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法生活污水處理有什么優缺點
優點:?
1.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出水水質良好穩定;?
2.容積負荷高,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
3.剩余污泥產量少
4.抗負荷沖擊能力強,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5.可攔除大部分致病菌,減少消毒劑用量?
6.操作管理簡單,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
7.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缺點:?
1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
2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
3 能耗高,能耗是造成MBR運行費用高的主要原因。?
MBR 工藝廢水處理具有以下主要特點:優點:1 出水水質優質穩定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質優于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 CJ25.1-89 ),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2 剩余污泥產量少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3 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4 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5 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停留時間( SRT )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6 易于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缺點:膜-生物反應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于傳統污水處理工藝;2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3 能耗高:首先 MBR 泥水分離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膜驅動壓力,其次是 MBR 池中 MLSS 濃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夠的傳氧速率,必須加大曝氣強度,還有為了加大膜通量、減輕膜污染,必須增大流速,沖刷膜表面,造成 MBR 的能耗要比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高。由于膜通量的提高、膜壽命的延長會大幅度降低MBR的運行費用,因此,在保證出水水質的前提下,膜通量應盡可能大,這樣可減少膜的使用面積,降低基建費用與運行費用。因此控制膜污染,保持較高的膜通量,是MBR研究的重要內容。而膜通量與膜材料、操作方式、水力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能耗能耗是污水處理工藝的一個重要的評價指標,直接關系到處理方法的可行性。目前,常規分離式MBR運行能耗為3~4 kW?h/m3,淹沒式MBR運行能耗為0.6~2 kW?h/m3,高于活性污泥法的0.3~0.4 kW?h/m3。較高的動力費用是MBR推廣應用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許多研究結果也表明:能耗是造成MBR運行費用高的主要原因。分離式MBR的能耗組成:泵的熱能損失、曝氣能耗、管道阻力能耗、膜組件能耗和回流污泥水頭損失能耗,其耗能大小依次為:膜組件>泵>曝氣>管道>回流污泥,膜組件能耗占總能耗的40%~50%,其中80%用于膜過濾的能量以熱能的方式散發。其中曝氣的能耗占總能耗的96%以上。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資料參考與易凈水網資料庫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