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工廠產生兩種廢水,一種是工業廢水,另外一種是電池廢水 應該執行哪類排放標準?
應當各自執行排放標準,要是環保意識很強的業主,應該執行高標準為宜。有利于環境保護。
求一個簡易鎳輕電池充電電路!
最簡易鎳輕電池充電電路就是普通5V電源接小阻值大功率電阻接電池就可以了,自己計算好充電時間,別充過頭了,呵呵~~~
當然如果是個滑動變阻器就更好了.
電池污染水源,人渴了會怎么樣?電池在水中多長時間開始有毒?
電池主要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科學調查表明,一顆鈕扣電池棄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
目前我國電池生產企業有1400多家,1999年已達到150億節。我國約有3.66億個家庭每年大約需要電池近44億節。,而且多數在國內消耗。與世界不少國家相比,我國廢電池回收率極低。據了解,我國生產的電池有96%為鋅錳電池和堿錳電池,其主要成分為錳、汞、鋅、鉻等重金屬。廢電池無論埋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屬成分都會隨滲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積月累,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1998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上定出汞、鎘、鋅、鉛、鉻為危險廢棄物:
汞:汞即水銀,是一種液體金屬。比重13.6,熔點-39.3℃、沸點357℃。汞在常溫下即可蒸發,其蒸氣無色無味,比空氣重七倍。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毒性更大。魚在含汞量0.01-0.02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就會中毒;人若食用0.1克汞就會中毒致死。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當汞進入人體后,即集聚于肝、腎、大腦、心臟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經性中毒和深部組織病變,引起疲倦,頭暈、顫抖、牙齦出血、禿發、手腳麻痹、神經衰弱等癥狀,甚至會出現精神混亂,進而瘋狂痙攣致死。有機汞還能進入胎盤,使胎兒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或癡呆。汞的毒性是積累性的,往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反應出來。食物鏈對汞有相當大的富集能力。如淡水魚和浮游植物對汞的富集倍數為一千,淡水無脊椎動物為十萬,海洋植物為一百,海洋動物為二十萬。食用被汞污染的水產品,產生甲基汞中毒,關.頭暈,四肢末梢麻木,記憶力減退,神經錯亂,甚至死亡,還影響孕婦胎兒畸形。
鉛:鉛的分子量是278,是一個重金屬元素,重金屬元素進入人體內會使體內的蛋白質發生變性,也就是使蛋白質正常功能受到損壞,從而使人體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食用含鉛食物,會影響酶及正常血紅素合成,影響神系統,鉛在骨骼及腎臟中積累,有潛在的長期影響。
鎘: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痛”就是因鎘污染而致。含鎘的礦山廢水污染了河水及河兩岸的土壤、糧食、牧草、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慢慢積累,在腎臟和骨骼中。會取代骨中鈣,使骨骼嚴重軟化,骨頭寸斷;鎘會引起胃臟功能失調,干擾人體和生物體內鋅的酶系統,使鋅鎘比
降低,而導致高血壓癥上升。鎘毒性是潛在性的。即使飲用水中鎘濃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體(特別是婦女)組織中積聚,潛伏期可長達十至三十年,且早期不易覺察。資料表明,人體內鎘的生物學半衰期為20~40年。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療極為困難。因此,各國對工業排放“三廢”中的鎘都作了極嚴格的規定。日本還規定,大米含鎘超過1毫克/公斤即為“鎘米”,禁止食用。日本環境廳規定0.3ppm為大米中鎘濃度的最高正常含量。由于鎘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鎘,只能改變其存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隔,只能改變其存在方式和轉移其存在的位置,并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鎘廢水的處理應盡量與回收利用結合。
鉻:鉻是一種具有銀白色光澤的金屬,無毒,化學性質很穩定,不銹鋼中便含有12%以上的鉻。常見的鉻化合物有六價的鉻酐、重鉻酸鉀、重鉻酸鈉、鉻酸鉀、鉻酸鈉等;三價的三氧化二鉻(鉻綠、Cr2O3);二價的氧化亞鉻。鉻的化合物中以六價鉻毒性最強,三價鉻次之。據研究表明,鉻是哺乳動物生命與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鉻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成人每天需500-700微克鉻,而在一般伙食中每天僅能提供50-100微克。紅糖全谷類糙米、未精制的油、
小米、胡蘿卜、豌豆含鉻較高。鉻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微量鉻可提高植物收獲量;但濃度稍高,又可抑制土壤內有機物質的硝化作用。鉻酸、重鉻酸及其鹽類對人的粘模及皮膚有刺激和灼燒作用、并導致傷、接觸性皮炎。這些化合物以蒸氣或粉塵方式進入人體,均會引中鼻中隔穿孔、腸胃疾患、白血球下降、類似哮喘的肺部病變。皮膚接觸鉻化物,可引起愈合極慢的“鉻瘡”,當空氣中鉻酸酐的濃度達0.15~0.31毫克/立方米時就可使鼻中隔穿孔。三價鉻還是一種蛋白凝聚劑。有人認為,六價鉻可誘發肺癌。此外,六價鉻,特別是鉻酸對下水系統金屬管道有強文化館作用,濃度2為0.31mg/l的重鉻酸鈉即可腐蝕管道。含3.4-17.3mg/l的三價鉻廢水灌田,就能使所有植物中毒。鉻的污染主要由工業引起。鉻的開采、冶煉、鉻鹽的制造、電鍍、金屬加工、制革、油
漆、顏料、印染工業,都會有鉻化合物排出。如制革工業通常處理一噸原皮,要排郵含鉻410mg/l的廢水50-60噸;若每天處理原皮十噸,則年排鉻72-86噸。鉻進入人體內,分布于肝、腎中,出現肝炎和腎炎病理。
這些電池的組成物質在電池使用過程中,被封存在電池殼內部,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經過長期機械磨損和腐蝕,使得內部的重金屬和酸堿等泄露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就會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的食物鏈.生物從環境中攝取的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逐級在較高級的生物中成千上萬地富積,然后經過食物進入人的身體,在某些器官中積蓄造成慢性中毒。日本的水俁病就是汞中毒的典型案例。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