氣140萬m3 發電280萬度) ,木酸液 800t,木焦油400t,木炭800t,可發電160萬度。
生產1t甲醇耗: 電840KWh, 水8t, 蒸汽1t, 煤氣3200m3. 發1KWh耗: 耗炭350~400g, 水3kg. 在城市化進程中,垃圾作為城市代謝的產物曾經是城市發展的負擔,世界上許多城市均有過垃圾圍城的局面。
而如今,垃圾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這既是對垃圾認識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活污水處理措施
生活污水所產生的廢水的污染物主要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等大量病原的微生物,因此必須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當廢水到達處理廠時一般會分為四個步驟: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消毒。因此以下生活污水進入污水廠以后的處理方法細節如下:
第一步:預處理是初期截留的關鍵,因為它可以通過粗格柵間截留污水中大的懸浮物,通過截留后的廢水在經過細格柵二次截留后,就會留置曝氣池。通過將污水表面附著的有機物消除就可完成第一步的預處理的操作。
第二步:生化處理是廢水脫氮除磷的關鍵,一般都是通過微生物的降解原謹宏理,使它在處理廢水的同時還能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
第三步:深度處判坦理是污水處理的核心環節,因為在這一步,必須通過化學處理,通過添加破祥沖冊乳劑,就可將污水中的懸浮物以及油和膠體顆粒物快速分離,使它們失去排斥力和吸引力,絮凝成大塊污泥物從而下沉沉淀。
第四步:消毒,通過紫外線池和氯氣消毒后,就可達標回用排放。
生活污水破乳劑可快速將廢水中的有機物、SS、色度、氨氮、重金屬等超標物質通過絮凝沉淀的方式進行減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結合工藝處理增強廢水的可生化性,為后續的生化系統提供有利的條件,從而減輕企業壓力。
一級強化處理,應根據城市污水處理措施建設的規劃選用物化強化處理法、AB法前段工藝、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藝、高負荷活性污泥法等技術
二級處理工藝:日處理在20萬立方米以上的污租宴水處理設施,采用常規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它成熟技術
日處理在10-2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藝
日處理能力在10萬立方米以下的污水處理設施弊擾銀可選用氧化溝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和生物濾池法等技術,也李饑可選用常規活性污泥法
三、生活污水是怎么處理的
生活污水需要經過三級處理的,過程如下:
1、一般來嫌巧說,城市生活污水先要經過物理處理,這是污水處理的第一級,又稱污水的預處理。它主要通過沉淀、過濾或曝氣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粒徑顫并在100微米以上的懸浮物和懸浮態的污染物,順便調整水中的pH值,并減輕污水的腐化程度。
2、然而,一級處理后的污水往往仍茄者跡達不到排放標準,需要繼續采取二級處理。
污水二級處理是經過一級處理后,再對污水中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的凈化過程,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分解除去一級處理后污水中殘留的有機物。
絮凝法則是通過加絮凝劑破壞膠體的穩定性,使膠體粒子發生凝絮,產生絮凝物,用來吸附污水中的無機懸浮物、膠體顆粒物或低濃度有機物,使他們與水分離。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后,就可以用來農灌和排放了。
3、如果想要更高質量的處理水,就需要進行三級處理。
污水三級處理是經一、二級處理后,再應用混凝、過濾、離子交換、反滲透等物理、化學方法去除污水中難溶解的有機物、磷、氮等營養性物質。其中化學處理法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學物質,利用化學反應來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質。物理化學法則是利用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萃取等物理化學方法分離、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質。
水是維持人類生存孝好的重要物質,平均每人每天要消耗150至400升生活用水。消耗的水只有少量被人桐拆體飲用,另有一小部分揮發,而大約90%的用水會以污水的形式排放出來。2013年中國的污水排放量為695.4億噸,其中生活污水達485.1億噸。
生活污水的來源主要包括廁用、沐浴、洗滌以及廚房等家庭排水。這些排水中有形形色色的污染物,如果隨意排放,污染物進入空氣、土壤、水體等環境,會造成很多不利影響。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等,可以被好氧微生物分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大量有機物排放到水體中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體發黑發臭。通過分析發現,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過量增加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藻類物質大量繁殖,形成水華、赤潮等。
因此,每家每戶的生活污水都要通過城市的污水管道收集起來并送至處理廠,處理后才能排放。污水處理廠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局慎棗法,即在人工條件下,對污水中的各種微生物群體連續混合培養,形成生物污泥,使污水得到凈化。例如針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就是目前常用的處理方法。
經過處理,污水中的絕大部分污染物都被去除了,這樣的污水才能排放,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信息來源:城市生活污水去哪里了,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官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