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源頭減少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 6::?
選擇污泥產量相對少的工藝,首先,氧化要比絮凝沉淀產生污泥少
其次,采用生物法,污染物濃度高要考慮厭氧
第三,采用好氧生物處理,生物膜法要比活性污泥法產生污泥量少
第四,即使是活性污泥法,不同工藝產生污泥量也不同
第五,增強生物法內源代謝,讓分解更徹底
第六,污泥處理采用污泥消化可以減少污泥量40%
第七,采用新型污泥減量技術,如我們現在正在用污泥減量菌劑可減60%,污泥干化和深度脫水都可實現污泥減量
活性炭纖維怎樣用于染料廢水的處理?
我們?carbon@sh163.net?可以提供一種用前蘇聯的技術制造的,粘膠基的活性炭纖維布,指標如下:
Specific?surface?area?m2/g?1200+/-100
Iodine?adsorption?capacity?mg/g?1100+/-100
Methylene?blue?absorption?mg/g?300+/-50
Benzol?vapor?adsorption?Wt%?40+/-5
Electrical?resistance?Ohm/2.5cm?15+/-3
Specific?3D?resisitance?Ohm?1+/-0.2
Breaking?load?by?warp?N/5cm?200+/-20
Width?of?fabric?cm?85+/-10
Fiber?diameter?um?6+/-2
平面電阻=6?Ohm/cm;?垂直電阻=1?Ohm
非常適合于做電極材料,用于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染料廢水。大致機理是:活性炭纖維吸附,巨大的面積,產生H2O2,氧化有機分子,可以連續處理。?
要樣品,發郵件到?carbon@sh163.net,說明要的數量,用途。
碳纖維的凈水原理是什么
碳纖維沒有凈水作用,活性炭、竹炭都是靠表面孔隙吸附雜質。 從資料上查到現在有一種活性炭纖維也靠表面微孔吸附雜質,不過它還是活性炭的一種和碳纖維有本質區別。
濕地水質凈化技術有哪些
天然濕地是處于水陸交接相的復雜生態系統,而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則是處理污水而人為設計建造的,工程化的濕地系統,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其去除污染物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有機物、氮(N)、磷(P)、懸浮物(SS)、微量元素、病原體等,其凈化機理十分復雜,綜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種作用,供給濕地床除污需要的氧氣;同時由于發達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長的生物膜的凈化作用、填料床體的截留及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作用,而實現對水體的凈化。
人工濕地對有機物的去除:
人工濕地對有機物有較強的處理能力。不容性有機物通過濕地的沉淀、過濾可以很快從廢水中截流下來,被微生物加以利用;可溶性有機物則可通過微生物的吸附及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被去除。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的最終歸宿是被異養微生物轉化為微生物細胞及CO2和H2O。
人工濕地對氮的去除:
廢水中氮主要通過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其中植物吸收只去除了污水中小部分的氮,而污水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來完成的。人工濕地比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一般無法完成反硝化作用)具有更強的氮的處理能力,比A/A/O系統則節省許多基建和運行費用。
人工濕地對磷的去除:
人工濕地對磷的去除是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及物理化學作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廢水中無機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變成植物的ATP,DNA及RNA等有機成分,通過植物的收割而去除。物理化學作用包括填料對磷的吸附及填料與磷酸根離子的化學反應。微生物對磷的去除包括它們對磷的正常同化(將磷納入其分子組成)和對磷的過量積累。其中,填料的物理化學作用對于磷的去除貢獻最大。
人工濕地主要優點:
投資省、能耗低、維護簡便
人工濕地不采用大量人工構筑物和機電設備,無需曝氣、投加藥劑和回流污泥,也沒有剩余污泥產生,因而可大大節省投資和運行費用。至于維護技術,人工濕地基本上不需要機電設備,故維護上只是清理渠道及管理作物,一般人員完全可以承擔,只需個別專業人員定期檢查。
脫氮除磷效果好、病源微生物去除率高
人工濕地是低投入、高效率的脫氮除磷工藝,無需專門消毒便可對病源微生物大副去除,處理后的水可直接排入湖泊、水庫或河流中,亦可用作沖廁、洗車、灌溉、綠化及工業回用等。
可與水景觀建設有機結合
人工濕地可作為濱水景觀的一部分,沿著河流和湖泊的堤岸建設,可大可小,就地利用,部分濕生植物(如美人蕉、鳶尾等)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