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做到低碳排放
如何在家做到低碳排放
1、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4、綠化不僅是去郊區種樹,在家種些花草一樣可以,還無須開車;
5、是的,一只塑料袋5毛錢,但它造成的污染可能是5毛錢的50倍;
6、完美的浴室未必一定要有浴缸;已經安了,未必每次都用;已經用了,請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7、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8、想避開車來說,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一不擔心油價漲,二不擔心體重漲;
9、沒必要一進門就把全部照明打開,人類發明電燈至今不過130年,之前的幾千年也過得好好的;
10、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11、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反祖沖動;
12、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1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他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4、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么;
15、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16、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7、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8、婚禮儀式不是你憋足28年勁甩出的面子,更不是家底積累的PK。如今簡約、低碳才更是甜蜜文明的附件值;
19、認為把水龍頭開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盤碗洗得更干凈,那只是心理作用;
20、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衣服攢夠一桶再洗不是因為懶,而是為了節約水電;
21、把一個孩子從嬰兒期養到學齡前,話費確實不少,部分玩具、衣物、書籍用二手的就好;
22、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24、等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25、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聲部少電;
26、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可能既廢油,還傷發動機;
2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送了,靠慣性滑過去;
28、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洗個澡用掉四五十升水,潔癖也不用這么夸張;
29、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30、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31、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32、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33、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這筆帳算起來還真不太?。?/p>
34、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僅可以調暗,或者干脆關掉;
35、如果熱水用得多,不妨讓熱水器始終通電保濕,因為保濕一天所用的電,比一箱涼水燒到相同溫度還要低;
36、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37、可以把馬桶水箱里的浮球調低2厘米,一年可以省下4立方水;
38、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做到心中有數;
39、買電器看節能指標,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方法了;
40、實驗證明,中火燒水最省氣;
41、10年前亂丟電池還可以能是無知,現在就完全是不負責任了;
42、隨身常備筷子或勺子,已經是環保人士的一種標簽;
43、冰箱內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積的80%為宜,放得過多或過少,都費電;
44、開短會也是一種節約-照明、空調、音響等等;
45、沒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費電的;
46、非必要的話,盡量買本地、當季產品,運輸和包裝常常比生產更耗能;
47、植樹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單,排多少,吸多少;
48、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不僅環保、時尚,而且優雅、耐穿;
49、烘干真的很必要嗎?還是多讓你的衣服曬曬太陽吧;
50、美國有統計表明:離婚之后的人均資源消耗量比離婚前高出42%-61%,讓我們用婚姻保護地球吧!
51 少開車
低碳 讓校園更美麗
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我們人類燃用能源,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樸一些,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要污染它。要做到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
記得去年夏天,天氣非常熱,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里看電視。爸爸離開沙發,走到空調下,找了找空調遙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幾下。之后又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我好奇的問爸爸:“爸爸,你剛才干什么的呀?”爸爸說:“沒干什么!”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調下,拿起空調遙控器,看了一眼,呀,原來爸爸把空調調到了24攝氏度,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快跟爸爸說叫他把空調關掉吧,如果我們把空調關掉,把電風扇打開,那能減少多少排碳量??!” 又為大自然節省了能源。
記得還有一次,我和媽媽要去買紙盤,由于第二天要用,我們晚上才去超市。出門時,媽媽對我說:“一會兒到超市車停哪兒呢?”我連忙對媽媽說:“不行不行!如果開車去,沒地方停,最重要的是開車去會排出多少碳哪!”媽媽聽了我的話,陪我走到了超市。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很有價值的班會,班會的主題為“校園低碳”。
雖然全球都一直在倡導低碳生活。可是,從這個嚴肅的話題中,班級里的狀況還是有點瑕疵。不信?顏老師讓我們翻開了自己的鉛筆盒,讓我們看看自己帶了多少只多余的筆。
我把自己的筆一一翻開,一支一支地數。在數的時候,我的眼睛猛然間掃到了同桌的位置上。只見她一共數出來了十七支筆。她帶的筆真多??!肯定有很多多余的筆。再來看看我的數量。我一共帶了九支筆。大概是我及時收拾筆袋的緣故吧,我還沒有帶多余的筆。我所帶的那九支筆可是樣樣不可缺少的呢!我為我們組增了光,添了彩,頓時感覺喜洋洋的。
可是,后面真正的結果就不讓人那么痛快了。我們大組多余的筆一共有三十七支。哇,好多??!而且,我們多余的筆數還算少的呢!第一大組的多余筆占55支,第二大組占51支,第三大組占75支。四個大組加起來一共218支。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這樣的話,班里平均每個人差不多就有三支浪費的筆了。
通過這次班會,我更加感受到了呼吁“低碳”是多么的重要??!即使現在仍然有人處在“非低碳”的環境中。但我想,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完好行動去啟動、去呼吁“世界低碳”的活動中來吧!為自己,為他人,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 “低碳”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道怎么才能生活在“低碳”的校園里呢?
多植樹肯定是必要的,但你在仔細想想,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來讓自己的校園變成“低碳校園”的。
比如說:可以少在操場上奔跑,可以少在走廊里玩耍,可以少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在自己的座位是安靜得做作業,看書,或是跟前后左右的同學說說話
······這樣都可以少排放一些二氧化碳。但是某一些人居然連這幾個要求都做不到。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我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作業。突然,在外面的幾個男孩子打了起來,他們打得越來越起勁,害得好多灰塵進入了我和好朋友的眼睛里,我心想:這要制造多少二氧化碳??!我們連忙去阻止······
我現在已經在想象我們未來的地球了。我們未來的地球已經荒無人煙了,已經變成了像火星一樣了,那太恐怖了!?。。?!我還在想,我們的未來是不是要住克隆地球了?人在未來是不是已經絕種了?我的腦子里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恐懼······
低碳 讓校園更美麗!!??!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