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幾種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常用的幾種膜分離法污水處理方式: 一、超濾膜分離方法。根據分子的形狀和不同性質利用大氣壓力的作用,將其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這項技術通過我國的多年研究和使用,除污效果顯著,能有效的對污水中的bing原體進行處理。因此超濾膜分離技術在我國各項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二、納濾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后期形成的納濾膜分離技術就是在保證無機鹽分離時不受電勢和化學梯度的影響,通過(實際壓力小于或等于1。5MPa)的作用將直徑大約為1納米的分子進行有效的篩選和分離,從而達到污水處理的效果。 三、液膜分離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被提出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被廣泛應用的液膜分離技術,分為乳狀液膜和支撐液膜,其中乳液液膜在污水處理技術中被廣泛應用。第四、膜生物反應器。就是原水在進入生物反應器與生物發生充分反應之后,利用循環泵,使水流經膜組件,水得到排放的同時生物相又重新流入生物反應器,該技術是通過把膜件與生物反應器進行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型去污技術。
1.微濾污水深度處理(MF) 膜孔徑>0.1~5.0μm,工作壓力300kPa左右。可用于分離污水中的較細小顆粒物質(<15μm)和粗分散相油珠等或作為其他處理工藝的預處理; 2.超濾膜分離設備(UF) 膜孔徑0.01~0.1μm,工作壓力為150~700kPa.超濾器可分離污水中細小顆粒物質(10μm)和乳化油等;回收有用物質(如從電鍍涂料廢液中回收涂料,化纖工業中回收聚乙烯醇);在用于污水深度處理時,可去除大分子與膠態有機物質、病毒和細菌等;或者作為反滲透設備的預處理,去除懸浮物質、BOD和COD成分,減輕反滲透的負荷,使其運行穩定。 3.納濾膜分離設備(NF) 膜孔徑0.001~0.01μm,操作壓力為500~1000kPa.納濾器可截留相對分子質量為200-500的有機化合物,主要用于分離污水中多價離子和色度粒子,可除去二級出水中2/3鹽度、4/5硬度以及超過90%的溶解有機碳和THM前體物。納濾進水要求幾乎不含濁度,故僅適用于經砂濾、微濾,甚至超濾作為預處理的水質。 4.反滲透膜分離設備(RO) 膜孔徑<0.001μm,操作壓力>1.0kPa.反滲透不僅可以除去鹽類和離子狀態的其他物質,還可以除去有機物質、膠體、細菌和病毒。 5.電滲析(ED) 適合于含鹽量在500-4000mg/L的高鹽濃度水處理,能夠去除水中呈離子化的無機鹽類,對二級處理水可考慮不予前處理,比反滲透處理工藝要簡單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