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氨氮高有什么現象嗎怎么處理(污水氨氮高有什么現象嗎怎么處理好)
一、污水處理氨氮值高怎么降?
污水的氨氮高,現在的主要處理方式還是生物處理為主,也就是用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把氨氮轉化為硝氮,因為問題里沒有明確的說明是什么情況,我就做一些猜測來解答。
首先,如果以前運行都還可以,突然出水偏高,就需要考慮這期間進水的水質水量的波動是不是有問題,有沒有毒害微生物的物質之類的。
如果是之前就沒有做過處理,現在需要考慮氨氮偏高的問題的話,不論是工業污水,還是生活污水都先需要完整的處理工藝,然后投加污泥培養啟動,或者現在不是有那種專用的污水處理菌種,就硝化細菌,菌種可能比污泥效果快一些,好一些。
不過菌種這方面剛發展,假的很多,要注意選擇。
二、污水預處理能去除氨氮嗎?
污水預處理,是可以去除氨氮的。
三、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氨氮高怎么處理?
要解決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氨氮高,就要知道濃度高的原因??赡軐е掳钡瑯说脑颍?/p>
1、工廠偷排,導致廢水超標排放、產生了高濃度氨氮
2、硝化菌受自身活性降低及氧傳輸濃度梯度下降
3、工藝本身的問題,曝氣池單元停留時間偏小,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也就相對較弱。
解決辦法
1、若發現出水氨氮接近排放標準上限時,應 加大進水及二級生化單元出水氨氮的檢測頻次,并應加強現場巡視,尤其是當污水收集系統中含有大量工業廢水時,需加強夜間對提升泵房的巡視。若發現有明顯工業廢水的偷排現象,一方面要取樣 化驗及備查,另一方面應減少提升泵的開啟臺數甚 至關閉提升泵,將此部分污(廢)水通過溢流管排出,以免破壞生化處理系統。若部分高濃度工業廢 水已經進入初沉池,則應加大沉池的排泥量,避免其繼續在系統內循環或進入后續主體生化處理單元。
2、若進入主體生化處理單元,并導致系統出水氨氮超標時,應采取如下應急措施:(1) 減少進水量,減小內回流比,延長好氧單元 的實際水力停留時間,提高硝化效果密切關注其他水質指標及污泥指標的變化;(2) 盡量避免出現污泥解體或污泥膨脹現象;若出現該情況則應迅速向系統中投加氓凝劑或鐵鹽,改善污泥絮凝及沉降性能;(3) 關注 pH 及 TP 情況,盡量保證系統處于弱堿性環境,必要時向系統中投加適量的Na2C03以補充硝化所需的堿度;(4) 若反應器內TP濃度顯著低于平時水平,則應向系統中補充適當的磷酸二氫餌或磷肥,改善污泥的絮凝效果及硝化能力;(5) 加大外回流比、維持生化單元相對較高的 污泥濃度,提高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6) 適當提高 DO 濃度 (2.5 -4.0 mglL) ,改善 硝化效果;(7) 待這部分污泥進入二沉池后,減少外回流量并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將此部分污泥盡快進行 無害化處理;(8) 若條件允許,可以分別測定污泥呼吸指數 及硝化速率,協助超標原因的判斷;(9) 加大取樣化驗分析頻次,檢驗所采取的應 急措施對出水水質的改善效果,否則應更換其他方 法或多種方法聯用,盡量縮短處理系統的恢復時間。
四、污水處理總氮,氨氮超標怎么解決?
樓主您好,我來為您解答下,如果總氮超標的話,需要檢測總氮中哪種氮存在超標現象(氨氮、有機氮、硝態氮、亞硝態氮)。
超標現象之一:氨氮超標,說明好氧硝化系統存在問題,這時候需要檢測和核算系統中的堿度、溶解氧、停留時間是否合理,調整后再進行下一步分析。這是第一步。超標現象之二:硝態氮超標,這中情況說明反硝化存在問題,需要核算系統的回流量,碳源是否合理(新爾特研究的反硝化菌碳氮比是5:1才能良好進行,5是碳源,1是硝態氮和亞硝態氮,不是其它的總氮,否則不準確)。超標現象之三:有機氮超標,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該有機氮非常穩定,難以破解,而是生化系統存在嚴重問題,不能把有機氮分解開來。樓主,涉及到技術點和工況較多,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需要可以聯系,希望對您有幫助。新爾特生物為您提供。五、生化處理氨氮高怎么處理?
調整前端廢水加藥量,用純堿調整。
六、如何處理高濃度氨氮污水?
高濃度氨氮廢水對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N同時又是微生物生長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
氨氮廢水的處理主要有以下的方法:
如果氨氮超高的話,可先加氫氧化鈉調節水PH11左右,通過氨氮吹脫塔用空氣吹脫,去除率可達80%左右
較低濃度的氨氮可以通過脫氮的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去除:比如說A/O、A/AO、SBR等活性污泥法,以及曝氣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的生物膜法進行處理。當然這里面涉及很多專業性的問題,需要詳細了解的話我可以給你發些資料。
七、污水廢水cod,氨氮高怎么辦?
目前最快的辦法是投加微生物污水處理菌種,比如甘度復合硝化反硝化細菌,可以一日見效,2-7天達標。
復合菌種好氧池使用方法:?
1、將好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好氧池內即可。 3、投加菌種后,當天連續曝氣 24 小時,激活菌種。
4、第二天開始進水 1/3,出水 1/3。第三天進水 2/3,出水 2/3。檢測出水數值 來控制進出水的流量大小,直至系統恢復出水達標。
特別說明:好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2-4mg/L。
復合菌種厭氧池(水解酸化池)使用方法:
1、 將厭氧池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關閉。
2、 拆開菌種包裝,以 500g 菌:1 噸水的比例將菌種投加至厭氧池或水解酸化 池內。?
3、 投加菌種后,保持靜止不動,并連續攪拌底泥即可。 特別說明:厭氧池溶氧量控制在 0.5mg/L 以內 。
八、城鎮污水處理廠氨氮排放標準城鎮污水氨氮排放標準?
一級A標準為5(8),一級B標準為8(15),二級標準為25(30) 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度時的控制指標。
(GB18918-2002)
九、黑魚魚塘氨氮高怎么處理?
氨氮的主要來源是沉入池底的飼料,魚排泄物,肥料和動植物死亡的遺骸。魚類的含氮排泄物中約80%~90%為氨氮。當氨氮的積累在水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就會使魚中毒。
如果發現塘水中氨氮超標時,可以使用甲醛、增氧劑、雙氧水或過氧化鈣,還有次氯酸鈉、沸石粉或活性炭等與塘邊土混合后投放。
氨氮超標通常發生在養殖的中后期,這時候由于殘餌和糞便的增加,池塘底部的有害物不斷沉積,造成氨氮、亞硝酸鹽等超標。
通常先試用解毒改水王或解毒凈水王分解沉降水體中的大分子有機質,然后試用底改類產品如潔底凈,分解沉積在池塘底部的有害物。
經過調節后的水質,需要定期使用小球藻源、枯草芽孢桿菌等進行肥水,穩定水質。做好這些步驟,池塘的水質基本不會惡變。
十、養殖水氨氮高怎么處理?
對蝦養殖中氨氮過高求解
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過高比較常見,我也不清楚你所說的氨氮過高是在什么時期或者什么情況下的出現的,我就針對所有的情況專門寫一篇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氨氮過高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對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離氨,其毒性比銨離子大幾十倍,并隨堿性的增強而增大。而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由于離子銨NH4+和非離子氨NH3在不同pH值條件下相互轉換,因此在控制養殖水體氨氮積累的同時,應注意pH值的調節。水體中的氨氮在pH值為7的中性條件下,非離子氨僅為氨氮總量的0.55%,95%以上是離子氨。
養殖過程中的氨氮來源:
1,深井水
很多地方的養殖塘都有抽取地下咸水用作水源或者用于補充水體鹽度和礦物質的習慣。很多深井水的氨氮含量都很高,嚴重的甚至達到2.0mg/L以上。
2,肥水不當或者肥水過度
沒有針對池塘具體所缺,盲目的使用水產肥料;在氣溫和水溫較低的早春時節,使用肥水后未見起色,又加倍補肥。尤其是使用如尿素,碳銨等化肥和大量雞糞的池塘。
3,重度消毒或者殺藻
水色較肥綠的池塘使用較重的消毒劑后,水中的藻類短時間里大量死亡被微生物分解后會釋放出大量的氨氮。
4,高密度標苗塘或者水中浮游生物旺盛
蝦苗比大蝦濾食藻類的能力強很大,池塘中的輪蟲和枝角類也同樣具有非常強的濾食藻類能力。高密度的標苗或者浮游動物旺盛,導致吸收氨氮的藻類被蝦苗和浮游動物吃掉,同時這些蝦苗和浮游動物的代謝廢物又增加了氨氮的來源。有時候養殖朋友看到水色比較清,又錯誤的肥水,導致氨氮的進一步升高。
5,加水水源為水稻田河溝
有時候加水進來后發現水中氨氮比較高,多為水稻種植者施用了較大量的化肥
養殖過程中氨氮高的處理方法:
1, 針對深井水氨氮比較高的池塘,進水后建議把增氧機多開幾天,增加曝氣。施用科沐“水毒凈”10畝/瓶進行解毒,利用“水毒凈”中的多元有機酸和EDTA,解除深井水中重金屬的毒性。解毒后引進小球藻種或者老池塘水,如此操作,等水色肥起來后,氨氮就自然被藻類吸收利用了。
2, 根據池塘水質的實際指標情況,正確的進行肥水,若出現因肥水過度導致的水體氨氮過高情況,可以選擇多開增氧機的方法促進肥水速度。
3, 使用強氯精,漂白粉等鹵素消毒劑進行消毒后,建議使用硫代硫酸鈉2畝/斤,用于去除水體余氯殘留。如果是倒藻等原因出現的氨氮過高,建議使用“優水爽”(芽孢桿菌等)5畝/包分解水中有機雜質和老化藻類,活化水體。使用“菌活一號”(乳酸糞腸球菌)發酵液潑水,20斤/畝,補充水體有益菌,降低水體PH。
4, 對于浮游動物旺盛或者高密度標苗塘,建議早喂料,多喂料,少肥水。讓蝦苗和水蛛有足夠的食物,讓水體中的藻類能夠抽空生長繁殖起來。水蛛旺盛的池塘不建議肥水,建議等水蛛高峰期過了后再開始肥水。標苗的池塘等過苗后再進行肥水。因為氨氮高,很多時候,水蛛高峰期過后和過苗后,水色很快就肥起來了。
5, 進水時要多留意水源的水質,避免農田插秧施肥季節補水。尤其是有的地方福壽螺泛濫,水稻種植者甚至會使用高毒的五氯酚鈉等水產違禁藥品殺螺,這樣的河水進入池塘后果極其嚴重。沒放苗的池塘進了這種毒水,有的一個多月都試苗失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