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腌制泡菜需要注意什么?
適合做泡菜的蔬菜有很多,凡是不易軟化、質地嫩脆、新鮮且富含一定糖分的蔬菜,均可作為泡菜的原料,而像小白菜這類質薄柔軟、容易腐爛的蔬菜,則不宜選用。組織致密且纖維素少的蔬菜,腌制后往往脆嫩可口,比如蘿卜、胡蘿卜、大頭菜、榨菜等要莖類蔬菜,而富含糖分的蔬菜則更有利于乳酸菌的發酵,比如結球甘藍等。
要做好泡菜,必須了解各種蔬菜的出產季節和質地。一般來說,泡制蓮白、蒜苔、青椒等蔬菜原料時,宜選用質老的;而泡制刀豆、菜頭、生姜、黃瓜、豆類等原料時,則宜選質嫩的。
2.主料的處理
清洗:因為蔬菜附著有泥沙,寄生蟲及殘留農藥,所以一定要洗滌干凈,以避免雜質帶入泡菜壇,選而影響到泡菜的質量。
整形和刀工:把不適用的部分和變色的部分去掉,如蔬菜的粗皮、粗筋、須根、老葉等。對于一些個體較大的原料,還應當做一定的刀工處理。
晾干:因蔬菜所帶水分也容易使泡菜水染上霉菌,從而使泡菜變質,故整形洗凈后的蔬菜,還應當晾曬3~4小時,讓其外形略顯萎蔫即可。
預處理:為避免蔬菜裝壇后鹽水的濃度降低,同時也是為了讓蔬菜保我色,或消除蔬菜的異味,故還需要對蔬菜進行預處理:在蔬菜裝壇泡制前,先將蔬菜置于25%濃度的食鹽溶液里,或直接用食鹽先行腌漬,這其實是在利用鹽水的高滲透壓使蔬菜部分脫水變軟。
二、調料和輔料的選擇
調料和輔料是泡菜風味形成的關鍵,包括香料和佐料,而添加的種類和量,則需要根據不同的泡菜風味來定。如四川泡菜的風味、特點是咸中帶辣、咸酸適口、略帶甜香,而廣東泡菜就是甜中帶酸,貴州泡菜的風味是酸香脆嫩爽,云南泡菜又變成了酸中帶辣、口感脆嫩。
1. 香料
主要包括桂皮、八角、山奈、草果、花椒、胡椒等。香料在泡菜鹽水中能起到增香、除異味、去腥的作用。比如山柰等可以保持泡菜的色澤,而胡椒則在制作泡魚辣椒時能除去腥臭氣味。
2. 佐料
主要有白酒、料酒、甘蔗、醪糟汁、紅糖、大蒜、姜、干辣椒等。當蔬菜入壇泡制時,加白酒、料酒和醪糟汁,能起到輔助滲透鹽味及保持蔬菜嫩脆、殺菌等作用,放入甘蔗,則可吸異味、防變質,而放入紅糖、干辣椒等,則是為調和諸味、增加鮮味。
關于泡菜鹽水的配制
一、水質硬度的要求
泡菜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泡菜的品質,最好是用硬水——含礦物質的井水或礦泉水,因為這樣有肋于保持泡菜的脆嫩。如果水的硬度達不到要求,可在食鹽水當中添加0.08%濃度的氯化鈣或碳酸鈣。
二、食鹽及鹽水濃度的要求
1.食鹽
配制鹽水的食鹽,必須品質優良,一般常用的食鹽有海鹽、巖鹽、井鹽等,而最宜制作泡菜的,首先是井鹽,其次是巖鹽。
2.鹽水的濃度
鹽水濃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泡菜的品質。通常情況下,制作泡菜的鹽水濃度為6%~8%。如果鹽水濃度過高,會抑制乳酸菌的活動,導致不能很好地發酵產酸;但如果鹽水濃度過低,又會促進乳酸發酵而導致酸味過度,進而讓丁酸菌等雜菌大量繁殖,使泡菜腐敗。
3. 配制鹽水
把調好的鹽水先加熱至沸騰,離火晾涼后方可使用。在新配制鹽水時,可接種乳酸菌,因為這樣可以促進乳酸的發酵;另外,還可以在鹽水里加入3%左右的食糖,以加快發酵速度。對于擬添加的香辛料,最好是用紗布包裹起來放入泡菜壇,這樣才方便更換。還有一點,每次添加蔬菜原料時,都應酌量添加食鹽和其他調味品。
關于泡菜壇的準備
一、 泡菜壇的質量要求
泡菜壇必須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其設計還要求能讓壇內產生的氧氣隨時向外排放,而壇外的氧氣卻不能進入壇內,從而使泡菜壇內部保持厭氧狀態,因為在厭氧狀態下,霉菌等雜菌才能受到有效抑制。
二、 泡菜壇的選擇
泡菜壇一定要選釉色好、無裂紋、無砂眼、壇沿深、蓋子吻合的。要求口小,中間部位較大,壇口周圍有6~8厘米寬的帽邊形水槽,且水槽邊要低于壇口,壇口外覆蓋有碗形的深皿。
關于泡菜的泡制方法
一、裝原料的方法
泡菜壇在使用前,應洗凈并瀝干水分,盡量做到滅菌徹底。泡菜時,把處理過的蔬菜原料整齊地碼放入泡菜壇,裝至一半時,再放入用紗布包好的香辛料,接著繼續碼入蔬菜,等原料裝到離壇口約6厘米處時,用手壓緊,然后注入鹽水以淹沒蔬菜(為防止蔬菜浮起,可壓上一塊青石),最后蓋上壇蓋,并往壇口水槽里注入冷開水或鹽水。
三、 裝原料后的處理
把裝有原料的泡菜壇置于陰涼通風處,而且是不能被陽光直射的地方。待發酵兩三天后,由于食鹽的滲透壓作用,泡菜壇里的蔬菜體積會變小,鹽水的高度也會降低,此時可再加入適量的蔬菜和濃度相同的鹽水,直到把原料裝到離壇口3~5厘米處方可。
關于泡菜的發酵
一、影響發酵的因素
在泡菜的發酵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乳酸菌發酵,同時也伴隨著微弱的灑精發酵、醋酸發酵等,最后的結果便是生成種酯,使泡菜具有某種獨特的風味。當乳酸含量達到一定濃度后,泡菜才能才時間保存。這里要告訴大家,影響泡菜發酵的因素除了鹽水的濃度外,還有:
1. 厭氧條件:蔬菜必須在厭氧條件下,由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同時抑制住微生物的活動,這樣才能制成泡菜。因此,我們制作泡菜必需先控制好乳酸發酵程度。
2. 溶液ph值和原料含糖量:溶液的ph值應當在3.0~4.4范圍內,而原料的含糖量最低為3%,這樣才可能促進乳酸菌發酵,同時抑制霉菌和酵母的生長繁殖。
3. 發酵溫度:乳酸菌在26~36度之間時,生長較活躍。當氣溫較高時,鹽分相對容易滲進原料,泡菜成熟也要快些,反之則慢。夏季一般5~7天便可結束發酵期,冬季則需1~14天。
4. 蔬菜的品種:葉菜類蔬菜比要莖類蔬菜的發酵時間要短些。
二、發酵汁(老鹽水)的發酵
制成泡菜后剩下的發酵汁里含有豐富的乳酸、乳酸菌及風味物質,可以用來腌制新的泡菜。發酵汁在浸入新的蔬菜原料時,需適當補充食鹽、香辛料等。當我們用發酵泡制新的蔬菜時,只需泡2~3天便可食用。
關于蔬菜的裼變與護色
泡制綠色蔬菜時,葉綠素在酸性環境下容易生成褐色,因此往往會影響到泡菜的色澤。對此,我們可以加大用鹽量來護色;而對于蘿卜等淺色蔬菜,則可以先低溫漂燙,調節ph值至4.5~5.5,或利用護色劑(植酸等)來延緩色澤的變化。
關于槽水的管理
一般來說,槽水要用清潔的飲用水或15%~20%的鹽水。如果用清水,應注意補加或更換,以保持壇口的密封狀態。發酵后期,泡菜壇內出現真空狀態,槽水會被倒吸入壇內,帶入雜菌的同時也將降低壇內鹽水濃度,故槽水以加鹽水為好。
關于泡菜“生花”的處理
一、 往壇里加入新鮮蔬菜并裝滿,目的就是要讓壇內形成相對缺氧的狀態,從而抑制產膜酵母和灑花菌的生長。
二、 往泡菜水里邊加入.0.02%~0.05%的山梨酸鹽,以延緩酵母膜的形成。
三、 在及時除去鹽水表面白膜的同時,另外加入小量白酒、生姜、大蒜、花椒等,這樣不僅能迅速“消花”,還可以防止泡菜腐敗。
四、 撈泡菜時,要嚴格保持衛生,尤其要防止油脂及污水混入壇內。因為油脂一旦浮于鹽水的表面,就很容易被腐敗性微生物分解而導致壇里的泡菜變臭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