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七項重點任務?
一)
農村“廁所革命”
各地要將“廁所革命”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核實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中央獎補資金項目落實情況,按照“一戶一檔”建檔立卡要求,對農村戶廁情況再次全面精準摸底,并根據摸排情況,對標目標任務,扎實推進農村戶廁改造建設,確保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90%以上,其中1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和110個省級試點村達100%。積極策劃公廁建設專項債項目,推進農村公廁建設,確保每個鎮區、行政村及大的自然村水沖式無害化衛生公廁全覆蓋。以新建、提檔、升級為重點,扎實推進旅游公廁建設。對全市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公廁、旱廁等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對公廁管護現狀與管護機制進行調研,合理規劃公廁布局,建立健全公廁管護機制,進一步規范農村改廁工作,切實解決農村改廁缺乏統籌規劃、補助資金兌現不及時、公廁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二)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
進一步健全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對農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處置和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情況、村莊保潔長效機制建立、市場化第三方職責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推廣光澤縣華橋鄉發揮集鎮優勢成立物業管理公司的做法,承接鄉村保潔、管護等項目,降低政府購買服務費用,調動村集體積極性、主動性。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落實農貿市場環境整治和衛生定時消殺,排查村莊和村莊交界處建筑垃圾隨意傾倒堆放情況,全面清除垃圾、消除農貿市場等衛生死角。堅持干濕分離、源頭治理、垃圾減量原則,在全市1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110個省級試點村開展垃圾分類減量處理試點。
(三)
農村污水治理行動
各地要將村莊污水治理設施管網、村莊小型污水治理設施新建改造工程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編制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并組織實施。開展全面摸排,核實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情況,重點排查村莊污水管網設計建設、工程質量、運行維護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工作臺帳并逐一整改到位。因地制宜推廣延平區瓦口村“源頭有活水、中間有蓄水、末端有回水”的污水處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管護機制。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排水溝、小溪流等為重點,推進河長制向村級延伸,全面清理水域漂浮物和農田面源污染物,實施河道、溪流清淤疏浚和排污管網配建,實現雨污分離,徹底消除黑臭水體。全市鎮級污水處理率達90%以上;1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110個省級試點村污水處理率達100%。
(四)
農房整治行動
積極穩妥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指導開展村莊“多規合一”規劃編制和農村地籍房屋調查,加快推進應編未編和應修未修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對農村裸房(未建成的農房)和危房情況進行排查和逐級匯總,推進農村“兩違”整治和農房整治。調查、清理農村未批先建、超占多占宅基地,按照相關政策分類處置,杜絕“一戶多宅”和房屋私搭亂建現象,切實解決“建新不拆舊”突出問題。
(五)
村容村貌提升行動
持續開展村莊清潔“三清一改”春季攻勢行動,著力整治“六亂”(垃圾亂倒、污水亂流、雜物亂堆、私搭亂建、攤位亂擺、車輛亂停),實現“五清楚”(掃清楚、拆清楚、分清楚、擺清楚、粉清楚),重點拆除影響美觀和安全的臨搭、簡搭、旱廁、廢棄搭蓋、陳舊破損廣告牌等,清除亂扯亂掛亂貼的標語橫幅、“小廣告”、雜亂圍擋等;同時,堅決把閩北悠久的農耕文化保留下來,加強農村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的保護、修復、開發、利用,不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改變農村生產生活習慣,實現行政村“村規民約”制訂率100%。規范畜禽養殖,全面實行畜禽圈養,提高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加強水美鄉村建設,落實農村“四好”公路建設。結合植樹節活動,以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試點村、鐵路和高速公路沿線村莊、“圓夢村”等為重點,發動村民見縫插綠,持續推進農村“四旁”(路旁、水旁、宅旁、村旁)規劃綠化,推進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建設。加快農村人飲水工程鞏固提升建設,實現全市自來水普及率超過90%以上,供水保障率達到92%以上。規整村莊各類桿線,對無人認領的廢棄桿塔線路,由鄉鎮負責實施拆除。
(六)
高鐵、高速公路沿線環境整治
結合迎接世遺大會,對高鐵、高速沿線按專項方案要求開展整治行動,全面實現“兩高”沿線“八無”,即無雜亂搭蓋、無破棄建筑、無亂堆物料、無垃圾渣土、無黃土裸露、無破舊廣告、無水體漂浮物、無不協調房屋。做到沿線村莊立面改造到位、農田規整到位、山體修復到位,打造“兩高”沿線特色景觀走廊。
(七)
創新探索長效整治機制
借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和各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經驗,對鄉村振興特色鄉鎮和試點村的人居環境整治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提升和集成示范,落實省級特色鄉鎮、試點村的人居環境整治經費、人員、設施等保障,把12個省級特色鄉鎮和110個省級試點村打造成高標準、高質量的整治示范點。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