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污水凈化處理的一般方法和程序是什么
一般城市污水處理要求達到二級處理程度。即進行生物處理。
一般為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生物處理過程-二沉池-消毒-排放或做三級處理
生物處理有很多種,一般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常用的活性污泥法又有氧化溝、SBR工藝、ICEAS工藝、AB法等工藝,生物膜法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等。這些只是一些常用的基本處理方法。
有些水源富營養(yǎng)化嚴重的地區(qū)要求對污水進行脫磷除氮的處理,還有AO工藝和A2O工藝等等。
建議自行查閱一些污水處理方面的書籍。
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生活污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濕地(種植根系發(fā)達、喜濕、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后排放的方法進行處理,主要適用于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建成后運行費用基本為零,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將城市生活污水輸送到城市周圍的農村,利用農村廣闊的土地來凈化城市生活污水。將是一勞永逸與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應生活用自來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為例:普通的污水處理設施造價1000元/立方。建設成本10億,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億.采用土壤凈化法建設成本1000元/立方,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億.同時年節(jié)約農用水資源3.6億立方,節(jié)約化肥約1萬噸/年,減少農藥用量5噸/年,綜合效益可觀。3.生活污水處理新技術:分散式處理生活污水分散式生物集成處理系統(tǒng)是針對生活污水的一種新型、經濟環(huán)保的處理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備設備投資少、運行成本低、安裝簡便等優(yōu)勢,利用生物強化技術對污染物進行高效降解,可實現(xiàn)對生活污水就地、就近處理,并達到水資源循環(huán)再生利用的目的。該系統(tǒng)作為傳統(tǒng)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的有效補充,逐步在城鎮(zhèn)居住社區(qū)、賓館酒店、旅游景區(qū)、新農村社區(qū)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具有設備占地面積小、無須鋪設管網、設備集成度高等特點,因此基礎設施費用及土建費用在整體投資中占比較小,僅30%左右,而約有70%的投資主要用于對污水處理設備的采購和安裝。
第一種可直接利用的污水,家庭就可以直接處理了,如:淘米水,洗菜的水、洗衣服的水等生活用水,淘米水、洗菜水等可以直接用了澆花、澆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2第二種不能直接利用的,就有一下幾自方法:1) 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沉淀法(重力分離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于1的懸浮物; 過濾法(濾網 沙層 活性碳)可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蒸發(fā)法用于濃縮廢水中不揮發(fā)性和可溶性物質,另外還有離心分離法、汽浮(浮選)法、 高梯度磁分離法等。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處理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狀物質。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堿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作用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和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此外還有混凝法和化學沉淀法等。3) 物理化學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萃取法、膜析法、蒸發(fā)法。4)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還有生物膜法、生物塘法。5) 污泥土地處理法:用于有機質處理。污水灌溉,慢速下滲,快速下滲就要通過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然后在循環(huán)使用,用來沖廁所等用。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