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碳達峰會時間?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國家主席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講話,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2020年9月30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2020年11月12日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2020年11月17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二十次會晤、2020年11月22日G20峰會、2020年12月12日氣候雄心峰會上主席多次提及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并表示中方將制定實施規劃。
現代大國的崛起,伴隨著責任與擔當。未來國際社會舞臺,中國在低碳領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碳中和能夠推動綠色的生活、生產,實現全社會綠色發展。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院士提出,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雙目標主要有九個抓手:
一是“能源減碳”與“藍天保衛戰”協同推進。二是節能、提效潛力巨大。三是電力行業減排。四是交通行業減排。五是工業減排。六是建筑(包括建造和運行)推動電氣化。七是通過固廢資源化利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八是發展碳匯并鼓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碳移除碳利用技術。九是將碳交易、氣候投融資、能源轉型基金、碳中和促進法作為引導碳減排的政策工具。
他認為,碳達峰、碳中和雙目標是基于中國國情和科學論證的目標,不僅有路徑、可操作,而且將帶動一系列技術進步,帶來新投資、新產業、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等和新的發展方式,深刻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及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共贏和可持續發展。
“碳達峰、碳中和是參與全球的世紀大考,是從工業文明時代走向生態文明時代人類文明的趕考,中國不能落伍,歷史要我們考出好成績。”杜祥琬說。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