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的氨氮怎樣去除(污水處理中的氨氮怎樣去除掉)
一、怎樣去除魚缸中的氨氮?
① 物理化學脫氨
a.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投入污水中,將污水中NH4-N氯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
氯投加量與NH4-N重量比為7.6:1,由于污水水質的不同,投加量將大于理論計算值。
此外,折點氯化法還需要消耗水中堿度,理論計算1毫克/升NH4-N消耗14.3毫克/升堿度(以CaCO3計),一般需向污水中投加NaOH和石灰來補充污水堿度的不足;并且尚需對出水余氯進行脫除,以免毒害魚貝類水生生物,余氯脫除可用還原劑二氧化硫將余氯還原成氯離子或用活性炭床過濾吸附。
采用折點氯化法脫氨氮,工藝復雜,投氯量大,再加上補充堿度、余氯脫除等工藝環節,而且投氯尚會產生一些新的有毒有害物質。
b. 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
離子交換樹脂對各種離子所表現的不同親和力或選擇性是離子交換的基本條件。目前在污水處理中主要采用沸石天然離子交換物質作為離子交換物質,但該法在國內尚無應用。
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進入交換柱的SS值不應大于35毫克/升,以免增加水頭損失,堵塞沸石床;吸附飽和后必須對沸石進行再生,以恢復其離子交換能力;無運行管理經驗。
c. 空氣吹脫法去除氨氮
污水中的氨氮大多以銨離子(NH4+)和游離氨(NH3)形式存在,并在水中保持平衡。當pH值升高時,污水中游離氨的比率增加,當pH值升高到11左右時,水中的氨氮幾乎全部以NH3形式存在,若加以攪拌、曝氣等物理作用可使氨氣從水中向大氣轉移。
氨吹脫包括三個工藝過程:一是提高污水pH值,將污水中NH4+轉變為NH3;二是在吹脫塔中反復形成水滴;三是通過吹脫塔大量循環空氣,增加氣水接觸,攪動水滴。
該工藝方案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需對污水調節pH值,投加大量石灰,藥劑投加量大,另外還產生大量的污泥,增加處理難度和污泥處理量:由于需要大量循環空氣,故動力費用較高;該方法在城市污水處理中尚無使用先例,也缺少運行管理經驗,因此不推薦采用。
② 生物脫氮
氮是蛋白質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微生物的元素之一,一部分進入細胞體內的氮將隨剩余污泥一起從水中去除。這部分氮量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機物被氧化的同時,污水中的有機氮也被氧化成氨氮,并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齡足夠長的情況下進一步氧化成硝酸鹽。
反硝化菌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硝酸鹽(NO-3-N)中的氮作為電子受體,氧化有機物,將硝酸鹽中的氮還原成氮氣(N2),從而完成污水的脫氮過程,生物脫氮工藝是目前廣泛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
二、如何去除河流中氨氮?
作為一個修下水道專業的來說說吧
上面已經提到了化糞池,化糞池處理過后的污水一般都是通過市政管網流入污水處理廠,然后大一點的雜物(屎)會在第一步粗格柵和細格柵被去掉,這部分應該屬于垃圾,然后被運走。
一部分很細和污水(尿和各種混合液)進入大池子,然后加各種東西反應個幾個小時,再進入另外池子把污水的膠體沉淀下來,到這一部分污水就處理的差不多了,但是還不能排放,因為生活污水(屎尿)里面氨氮比較多,還得用流入另外幾個裝滿微生物的池子。通過一系列工藝流程把氨氮變為氮氣排掉,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規范上有要求的物質也大部分在這一步去掉。水里的微生物也在要在出水前沉淀掉。最終出水達標后會被排入最近的河或者湖里,但這個也有相關規范。
第一個沉淀池和第二個沉淀池的產物稱為污泥,這個得運到專門處理的地方處理,污泥屬于危廢,隨意傾倒是要罰款的。
然后再告訴你我們用的自來水也是來自這些湖泊、河流(具體也相關取水規范),自來水廠再進行處理加壓送給你用。
最后,部分小區有中水的,中水來源雖然不是沖廁的水,但是來自洗澡水啊這些相對比較干凈的水,然后也經過上面的處理方法,只不過最后不是排到河里而是自己送到居民樓的中水系統和其他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地方(比如說綠化)。順便一提,新加坡有那種瓶裝飲用水也是中水(洗澡水)。
三、養魚的污水怎樣去除氨氮?
污水脫氮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兩大類,目前生物脫氮是主體,也是污水處理中經濟和常用的方法,生物脫氮工藝較多,原理一樣;物理化學脫氮主要有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空氣吹脫法去除氨氮。
① 物理化學脫氨
a.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
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是將氯氣或次氯酸鈉投入污水中,將污水中NH4-N氯化成N2的化學脫氮工藝。
氯投加量與NH4-N重量比為7.6:1,由于污水水質的不同,投加量將大于理論計算值。
此外,折點氯化法還需要消耗水中堿度,理論計算1毫克/升NH4-N消耗14.3毫克/升堿度(以CaCO3計),一般需向污水中投加NaOH和石灰來補充污水堿度的不足;并且尚需對出水余氯進行脫除,以免毒害魚貝類水生生物,余氯脫除可用還原劑二氧化硫將余氯還原成氯離子或用活性炭床過濾吸附。
采用折點氯化法脫氨氮,工藝復雜,投氯量大,再加上補充堿度、余氯脫除等工藝環節,而且投氯尚會產生一些新的有毒有害物質。
b. 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
離子交換樹脂對各種離子所表現的不同親和力或選擇性是離子交換的基本條件。目前在污水處理中主要采用沸石天然離子交換物質作為離子交換物質,但該法在國內尚無應用。
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進入交換柱的SS值不應大于35毫克/升,以免增加水頭損失,堵塞沸石床;吸附飽和后必須對沸石進行再生,以恢復其離子交換能力;無運行管理經驗。
c. 空氣吹脫法去除氨氮
污水中的氨氮大多以銨離子(NH4+)和游離氨(NH3)形式存在,并在水中保持平衡。當pH值升高時,污水中游離氨的比率增加,當pH值升高到11左右時,水中的氨氮幾乎全部以NH3形式存在,若加以攪拌、曝氣等物理作用可使氨氣從水中向大氣轉移。
氨吹脫包括三個工藝過程:一是提高污水pH值,將污水中NH4+轉變為NH3;二是在吹脫塔中反復形成水滴;三是通過吹脫塔大量循環空氣,增加氣水接觸,攪動水滴。
該工藝方案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需對污水調節pH值,投加大量石灰,藥劑投加量大,另外還產生大量的污泥,增加處理難度和量:由于需要大量循環空氣,故動力費用較高;該方法在城市污水處理中尚無使用先例,也缺少運行管理經驗,因此不推薦采用。
② 生物脫氮
氮是蛋白質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微生物的元素之一,一部分進入細胞體內的氮將隨剩余污泥一起從水中去除。這部分氮量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機物被氧化的同時,污水中的有機氮也被氧化成氨氮,并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齡足夠長的情況下進一步氧化成硝酸鹽。
反硝化菌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硝酸鹽(NO-3-N)中的氮作為電子受體,氧化有機物,將硝酸鹽中的氮還原成氮氣(N2),從而完成污水的脫氮過程,生物脫氮工藝是目前廣泛采用的。
四、氨氮去除率?
NH3-N 去除率=(C進-C出)/ C進 x 100%
即:進口氨氮監測濃度減去出口氨氮監測濃度再除以進口氨氮濃度,用百分數表示。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指標。
五、污水處理中氨氮太低的原因?
可能存在3個原因:
1)好氧末端曝氣過高,氧氣隨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做電子受體,阻礙了硝酸鹽的還原,故總氮高:
2)回流比不合適,一般100%的污泥回流比意味著50%的硝氮進行反硝化;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段國內控制比例大約從100%-300%。
3)進水碳源不足,氨氮過低,可以理解成COD去除良好情況下自養菌氧化過程足夠長,COD進水濃度低,可以造成反硝化碳源缺乏,好氧段COD負荷低,氨氮氧化過程相應延長。
六、怎樣去除電鍍廢水中的氨氮?
只是去氨氮還有其它的嗎?氨氮有多高呢?如果是電鍍廢水中氨氮及總氮、總磷比較高,在環保通上有人給出這樣的回復。可以先去氨氮,一般現在氨氮去除工藝主要有吹脫法、MAP、折點氯等方法去除。鑒于考慮到物化藥劑不能對生化階段產生影響,故可考慮用鋁鹽來去除正磷,不建議用石灰法,因為石灰法反應PH值較高,需要到達11以上,出水會對生化系統帶來影響。
然后經物化預處理的廢水再進生化反應。具體的廢水處理問題,你可以到環保通提問,那兒有經驗的人比較多。
七、垃圾滲透液中的氨氮如何去除?
垃圾滲濾液氨氮處理辦法有以下3種:
離子交換法:離子交換實際是不溶性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 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的其它同性離子的交換反應,是一種特殊的吸附過程。
用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時,常用離子交換劑沸石、活性炭等,也有研究采用合成樹脂。
生物處理法:目前,生物法是實際應用中使用最廣泛的處理低濃度氨氮廢水的方法。
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氨態氮轉化為n2 和nxo 氣體的過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反應過程。
化學氧化法:利用氨氮去除劑SN把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此方法不用停產改變工藝,投加具有強烈的靈活性,環保無2次污染且反應快速。廣州希潔建議的3種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八、食用堿去除氨氮?
在堿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系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效率與溫度、pH、氣液比有關。
九、如何去除水中氨氮?
氯氣除氨氮是通過變為次氯酸,進而氧化氨變為氮氣實現的,從化合價考慮,一分子氯氣可以生成一分子次氯酸,氯是正1價,氨中的氮則是負3價,次氯酸氧化后變為負1價,氨中的氮變為零價 Cl: 1-->-1, 價態變化為2,N:-3-->0, 價態變化為3,那就是說三分子氯氣(分子量71)可以氧化兩分子氨氮(N式量14)變為氮氣,換算為質量比有(3 x 71 )/(2 x 14)= 7。 6,即: 1 mg 氨氮需要消耗 7。 6毫克氯氣 在實際操作中,氯氣在通入水中的過程轉化為次氯酸不完全和一部分流失,一般1 mg氨氮要8-10mg氯氣,在向水中通氯時要控制pH值在6-7之間,時間在半小時到2小時,不能太長,不然會產生有害的氯胺等物質。
十、養雞怎么去除氨氮?
1) 物理處理法
物理處理是指通過物理方面的重力或機械力作用使污水水質發生變化的處理過程。物理處理方法通過格柵、沉淀、過濾等,去除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雜質、飼料殘渣、豬毛豬尿及其它可以堵塞或磨損管道和水質的物質。
2)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是利用化學反應的作用去除水中的雜質。化學處理方法通過混凝、消毒、中和等,溶解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如酸堿性有害物,各種有機溶劑等。
3)生物處理法
生物處理是微生物(如甘度污水處理菌種)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解和轉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