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磷污水處理(除磷污水處理藥劑)
一、除磷效果最好的污水處理工藝?
化學凝聚沉淀法:將易于溶于水的某些金屬鹽投入水中,金屬離子與磷反應成一種難溶性鹽與水體分離,以去除水中的磷。
二、如何使用除磷劑進行除磷?
①將正磷去除劑溶解成10%的溶液
②將除磷絮凝劑溶解成0.1%的溶液。
③正磷處理劑的用量為磷的10-15倍。比如,廢水含磷100ppm,每噸水用量為1-1.5kg(固體)。除磷絮凝劑用量為10g/噸水。
④取500ml廢水,調PH=4.5-5.5,根據磷含量加入去除劑,攪拌10分鐘。再加入2滴除磷絮凝劑,慢速攪拌3分鐘。
⑤ 沉淀半小時,取清液過濾測磷。
⑥此方法除磷優點:污泥量少,PH
低,有一定除COD能力。磷去除率可達99.7% 以上。
三、除鱗還是除磷?
除磷。磷是一種活潑元素,在自然界中不以游離狀態存在,而是以含磷有機物、無機磷化合物及還原態PH3這三種狀態存在。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為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無機磷幾乎都以各種磷酸鹽形式存在,包括正磷酸鹽、偏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以及聚合磷酸鹽如焦磷酸鹽、三磷酸鹽等。有機磷大多是有機磷農藥
四、使用除磷劑進行除磷有什么優勢?
污水除磷有很多種方法,有生物法,吸附法,化學沉淀法等等,見效快又好用的是用除磷劑,生物法也不錯,但見效慢,因而大家都喜歡用除磷劑來處理污水。
五、化學除磷為什么除不了有機磷?
磷在污水中主要以正磷酸鹽、聚磷酸鹽和有機磷的形式存在,由于污水的種類不同,所以磷的種類含量差距也是很大的,去除磷的方法有很多,如下: 化學沉淀的原理,是多種陽離子與磷酸根離子結合生成沉淀,從而使得磷酸根與水分離出來; 電滲析是膜分離的一種,是通過膜的選擇透過性,將磷酸根截留在膜的一側,這種方法僅是濃縮作用,并沒有從根本上去除磷酸根; 生物法除磷,多數用于城市污水處理,適合鹽度較小,污水的二級處理。 一般簡便的除磷方法應該是化學沉淀方法了,例如向含磷污水中投加鈣離子,鎂離子,鋁離子等達到去除的效果,但是如果污水中含有次亞磷或者有機磷較多,無法使用鈣鹽的方法將磷去除了,可以選擇HMC-P3次亞磷去除劑,通過均相共沉淀的原理,與次亞磷和有機磷沉淀下來,實現與水的分離,操作簡單,效果強勁,出水穩定達標。
六、氯化鐵除磷的原理是什么污水處理?
它的原理是置換反應.用鐵置換出磷來.氯化鐵是可溶物,它與污水中的磷離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磷合物是不可溶物,這樣磷離子就沒了,磷變成了固體物。
水體里以磷酸根存在的磷元素,跟鐵離子形成沉淀,最后都到污泥里去了
七、石灰除磷用量?
除磷劑在實際使用中,可單獨使用除磷劑,將普通型除磷劑溶解為10%~20%的水溶液(如果使用增強型時則用量可減少20%)。根據生化尾水出水中所含磷酸根含量投加100~1000ppm。其對正磷酸鹽的去除率可達99.7%。
為什么使用除磷劑時需要添加石灰
在實際使用中,我們不難發現,投加除磷劑時會投加石灰一起使用。那么,為什么使用除磷劑時需要添加石灰呢?這是由于除磷劑自身為酸性藥劑,其pH值為1~
3,使用時會降低廢水中的堿度。而石灰屬于強堿性化學藥劑,其pH值為10~13%,具有提堿中和作用。
八、除磷機作用?
除磷劑的主要作用是能夠將降低水中的磷含量。
九、物理除磷原理?
物理除磷基本原理?
物理除磷基本原理 目前被研究人員普遍認同得生物除磷理論為:在厭氧/好氧條件下培養出得聚磷微生物,在經過厭氧段得釋磷后,能夠在好氧段超其生理需要得吸收磷,并將其以聚合磷得形式儲存在體內,形成聚磷污泥,并最終通過污泥得排放達到從污水中除磷得目得。
十、化學除磷與生物除磷相比有哪些特點?
化學除磷與生物除磷相比特點如下:
(1)化學法除磷最大的問題是會使污水處理場污泥量顯著增加,因為除磷時產生的金屬磷酸鹽和金屬氫氧化物以懸浮固體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最終變為處理場污泥。在初沉池前投加金屬鹽,初沉池污泥可以增加60%~100%,整個污水處理場污泥量增加60%~70%。在二級處理過程中投加金屬鹽,剩余污泥量會增加35%~45%。
(2)化學除磷不僅使污泥量增加,而且使污泥濃度降低20%左右,因此使污泥體積即污泥數量加大,由此而來是增加了處理場污泥處理與處置的難度。
(3)使用化學法除磷時,會使處理場出水增加可溶性固體含量。在固液分離不好的情況下,鐵鹽除磷有時會使出水呈微紅色。
拓展資料:
生物除磷
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將活性污泥交替在厭氧以及好氧狀態下運行,能使過量積聚磷酸鹽的積磷菌占優勢生長,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污泥中積磷菌在厭氧狀態下釋放磷,在好氧狀態下過量地攝取磷。經過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其結果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可去除污水中更多的磷。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