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污水最基本的處理(醫院污水最基本的處理方法是)
一、什么處理是醫院污水最基本處理?
無害化處理是醫院污水處理的基本處理
二、醫院污水處理原理?
醫院污水來源及成分復雜,危害性大。醫院污水的來源主要是醫院的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術室等排放的污水。醫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的特征。
1.化學試劑法化學試劑法是一種傳統的醫院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是向污水中加入液氮、臭氧、次氯酸鈉溶液等化學試劑,將污水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氧化,使有害物質凝聚、吸附和沉淀。
2.二氧化氯消毒法二氧化氯消毒法是近年來醫院污水處理中廣泛使用的一種處理污水的方法,具有高效性、安全性、穩定性、持續性等多方面的優勢,二氧化氯不僅可以將污水中的微生物消滅,還可以氧化水中的某些金屬離子,同時能夠降低水溶液的渾濁度、顏色和異味,此外,二氧化氯消毒效果較為顯著,能夠快速與污水進行反應,縮短了和污水接觸的時間,并且接觸池占地面積也無需太大,極大地節省了醫院的資金使用,是醫院處理污水的主要方式之一。
三、醫院污水處理費用?
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中,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對危險廢物的處置費明確了相關收費標準。而危險廢物處置費主要包含醫療廢物處置收費和其他廢物處置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國醫療廢物產量激增,全國各地醫療廢物處置收費標準又有什么不同呢?
以床位計費,一般分為有固定床位和無固定床位,有固定床位按照元/床·日進行收費,無固定床費的按實際產生廢棄物數量進行收費。例如河北,有固定床位的醫療機構,每床1.6元-5元/日,無固定床位的按實際產生廢棄物數量2.7元-6元/公斤收取;湖北,有固定床位的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收費1.1-3元/床·日;無固定床位的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收費,按醫療單位收費40-70元/單位·月。
同時,也有地方對產生醫療廢物數量不穩定的單位調整了不同的收費標準。例如陜西面對產生醫療廢物數量不穩定的單位,按照2元-6元/千克的標準收取,或參照此標準,由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與產生單位協商確定。
上下浮動的“一口價”居多。與按床位收費不同,例如北京的醫療廢物收費標準為不高于3000元/噸 ,高安屯醫療廢物處理廠醫療廢物處理價格2873元/噸;安徽則按最高3.3元/公斤或1.5-2.5元/日不等的標準;山東則按照1-2.5元/天·床,或40-350元/月的標準。
四、醫院污水處理的流程是?
污水分類根據醫院分類,分為傳染病醫院和綜合醫院。醫院污水處理后排放去向分為排入自然水體和通過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兩類。采用工藝主要采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選擇原則醫院廢水處理流程工藝選擇原則為:對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采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后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污水工藝醫院污水處理流程: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工藝對于處理出水最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需加強其處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減少消毒劑用量。
工藝強化途徑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
1、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2、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工藝說明1、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2、一級強化處理工藝流程:醫院污水經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混凝沉淀池進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進入接觸池進行消毒,接觸池出水達標排放。
3、調節池、混凝沉淀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
4、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工藝特點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可以提高處理效果,可將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去除,提高后續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劑的用量。
其中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現有設施,減少投資費用。適用范圍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強化處理適用于處理出水最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二級處理工藝工藝流程說明1、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接觸消毒”。醫院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
調節池內設提升水泵,污水經提升后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出水達標排放。調節池、生化處理池、接觸池的污泥及柵渣等污水處理站內產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運焚燒。
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2、二級處理工藝流程(非傳染病和傳染病污水):傳染病醫院的污水和糞便宜分別收集。
a/生活污水直接進入預消毒池進行消毒處理后進入調節池,病人的糞便應先獨立消毒后,通過下水道進入化糞池或單獨處理。
b/各構筑物須在密閉的環境中運行,通過統一的通風系統進行換氣,廢氣通過消毒后排放。工藝特點1、好氧生化處理單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好氧生化處理可選擇接觸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如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等工藝2、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高效好氧處理工藝,可以降低懸浮物濃度,有利于后續消毒。
五、醫院污水處理投藥的標準?
醫院污水處理是根據上級環保部門要求,按比例的規定每天投藥的標準執行,每天都要化驗后登記存檔。以被抽查。
六、醫院污水處理的關鍵是?
1建立健全污水處理日常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污水處理規程,建立污水處理意外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明確污水處理管理部門,落實專(兼)職人員負責,明確崗位責任。
2污水處理人員應經過培訓,掌握污水消毒處理和安全管理等相關知識。污水處理人員工作時,應穿戴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工作服、橡膠手套、防護口罩、防護眼罩、膠鞋等)。
3應設置污水處理設施,將產生的污水收集并消毒后排放。醫療機構門診、病房、手術室、各類檢驗室、病理解剖室、放射室、洗衣房等處排出的診療、生活及糞便污水均應接入污水處理設施。
4污水處理設施應采取防腐蝕、防滲漏、防凍措施,確保安全耐用;應做好防盜、防兒童接觸等安全管理措施;設施應加蓋;應便于清潔和污泥清理;污水處理設施消毒接觸池出口應設置污水消毒效果監測采樣口;應標注簡易構成示意圖,進水口、消毒劑投放口、監測采樣口、排放口應標有醒目標識。
5應選擇殺菌效果好、操作簡單、安全、適用的消毒方法。自動或人工投放消毒劑,均應計量準確,能滿足污水消毒要求。
6投放的消毒劑與污水接觸時間應不少于1小時。使用消毒器械對污水進行消毒的,應按照相關標準和說明書確定作用時間。做好污水消毒處理記錄。
7應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選擇符合要求的消毒劑和消毒器械;使用的消毒劑應配備足量,置于有蓋容器中密封保存,在通風、干燥、陰冷、避光處存放。做好消毒劑采購、索證、使用登記。
8應做好日常運行管理,并做好記錄;建立并執行定期檢查和維修制度,設施發生故障時應及時檢修,采取應急處理措施,并做好相應記錄。
9做好污水檢測。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污水消毒的,應配備符合要求的污水總余氯檢測儀(或測氯試紙),每日2次(連續性消毒)或每次排放前(間歇式消毒)對消毒接觸池出口處污水進行總余氯監測并做好記錄。消毒后污水總余氯檢測值應在2-8mg/L之間。應按照GB18466要求,對消毒后污水開展糞大腸菌群數、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或結核桿菌等微生物監測。
10進行達標排放。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污水,達到GB18466規定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污水處理系統。城鎮醫療機構按照規定辦理 “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
七、醫院污水處理余氯標準解釋?
接觸池出口的余氯控制在3-10mg每升滿足一級標準肯定是可以的了 如果城市管網允許二級標準可以放寬采用二級 這樣可以節省氯的投加量 減少運行成本
接觸池的出口總余氯 指的是 接觸消毒池 出口的污水中的的氯的總含量 就是接觸氧化 剩余的余氯總量 也就是出口總余氯量
接觸消毒池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加氯等強氧化劑對水中的細菌病毒 進行消毒 處理 殺死污水中的病原菌及病毒 ,經過消毒處理后 病原菌和病毒會被全部殺死 但是有些病原菌會轉化為孢子之類的繁殖體 為了防止這些繁殖體在次繁殖 必須在污水中 保留一定量的消毒劑 對病原菌進行控制 ,這個道理和自來水中保證余氯的要求一致。
八、醫院污水大腸桿菌超標怎么處理?
醫院污水大腸桿菌超標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處理:
可以安裝一臺DCW次氯酸發生器,這種設備使用鹽和水電解生成高濃度次氯酸殺菌溶液,智能投加到污水中,依靠次氯酸的氧化性,可以徹底殺滅污水中的大腸桿菌,殺菌后可完全降解,不會產生其他有害殘留。
水大腸桿菌是一種污染性比較強的物質,一般在處理的時候就會將其限制在一個標準值范圍之內,一旦超標就說明出現了問題。
九、醫院污水處理有何要求?
醫院污水處理是指專門處理醫院排放的污水的處理方式。醫院的污水,除一般生活污水外,還含有化學物質、放射性廢水和病原體。因此,必須經過處理后才能排放,特別是肝炎等傳染病病房排出來的污水,須經消毒后才可排放。
無集中式污水處理設備的醫院,對有傳染性的糞便,必須單獨消毒使其無害化。
常用消毒劑有漂白粉、液氯、次氯酸鈉、臭氧。
對含放射性同位素的污水,應按同位素處理要求處理。醫院污水在處理過程中,沉淀的污泥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須經消毒(常用熟石灰消毒)或高溫堆肥后方可用作肥料。
十、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驗收標準?
答: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驗收標準:《醫院污水排放標準》GBJ 48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