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體認定標準?
黑臭水體認定標準?
黑臭水體是指將對已經被污染的河流、湖泊等水體進行治理通過治理去除其氣味,改善其色度,去除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使其水質清澈無異味,達到相關標準。
污水處理是指將居民生活或者生產中產生并且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目的是使水質中含有的各項指標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進而排放到水體中。
黑臭水體判定標準
黑臭水體,目前的主流定義是以溶解氧、臭閾值、透明度和色度四個指標進行水體質量考量,其中有一項不達標就可稱為黑臭水體。黑臭水體是一種嚴重的城市病,城市黑臭水體除污染水質、散發惡臭外,其滋生的微生物導致黑臭水體周邊空氣污染,甚至引發個體疾病或傳染性疾病暴發。
黑臭水體是怎樣形成的?
1.生活污水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呈急劇上升趨勢,由于生活污水沒有完全接污納管及肆意排放等原因,一部分生活污水流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中耗氧性有機物和氮磷進入水體后,無論其是否有充分的溶解氧,在適合的水溫下都將受到好氧放線菌或厭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種類發臭物質,加劇了城市水體黑臭程度。
2.工業廢水
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或處理后不達標的廢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等水體后,廢水中自有的惡臭物質及有機污染物質同樣受到好氧放線菌或厭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種類發臭物質,長期以往導致了河流有機污染嚴重、普遍水體黑臭現象的原因。
3.畜禽糞便
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迅猛,規?;B殖戶和養殖專業合作社逐年增多,隨之而來的是畜禽污染問題,畜禽污水未經處理任意流失,污染附近河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條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根據流域生態環境功能需要,明確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組織開展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監測、評價,實施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預警??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生態環境功能需要,組織開展江河、湖泊、濕地保護與修復,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源涵養林、沿河沿湖植被緩沖帶和隔離帶等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程,整治黑臭水體,提高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從事開發建設活動,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流域生態環境功能,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