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方法原理分類(污水處理方法原理分類有哪些)
一、污水處理的化學方法及原理?
污水處理的主要化學方法方法有: ①中和法;②化學沉淀法;③氧化還原法 污水處理: (1)生物化學方法通常使用含有大量需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強力通入空氣的條件下,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機廢物為養料生長繁殖,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水等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
(2)中和法酸性廢水常用熟石灰中和,堿性廢水常用H2SO4或CO2中和。 (3)沉淀法 Hg2+、Pb2+、Cu2+等重金屬離子可用Na2S除去,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g2++S2-===HgS↓,Pb2++S2-===PbS↓,Cu2++S2-===CuS↓。 注意: ①一般不采用離子交換法,因為離子交換法價格昂貴。 ②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出燒杯外,還有漏斗、玻璃棒 ③分離Hg是需在通風櫥中進行,原因是Hg有揮發性,且有毒。 ④回收純凈的金屬銅時應增加冷凝回流裝置以防止污染。二、分析原理分類的方法有哪些?
一、按任務分類
定性分析:鑒定物質化學組成(化合物、元素、離子、基團)
定量分析:測定各組分相對含量或純度
結構分析:確定物質化學結構(價態、晶態、平面與立體結構)
二、按對象分類
無機分析,有機分析
三、按測定原理分類
(一)化學分析:以化學反應為為基礎的分析方法,稱為化學分析法.
化學分析分類: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稱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從與組分反應的試劑R的濃度和體積求得組分C的含量
反應式:mC+nR→CmRn X V W
特點:儀器簡單,結果準確,靈敏度較低,分析速度較慢,適于常量組分分析
(二)儀器分析:以物質的物理或物理化學性質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
儀器分析分類:電化學分析 (電導分析、電位分析、庫倫分析等)、光學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譜分析等)、色譜分析(液相色譜、氣相色譜等)、質譜分析、放射化學分析、流動注射分析、熱分析
特點:靈敏,快速,準確,易于自動化,儀器復雜昂貴,適于微量、痕量組分分析
四、按被測組分含量分類
常量組分分析:>1%;
微量組分分析:0.01%——1%;
痕量組分分析;
五、按分析的取樣量分類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