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植物凈化污水
放養水生維管束植物(簡稱水生植物)這類自養型水生植物對水污染有很好的忍耐性,它不僅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環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體質量,而且能消除許多污染元素。目前已經發現其中許多種類對有機污物、酚氰農藥和重金屬元素都有很強的凈化能力。象茭白、慈姑對生活污水BOD去除率可達80%以上;香蒲、眼子菜、鳳眼蓮可去除石油廢水有機污染物達95%,蓼屬植物在水中DDT為0.3ppb時,體內濃度可達30.3ppm,富集系數為10萬。鳳眼蓮在含3ppm的Pb水中,體內可蓄積5468ppm,為水中Pb濃度的1823倍,在含6ppm的Cd水中,莖葉吸收Cd可達700ppm,根的含量是莖葉的10~16倍,一畝水面鳳眼蓮每4天就能從廢礦水中取得75gAg。不少水生植物的生長速度快,能吸收大量N、P、K營養元素。每公頃鳳眼蓮每年可吸收N1989kg、P 322kg、K 3188kg;放養水面60%的小球藻、綠藻、柵藻只需1天就可使水中的N、P、Fe、Na含量下降55%,9天就可使污染濃度幾乎接近于零,完全能把生活污水變成飲用水。種養蘆葦、菱、蒲草等能凈化工業廢水中有毒物。如氰在蘆葦體內與絲氨酸結合成丙氨酸,繼而轉化成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而失去氰的毒性;As、Hg、Cd被貯積在水草體內,從而降低廢水有毒物濃度。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